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11-28 20:54:43| 人氣5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第457篇 : 價格便宜是好事嗎?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作者:陳一姍 

2002,2 /第249期






從石油到便當,從送贈品到低價保證,價格破壞大戰讓全台壟罩一片「通貨緊縮」的陰影,這是經濟衰退的前兆嗎?

物價在下滑中。一月初主計處公布去年消費者物價指數負成長0.01個百分點,十五年來首見。同時間,本土五大超商午餐大戰開打;英商藥妝店屈臣氏備資2.5億,打出「保證最低價」的口號。當官員還在強調物價下跌只是短期現象,延續一元商品、油品大戰的價格破壞戰火,已愈燒愈廣。台灣會不會步上日本後塵,走入通貨緊縮的死胡同?


是不是通貨緊縮?

從定義來看,判定台灣已經進入通貨緊縮(deflation,指因需求萎縮,導致物價廣泛而長期持續下跌的現象)尚稱武斷,但諸多徵兆顯示,憂慮並非空穴來風。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定義,物價必須持續下跌兩年才算通貨緊縮;在中國大陸,則只要連續下跌六個月,就足以令全國人民備戰。

從物價下跌的時間長度來看,去年,台灣消費者物價有六個月出現負成長,但並不連續。不過,如果扣除颱風導致生鮮價格飆升及國際能源波動的因素,消費者核心物價指數從去年九月起已連續四個月下跌。

從價格下跌的商品廣度來看,跌價的商品和服務愈來愈多。去年八月,消費者物價指數採計的一千項商品及服務中,只有五成跌價;到了十二月,幾乎所有項目的價格都下跌。連一向價格穩定的服務業,如美容美髮,也被迫採用價格破壞的戰略。

牽動物價水準的兩大因素?薪資與地價,在台灣都有跌價陰影。從去年六月零成長之後,房租已連續下跌近半年。去年一到十月,台灣每人每月平均薪資只上漲0.38%,是歷年的最低幅度。

物價下跌的徵兆出現,跟惡性通膨一樣令人恐懼。因為當大家都相信包括薪資在內,東西會愈來愈便宜,消費者和廠商就不會趕著馬上去消費或投資。需求縮小,將進一步引導物價下跌。害怕東西會愈來愈便宜,廠商就會拚命降價求售,搶了現金再說。一旦這種預期形成,人們不投資、不消費,廠商只好進行毀滅式的價格破壞,企業不賺錢就裁員,整個經濟會捲入漩渦裡無法自拔。

在台灣,價格破壞已讓廠商的獲利率普遍下降。擁有強勢通路的食品大廠統一企業,去年營收雖然成長3.6%,但獲利率並沒有同步成長,理由是配合通路促銷的管銷費用增加。「不過,促銷畢竟是短期的現象,」統一企業公關部經理姚力仁認為。

從製造業利潤率來看,截至去年十一月為止,企業獲利仍低。顯然,不景氣引發的低價競爭,已減損企業正常獲利。

打出一千種商品「永久」降價的屈臣氏,則準備了2.5億元來進行價格破壞。台灣區董事總經理文安德強調,這不是一般促銷策略,而是節省門市裝潢、維修等費用,無限期「保證日用品最低價」。比價對象包括量販點,甚至超商。

在價格破壞的策略下,所有通路、市場區隔都被打破。但價格破壞易放難收,也有諸多後遺症。《紐約時報》報導,去年底,許多美國精品百貨業者以空前的折扣價誘發消費,譬如只要原價的三分之一就可以買到亞曼尼的套裝。Accenture零售策略合夥人認為,折扣戰所傳達的訊息是,零售業者一開始可能就標價過高。如果要戒除消費者的折扣習慣,首先必需拿掉「廉售」的招牌。長久之計,還是要創新產品,不斷推出他人沒有的最新產品,並提升服務。

「台灣還是應走高級精緻路線,不應該都轉向消費初級簡單的產品,」經建會主任祕書葉明峰也說。


慎防步上日本後塵

「負0.01%不是很多,幾乎是趨近於零嘛!這對政府來說是好事,等於有個喘息的機會,可以專心對抗衰退,」前主計長韋端從正面角度看,過去一些產品價格不合理,物價回頭一下並非壞事。

但政府必須慎防物價持續下跌的預期心理。過去十年,通貨緊縮成為日本央行的頭號大敵。日本央行把利率幾乎降為零,但因為人們預期物價會繼續下跌,不願消費與投資,銀行錢放不出去,低利率沒有效果。

這個現象在台灣也有陰霾。從前年十二月開始,台灣央行連續降息十二次,但主要金融機構放款及投資的年增率卻直線下跌,從去年九月開始都是負成長。

經建會預估,台幣隨日圓貶值會牽動物價;今年下半,國際景氣也會轉好,因此物價下跌是短期現象。




台長: 令狐衝
人氣(5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