前言: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我非常佩服的一位醫師,第一次見到他本人,聽他分享在異鄉生活的經驗,給了我很大的震撼。那是我們剛結束第三次短期義診行程後,大夥兒還喜孜孜地沉浸在幫助了多少窮人看病的滿足感中。但是看完他所做的、聽完他的分享之後,才驚覺我們還有許多待改善的空間。
一個好的醫療團隊,不應該只是倚靠醫術或藥品來幫助人,最重要的是「用心陪伴」。走進病人之中,與他們一同感受;感受他們的難處及痛苦,陪伴他們一起走過。即使不給錢、不給藥,我們也可以一同經歷神的恩典,那是真真實實的恩典,沒有人為的成分。
但我們很容易做了相反的事:病人缺錢,就給錢;缺藥,就想盡辦法幫他找藥;病人說他很窮,没錢手術,就一股腦兒為他募款,然後幫他安排手術....。我不是說這樣做不對,而是在做這些事之前,有沒有「陪伴」的過程?若缺少了這段過程,很遺憾的,我們與病人之間,永遠都會存在著隔閡;更遺憾的是,沒有人承認自己的軟弱,如何能深刻經歷神的大能?
2009/9/10
骨肉之親在我心/作者:約瑟 醫師
(本文轉載自路加雜誌247期/2009年9月)
我在基督裏說真話,並不謊言,有我良心被聖靈感動,給我作見證:我是大有憂愁,心裏時常傷痛;為我弟兄,我骨肉之親,就是自己被咒詛,與基督分離,我也願意。(羅9:1-3)」
什麼是『骨肉之親』?是指血緣上的親人,或有更寬廣的定義?保羅表達了他為所愛的骨肉之親,即使自己被咒詛、與基督分離,他也願意。從保羅神學的角度看,他在此所提「分離」的代價,應不是真的認為有什麼咒詛可以讓一個已得救的保羅與主分離,保羅提出「即使我被咒詛與基督分離,我也願意」,是因為深愛他的骨肉之親。
「看哪,你母親和你弟兄在外邊找你。」耶穌回答說:「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弟兄?……凡遵行神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姊妹和母親了。(可3:32-35)」
在基督的眼中,誰又是祂的骨肉之親呢?耶穌有更寬廣的眼光,幫助我們認識骨肉之親不僅是與我們有血緣關係的人,不只用同一語言的或有相同父母的才是骨肉之親,而是凡遵行神旨意的,就是姊妹、弟兄和母親了。這給我們一個更寬廣的家庭觀念,是新血緣的家,是基督以寶血將我們贖回,以致我們成為一家、一國的人,但那不是指地上的國,而是指在「天國」共同承受恩典的一群人,就是我們的骨肉之親。凡神所預備要進入天國的人,都是我們的骨肉之親。而你的骨肉之親在那裏呢?
如果,戴德生的骨肉之親,只是他在英國的家族,就不會有今天的「內地會」,也不會有許許多多宣教士在中國的犠牲擺上,及所開出的寶貴花朵與果實。戴德生的名言:「假如我有千磅英金,中國可以全數支取,假如我有千條性命,不會留下一條不給中國。」其實話還沒完,更重要的是接下來他說「不!不是中國,乃是基督!」他所看到骨肉之親不只是黃皮膚黑頭髮的人,他所關心的是神國中的每一位。因著這樣的眼光,促成今天非常不一樣的結果,他為骨肉之親擺上了他所能擺上的。
另一位戴德森,是嘉基創院院長,他說:「在我內心深處有一強烈的渴望,一個清楚且超越的召喚,就是『服事主』。我要到中國宣教,我已看到東方人民靈魂上的強烈需要,我已得到基督的救贖,也願把這救主的信息,帶給我中國的朋友,但願能滿足他們的需要,一如我得到完全的滿足一樣。」他擺上年輕的日子在中國,又來到台灣,他為著神所愛、預備要帶到神家、成為骨肉之親的這群人,擺上他自己。
馬偕博士在他的誓詞中說:「就是痛苦至死,也要在台灣為主所用」、「寧願燒盡,也不願鏽壞」,他寧願為主而燒盡自己,也不願為了自己的成就、事業而鏽壞一生。我們的眼光在那裏呢?
