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2-13 21:12:17| 人氣435|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怒江印象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書名:怒江印象
作者:高舜禮
出版:中國旅游出版社2005年1月


怒江一向是遙遠而神秘的,是三江並流世界遺產的申報、怒江水電開發的論戰,使這個邊陲之地成了世人關注的焦點。

怒江現有人口49萬餘,少數民族佔93%,漢族僅為6%。在各少數民族中,傈僳族人口超過一半,其次是白族,然後是怒族占6%,普米族占3%,獨龍族占1%。在怒江峽谷這塊土地上,各民族保持了自己濃郁的民俗風情,在語言、服飾、建築、節日、習俗、禮儀等方面各有特色。

基督教開始傳入是1913年,第一位傳教士是英國人傅能仁,此後直到20世紀30年代陸陸續續來了很多批西洋傳教士。很多傳教士以家庭面貌出現,如英籍牧師貝文華夫婦、美籍牧師楊思惠夫婦、英籍牧師楊志英夫婦、楊培德夫婦、美籍傳教士莫爾斯全家。

這些傳教士大力推行傳教隊伍的本土化,舉辦了很多培養當地民族傳教人員的培訓班,例如傳教士楊志英舉辦的聖職人員培訓班,最多時受訓人員超過150人,包括婦女和非神職人員,還吸引在緬甸居住者參與。自1934年至1950年共計16年,每期一至三個月,學員要自備伙食行李,講授聖經、教義、贊美詩、禮儀等,在這些傳教士的苦心經營下,1913年至1949年間怒江共建有教堂213所,基督徒21062人,教友以傈僳族人最多。

最有影響力的西洋傳教士是傅能仁,他最早將福音帶到怒江,並於1920至1925年間,以保山龍陵縣兩位傈僳族青年為助手,創立了拉丁化的拼音傈僳文,將聖經新約全書、贊美詩譯成傈僳文,使傈僳文能迅速傳播並普及宗教教育。另一個是美籍牧師楊思惠夫婦,除了前了碧江傳教、為怒族人舉辦聖經培訓班,還將聖經譯成傈僳文,1937年在上海印刷,在傈僳族地區廣為散發,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1950年,中國中央民族訪問團進入怒江時就發現,信教群眾比較文明,生活也要好一些。他們在里吾底村看到「村里很乾淨,每戶人家屋子四周圍著籬笆。村民不吸烟,不喝酒,穿著整潔」「村民好客,對人殷勤誠懇」「不可否認宗教對改變舊習俗起了作用,如不吸煙,不喝酒,一夫一妻制等」(怒江文史資料選輯10)

傈僳族的四聲部合唱是怒江人如數家珍的旅遊和文化資源。傈僳族是天生擅唱歌的民族,生活裏充滿了歌唱,歌唱本身也就是生活。峽谷農民為什麼會唱多聲部?根據『瀘水縣基督教簡況』一書介紹,20世紀初進入怒江的西洋傳教士,針對當地人愛唱歌的特點,翻譯編寫了歌頌上帝的贊美詩,把歌譜編為四音調與合音,1、2音調讓女子唱,3、4音調讓男子唱,合音讓男女合唱,這樣久而久之群眾就都會唱了。

福貢是峽谷民俗風情最濃的地方。公路邊偶爾見到的老式「千腳房」,透露出一些地方性的民族色彩;在車輛行駛過的公路邊,時常看到穿著民族服裝的中老年婦女,或在田間勞作,或背著竹簍趕路;山上趕牛人,田中犁地者,也有些穿著民俗服裝的;偶爾遇上村民趕集,更可感受縷縷民俗風情,例如牽著一大串的小豬崽,穿著條紋大褂的傈僳婦女、斜背著豔麗背包的大老爺們、抱著大粗筒子水烟袋的老人、趕著載貨騾馬的傈僳漢子,這些都透露出濃濃的民族特色。
在山坡上不時出現零散民居,由於房舍低矮、色彩灰暗,稍不留神便一閃而過。千腳房被認為是傈僳族的傳統民居,主要是擇坡而修,依山而建,據險而築。他們先選擇一些陡坡,下面竪起一些立柱,上邊以木板或木棍鋪起地面,四壁以木板或竹篾遮圍,房頂覆蓋茅草或油毡。下面懸空的建築空間可用於圈養牲口,便於夜間防禦、驅趕入侵野獸,也有利於減少室內的潮溼。

每個山村幾乎都有小教堂,雖然樣式別緻、色彩醒目,在簡陋古樸的民居中鶴立鷄群,但並未讓人覺得特別刺眼,反而成為峽谷村落建築的有機部分。

基督教每年的節日有復活節,定於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秋收完後是感恩節;12月25日是聖誕節。這麼多宗教活動和節日使宗教與生活密切化,這些活動不僅成為人們精神富足的興奮劑,而且逐步形成了特有的生活、文化、精神氛圍,那就是純樸、友善、恬淡、寡欲、助人、無私、感恩、敬畏等,與外界的喧囂、欺詐、紛爭、自私、逐利、貪婪等形成鮮明的對比。

怒江兩岸陡立的山坡本應是生樹長草的,但大自然卻沒有給人留下可耕的平地,人們只有向立體的峽谷空間尋求生計,於是在那高高聳立的山坡上,燒荒、開墾出了片片小地,像是晒在山坡上的條條被褥,也像是長在山坡上的片片魚鱗。
怒江峽谷山高水險,注定了不會有大規模的農耕,傈僳人居高山極冷之地的習慣,決定了只能種植玉米、蕎麥、土豆等;耕作環境的艱險,決定了只可刀耕火種,任其生長,良莠不問。環境制約了先進技術的推廣,限制了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也保存了最原始的耕作方弌,因此它是文明發展過程中的活化石。

面對一日千里、蒸蒸日上的發展大勢,世代甘於清貧、安於重遷的峽谷人,再不能沉緬於田園牧歌的古樸生活,再不能自賞於純樸厚道的民俗民風,而要抓住歷史性的機遇,像那奔騰洶湧的怒江一樣,奔流出峽谷,歸之於大海。

台長: 星空之下
人氣(435) | 回應(4)|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閱讀筆記 |
此分類下一篇:福音谷
此分類上一篇: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簡介

蔓蘿
Dear台長
你拍的怒江照片及下下張的彎曲小徑 越來越有專業攝影師的感覺了ㄝ...
2007-03-25 19:45:42
星空之下
哎呀,不是我的技術好,是相機的功能還不錯啦!
2007-03-25 20:57:18
Selena
台長真是太謙虛了...這家相機廠商應該找你代言才對,哈...哈...
2007-03-25 22:09:23
星空之下
算了吧!代言人通常都是美女級人物,我資格不符啦!>_<b
2007-03-26 17:31:2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