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子今晨睡到自然醒,睡飽了感覺真好,有事則長,無事則短,匆匆梳洗,用過早餐,出門去了!今天的目的地是”北海公園”,在台灣常聽人說,要獨立,要正名台灣人才有尊嚴,小女子不懂政治,不想談政治,但是感覺最深刻的是荷包滿滿,口袋“麥克麥克”既有精神,也有尊嚴,走起路來都會步伐輕盈,神情愉快,(在這裡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我們三人每人身懷美元一萬多元,請不要和別人說唷!)因此這次在北京,沒有我們不敢去的地方,甚至碰到老外,我們也都能和他們毫無拘束地聊起來,這不就是錢所產生的尊嚴嗎?話不要扯遠了,應該回到今天的主題”北海公園”相關議題:
民國成立後的1925年8月,北海被開闢為公園向遊人開放,但因內戰連台,接著對日抗戰,而後國共鬥爭,國力消耗枯竭,無力維修管理,逐漸荒蕪破舊,到中共立國前夕已成為一處雜草叢生、污泥淤積的荒園了。中共改革開放後,厚實了宏大的經濟基礎,再經過精緻的修復整建後,北海公園重新展露其風華美姿,並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再經疏浚三海、修整建築、增加設施,使北海更加絢麗多姿,成為人民休息遊覽的勝地。1987年,北海被評為北京新十六景之一。
北海公園自民國前,都是皇家御苑,占地約69公頃,水面面積達39公頃,公園的標誌性建築為坐落在瓊華島上的永安寺白塔。白塔建於西元1651年,清順治八年,因西藏喇嘛惱木汗的請求而建,是北京城內最著名的一座喇嘛塔,整個建築清麗典雅,有別于其他喇嘛塔的粗獷雄壯。塔身下面為覆缽丘,正面設置了眼光門,供奉梵文的“十相自在”,塔刹由十三重相輪、天盤、地盤、仰月、圓光、火焰寶珠自下而上相疊組成。
因乾隆帝念念不忘“園林之樂”,所以在北海內大規模仿造江南園林,園中也曾藏有無數珍寶,不幸在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與圓明園一起遭到劫掠,園內建築受到破壞。這個曾經是帝后遊樂休息的皇家園林,經過修復後於1925年開闢為公園對外開放。近幾十年來,一直不斷地維護與整治。現在的北海公園是國家4A級景區,分為瓊島景區、北岸景區、團城景區、東岸景區、北海植物園五部分,各有特色,著名景點有濠濮間、畫舫齋、靜心齋、天王殿、快雪堂、九龍壁、五龍亭、小西天等,園內垂柳掩映,蒼松翠柏,鬱鬱滿園,亭台錯落,殿宇森森,既保持著北方園林的大氣,也再現了江南園林的婉約風姿。
北海的建設源於一個古老的神話:據說,浩翰的東海上有三座仙山,叫做蓬萊、瀛洲、方丈;山上住著長生不死的神仙。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派方士徐福前往東海尋找不死藥,可一無所獲。到了漢朝,漢武帝也做起了長生不死之夢,可尋找仍然沒有結果,於是下令在長安北面挖了一個大水池,名"太液池",池中堆起三座假山,分別以蓬萊、瀕洲、方丈三仙山命名。自此以後,歷代皇帝都喜歡仿效"一池三山"的形式來建造皇家宮苑。北海採取的正是這種形式--北海象徵"太液池","瓊華島"是蓬萊,原在水中的"團城"和"犀山台"則象徵瀛洲和方丈。園中有"呂公洞"、"仙人庵"、"銅仙承露盤"等許多求仙的遺跡。
最早的北海只是一處普通的水域,水中有島名"瑤嶼"。金代開始挖湖堆山,擴大瑤嶼,改稱"瓊華島",島上建"瑤光殿"、"廣寒殿",又從汴梁(今開封)移來艮岳花石堆疊假山,北海便初具規模。元代繼續擴建瓊華島,改稱"萬歲山"、"萬壽山"、’瀆山",並以此為中心建造大都城,所以有"先有北海後有北京"的說法。明代,北海成了皇宮的後花園,稱西苑,始掘南海,堆土東岸,將團城和犀山台與陸地聯接起來,並建"金鼇玉棟橋"。清代,在廣寒殿遺址上建塔立寺,稱"白塔寺",後改稱"永安寺",稱瓊華島為白塔山。乾隆時期對北海又進行了大規模的建設,連續施工30年。光緒時代,慈禧挪用海軍軍費重修北海,供其享樂。