馬雅各說:「我如果還有其他的孩子,也要奉獻給上帝。」他的大兒子馬約翰醫師在中國永春教會醫院、北京協和醫院行醫長達41年;小兒子馬雅各二世,是新樓醫院的院長,也曾在上海的中國醫學宣教協會紅十字會擔任過總幹事及在杭州痳瘋病院行醫…等,共達漫長的42年。我相信他們的心願並不是在那地闖出一番事業,而是一生為主所用,為他的骨肉之親擺上一切。
蘭大衛、蘭大弼父子共服務台灣70年。小蘭醫師曾對賴其萬醫師說過一句話:「我受教於英國,服務於台灣,你受教於台灣,卻服務於美國。」當賴醫師以為接下去的話會令他尷尬時,沒想到蘭醫師接著說:「這不是很好嗎?因為我們這樣做,這世界才會更好!」他不是看到社會經濟的差異與人追尋的方向,而是更肯定願意跨越藩籬的關愛,因為他看到「在神的眼中我們原是一家人」。
當神開廣我們的眼睛,就能看見骨肉之親其實離我們並不遠。我們應為自己向神禱告:在我心中的那把火、那份負擔在那裏?我願意為他燒盡、願意為他擺上的骨肉之親在那裏?求主把那眼光賜給我,讓我看見神要用我的地方,讓我在這群骨肉之親中,找到神要我去的位置。
耶穌是「道成肉身」的第一個榜樣,祂先在人們中間住了30年,經歷人一切的軟弱、試探,才正式開始祂的傳道生涯。當我們想要服事之前,應先想到「住在他們中間」,而不是馬上就想「我要去做些什麼」。今天的醫療傳道,會不會也流於這樣的迷思之中呢?只因是醫院,出去就一定要有義診?因是醫生所以出去一定要看病?有時醫生除了看診之外,說不定另一個更重要的工作可能是蓋廁所。一個受過專業訓練的醫生,並不是訓練來蓋廁所,但當你住在人們中間之後,如果發現更急迫的需要是蓋廁所,而不是醫療時,你會給什麼?應該給什麼?道成肉身是會有軟弱的,當我們成為一位跨文化醫療工作者的時候,很可能你去的時候,你是軟弱的,你需要有人給你水喝,教你如何當木匠,好好地與他們一同成長,然後再一同尋找一條出路。專業的人通常很難放下他的架子,所以愈專業的人就愈需要學當學生,否則所做的雖得到了面子,卻反而失去了裏子;可能會跟上一些風潮,但卻失去了裏面的福音。
記得我們出發上工場之前兩天的半夜,一位很要好的小兒科醫生打電話來說:「你們好自私哦!你們自己要當英雄就算了,還把小孩子帶去受苦(小的孩子才出生沒幾個月),那地方正在流行霍亂,若是孩子出了事,你們這樣算是負責任的父母嗎?是有見證的嗎?」這句話所帶來的指責,好似「你不配當父母」一樣。那天晚上,我睡不著,又痛苦又難過。後來我們夫婦一起禱告,想到我們決定去是為要去愛那地的人,要與他們分享所信的這位神──因祂甘願道成肉身,住在我們中間,祂能體會我們的掙扎,並與我們一起尋找出路,我們就是要效法這個榜樣。我們怎能去告訴當地的人,只要如此養小孩就不會得病,卻不敢把自己的小孩帶到那兒去?又如何能告訴他們,這樣吃、這樣生活是可以健康的,卻不敢與他們吃一樣的東西,也不讓他們看見我們真正的生活?我們想到的是:道成肉身的主,祂會如何地愛這群人。兩天後我們就出發了,小孩子也一起去,後來孩子們反而成為很好的見證。當地人看見我們的小孩一樣可以在那兒快樂生活,不用解釋太多,他們自然就能了解並接受我們所說的。絕對不要以為孩子與你一同服事,是很可憐、很犠牲的事,想想有什麼學校可以教導你的孩子,去認識你用一生所要事奉的這位神?
在我工作的機構當中有許多與我有同樣的掙扎、同樣的背景,也同樣的走上全時間事奉這條路,又面對同樣的問題與挑戰的人,也可說是同樣糟糕的人,到了外地卻又碰在一起。這群人到了外地,第一個看到的,不是我能做什麼,而是「原來我是軟弱的」,軟弱讓我們認識到神的愛、祂的榜樣以及祂的腳步,這是我們學到的第一個功課。這個機構與其他很多機構一樣有許多醫療的事工,我們不斷地接觸各個地點,與當地建立起友誼。但我們發現,其實那裡的人並不真的期待你可以給他們多麼好的醫療設備,而是盼望在他們所居住的沒有醫療的地方,依然可以健康地生活下去。我們如能與他們一起從需要與掙扎中找到出路,這就是一種福音。
有一位20多歲的漢生(舊稱麻瘋)病人,問了一個我永遠無法忘掉的問題,他說:「醫生,你可否告訴我,我們還有沒有救?」我害怕告訴他真正的答案,我想他一點都不在乎身上的菌能不能殺掉,他真正在乎的是能回到所愛的親人身旁,但那是我給不了的答案。我能用藥除去他身上的菌,但除不去他外表與心裡的傷痕。後來我把情況告訴他之後,這年輕人很用力地拍了我一下,說:「醫生,我們早就知道了!這些年來我們身邊的人,很多人因為受了傷沒有知覺,就失去他們的手或腳;或風沙來時,因閉不上眼睛,久了就瞎掉了。」不會痛,讓他們面對的是更大的痛苦。
當所有的東西都失去,連所愛的人都離開的時候,那是很可怕的一種情況,就如同德瑞莎修女所說的「這世界上最大的苦難,不是麻瘋、不是結核,而是『冷漠』與被別人遺棄!」那年輕人接著說:「謝謝你來看我們,十幾年來家人已漸漸不來看望了,而你是這些年裡唯一來看我們的外地人,這就夠了,謝謝你!讓我們知道還有人在乎我們。」我是何等地軟弱,沒有辦法給他一顆藥解決痛苦,而我所擁有的知識也只會讓他更傷心而已,但當他知道有人在乎他,這就夠了。不是我的「剛強」安慰了他,卻是我的「軟弱」讓我們一起得到了醫治。
我們的團隊不僅是『給予』的,更多時候是『被給予、被感動』的,因著我們的軟弱,才能看見人真正的需要。原來人所需要的,不見得是我們手上的錢、技術,他們真正需要且在乎的是源源不絕的愛,是不管在何處都可以經歷的深刻的愛。軟弱使我們認識人的需要,以至於在軟弱中一同仰望那位愛的源頭--耶穌。團隊經常在面對病人的軟弱時,感覺自己也是一無所有,但我們可以一同在軟弱中,尋找那供應的源頭。
當我在工場聽到我的母親第二次中風的消息,我的心裡非常地焦急。身為家中獨子,卻因正好有一個服事團隊到當地,我無法馬上離開。後來好不容易買到最後一張票,太太還告訴我說,若是母親真的發生了什麼事,她會無法原諒自己!可見我們當時正陷在極大的軟弱之中,但沒想到當地的學生,看到我們的狀況後,與我們的關係反而變得更親近了,因為他們發現原來老師也是會軟弱的,有痛苦、有他的家人、也有要面對的掙扎,而且看見原來在軟弱中可以有出路!