從南門入園,踏上建于元初的永安橋,見名為"堆雲"、"積翠"的 兩座彩繪牌坊,迎面就是全園的中心--瓊華島,簡稱瓊島。島上綠蔭如 蓋,殿閣相連。對面便是初建于清順治八年(1651年)的白塔寺,清乾隆 八年(1743年)改為永安寺。主要建築有法輪殿、正覺殿、普安殿、配殿、 廊廡、鐘鼓樓等。自下而上,依山勢而築。當年帝后們遊園後,常來寺燒 香拜怫。正覺殿前,建有"滌靄" 、"引勝"、"雲依"、"意遠"四亭, 對稱而典雅美觀。由此拾級登上白塔。白塔建于清順治八年(1651年)。 這座藏式喇嘛塔,高5.9米,塔身呈寶瓶形,上部為兩層銅質傘蓋,頂上 設鎏金寶珠塔刹,下築折角式須彌塔座。塔內藏有喇嘛經文、衣缽和兩顆 舍利。塔前有座小巧精緻的善因殿。
瓊島的西面原是清代皇帝遊園時休息、議事或舉行宴會的悅心殿。殿后 的慶霄樓系乾隆帝陪其母后冬季觀看冰上擲球競技的地方。在西北面有閱古 樓,樓內存放自魏晉至明代的法帖340件,題跋210多件,刻石495方。內壁 嵌存的摹刻故宮中的《三希堂法帖》,堪稱墨寶,為清乾隆年間原物。這一 帶還有琳光殿,延南熏亭和山腰中的"銅仙承露盤"。
瓊島的東北坡古木參天,這裏便是"燕京八景"之一的"瓊島春蔭"。 沿著乾隆帝禦題的"瓊島春蔭碑"旁的小路前行,可直通迂回曲折的"見 春亭"和"看畫廊",眼前的景色猶如一幅天然山水畫,美不勝收。廊外 有湖石堆砌的幽洞石室,變幻無窮。
沿湖邊北面的山麓下,有原為帝后們垂釣、泛舟後休息、進膳的漪瀾堂, 現已開設仿膳飯莊。漪瀾堂向東有"濠濮間"和"畫舫齋"兩組建築,佈置 精巧,環境幽靜,構成園中之園。清代的帝后、大臣們常在濠濮間宴飲。畫 舫齋系清代皇家行宮之一,也是皇帝約集著名畫家作畫之所。門外是檢閱射 箭的地方。其南為"春雨林塘"殿,東系"鏡香室",西是"觀妙室"。
它的西北面有個建在水上的小院,稱"小玲瓏",與曲廊相連接。由此折向東 北院的"主柯庭"前,可觀賞一株800多年的古槐。再往北有座方形的"蠶 壇",係清代後妃們祭祀蠶神之處,也是北京九壇之一。從蠶壇西行,不遠 就到靜心齋,面積4700平方米,原為乾隆帝書苑,稱乾隆小花園。後來開闢作皇子的書齋。靜心齋往西是天王殿。正殿係楠木建築,這裏是翻譯和印刷大 藏經的地方。後面的琉璃閣為發券式無梁殿結構,壁上嵌滿琉璃佛像,光彩奪目。天王殿西側,有座用424塊七色琉璃磚砌成的九龍壁。它建於清乾陵 二十一年(1756年)。長25.86米,高6.65米,厚1.42米,為中國三座著名的九龍壁中最精美的一座。沿九龍壁南行,有座"鐵影壁",長3.56米, 高1.89米,顏色與質地如同鐵鑄,雙面雕到雲紋與怪獸,為元代浮雕藝術 珍品。鐵影壁北面,有三進院落。主建築曾是乾隆帝禮佛前後的更衣處和 遊憩的別館。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為保護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 增建了一個院落,名"快雪堂"。西面,沿湖有五座亭子,建于清順治八年 (1651年)。五亭主次分明,飛金走彩,遠望如同五龍浮動,故稱"五龍亭"。 這裏為清代帝后們賞月、釣魚、觀看焰火的遊樂之處。亭的西隅,有一大片 建築群,總稱"小西天"。其中"萬佛樓"與"極樂世界"是主體建築,這是乾隆帝特地為生母孝聖皇太后祝壽祈福而建造的。 回到永安橋,往南走,便可登上園外團城遊覽了。
北海公園繼承了中國歷代的造園傳統,博采各地造園技藝所長,兼有北方園林的宏闊氣勢和江南私家園林婉約多姿的風韻,並蓄帝王宮苑的富麗堂皇及宗教寺院的莊嚴肅穆,氣象萬千而又渾然一體,是中國園林藝術的瑰寶。
北海公園之“瓊島春蔭”是所謂燕京八景之一,所謂燕京八景是:1、太液秋風(中南海)。2、瓊島春蔭(北海公園)。3、金台夕照(金台路)。4、薊門煙樹(西土城)。5、西山晴雪(香山)。6、玉泉趵突(玉泉山)。7、盧溝曉月(盧溝橋)。8、居庸疊翠(八達嶺)。可是今天出乎意外,遊客不多,是不是因同性質的景點太多,使得許多遊客捨此就彼?我不敢確定,遊人少了些是事實,本地的老人來此散步活動的相對的多些,難道其中有因果關係嗎?在參觀九龍壁時遇到幾個老外(2女3男),我們就和她們聊了起來,她們來自德國,因此英語口音很重,如說“YES”時,她們說成“YA”我們聽來很不習慣,但是彼此都能了解對方的意思,達成溝通的目的。今天我把腳步放慢,盡情的玩,坦白的說,這裡景色真的優美秀麗,非等閒可以比擬,光是牌樓就有20座之多,委實值得一遊,因此、整體而言,今天是很快樂的,有滿載而歸的感覺!
(資料摘錄自綱路)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