我們在學習道成肉身的過程中,雖然有許多的軟弱,卻反而被接納並開啟更多分享生命的機會。原來我們的糟糕、專科知識不足、技術不夠好、人際關係不會處理等的軟弱,若願意被擺在人的面前,就已跨出了「道成肉身」非常不容易的第一步--真實認同且進到人群中間。
有一位學生信主之後回到他的家鄉,說要傳福音給他的家人,但幾個星期後,他與叔叔及父親背著一位全身都是血的老婆婆--他的母親回來,她已不斷出血兩個多月,皮下已腫大且瘀血,還不斷地出血(連牙齦也是),她的血小板不足,血紅素只剩下三點多。在那兒是無法隨便捐血的(因為當地愛滋病很多)。我看了一下她的情況,知道無法為她做什麼,甚至連送開刀房都不行(因為開下去,血止不住,一定就完了),我的藥箱中也只找到幾顆胃藥而已。
我告訴那位學生,一起來禱告好了,我當時所作的是四平八穩、肯定不會犯什麼神學大錯的禱告:「主啊!求祢幫助這家人一同度過這段不容易的時候。」沒什麼大錯,但我不覺得她真的會好。而那位學生卻禱告說:「神啊!我的媽媽快死了,祢知道她對我們家有多麼重要,我知道祢可以醫治她,神啊!求你醫治她。」他甚至連「奉耶穌的名禱告」都沒有說。後來他們就帶著幾顆沒用的胃藥回去了。兩個禮拜之後,她的母親可以坐起來,一個月後可以做家事,兩個月之後就下田工作了。後來我們去探望時,他的母親非常高興地親自接待我們。也因為他母親的緣故,他在一個半月裡,帶領了150人認識了耶穌。
若是我看到一位病人,直接就對他宣告說:「上帝一定會醫治你!」這並不是信心的表現,我認為是對神「要脅」。而我相信上帝有祂的主權,卻不等於對「上帝可以醫治」沒有信心。這位學生真正相信上帝可以醫治他的媽媽,他就懇求上帝醫治,而上帝也成就了這件事。
我必須承認,當時我是軟弱的,沒有這樣的信心,越多的醫療專業知識讓我越沒有信心。在這軟弱的事情上,我看見上帝的恩典是「不在乎人的軟弱,只在乎祂的恩典」,上帝藉著一位剛信主的小弟兄教我這功課。他沒有像我在教會這麼久,也沒有受過神學院訓練、專業的醫學訓練、或是其他小組長訓練及一些傳福音訓練,但他用單純的信心教導我,使我在軟弱中看見上帝的恩典與剛強。一群軟弱的人,學習如何用軟弱來見證神,所幸我們是軟弱的,無法在這件事上竊取一丁點上帝的榮耀。
在我們團隊中,「彼此爭競」的情況很嚴重,同工們會比較,彼此暗鬥「我的事工影響比較大,你的影響比較小」。或在事工報告中,有意無意地試圖蓋過別人,其實我們都知道自己是軟弱的!後來我們都經歷了非常愁雲慘霧的一段日子:我的母親第二次中風;一個同工檢查出卵巢有東西,另一個腎臟有東西;一位姊妹的父親大出血;另一位的母親精神狀況有問題……在那段時間之前,我們的禱告就像「閉目懇談會」,禱告所說的常是互相指責。後來,上帝藉著這些事強迫我們必須一起跪下來,一起向神呼求,才發現原來我們都是罪人,都是軟弱、糟糕的,慢慢地從彼此爭競變成彼此認罪,承認自己的軟弱,請求赦免。半年之後,同工們及諸多狀況的家屬都大有改善,我母親也很快就恢復了,我們的事工從城裡拓展到鄉下與山區去,那是過去我們努力許久都未能達成的。
軟弱讓我們合一,在合一裏看到上帝的恩典。不要讓軟弱成為絆腳石,甚至成為藉口,因上帝要用我們的軟弱去見證祂的剛強;上帝不是要我們捨棄,而是要我們「奉獻」,當我們甘心奉獻的時候,我們的軟弱會變成剛強,我們的哀哭要成為喜樂!
我不是和你們分享一個偉大不出錯的團隊與領導,但我盼望你看到的是一群軟弱的人,在上帝差我們去的骨肉之親中,如何用真實與軟弱來認識與見證上帝的恩典。不要因害怕軟弱而不見證神,誠實的軟弱讓人只能將榮耀歸給神,也帶來真正的合一與見證。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