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7-07 11:08:48| 人氣826|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第789篇 : 明日人眼中的「明日報再見」前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員工永遠玩不過老闆 ────乾脆的資遣行動之後……

文/明日人


時間回到2001年二月二十日晚上七點多…

和平常一樣,各路線上的新聞進度已告一段落,正是日報記者忙著發稿的時間,明日報因為網路特性隨採隨發,這時候多數記者已經準備截稿下班,有的填寫稿單,回報隔天即將發生的事;有的正打電話追著獨家新聞;有的人剛接到新訊息,還得再寫條稿子…
同業「Call in」告知「你失業了!」

就在大家進行著每天「例行」的工作時,電話一通通進來了,一個震撼、令人無法相信的消息幾乎在同一時間傳進了明日報記者的耳裡,「明日報就做到今天……」「明日報明天要關了……」「詹宏志明天就要宣布……」不論是來自報社長官的通知,或者是同業的告知,明日報的記者在面對這個等於宣告「你失業了!」的消息時,「我的天啊!怎麼可能?」幾乎是他們唯一的反應。

當晚,明日報內各中心主管分別以電話或開會方式告知記者,對於報社關閉的消息,一級主管也不過早記者一到二個小時之前得知,面對記者的詢問,他們能說明的部分不過是「資金進不來」、「員工股票可以加息百分之八贖回」、「我們會被推薦到壹周刊上班,而且加薪百分之十,但是只有一百五十人」,有的中心甚至提早告知被資遣的記者。

一時間,被資遣的人顯得有些落寞,至於其他人面對報社突然關閉,在得知有新工作,心中雖然有些疑問,但安心不少。這一晚空氣中瀰漫著一股莫名的詭譎氣氛。


各中心忙著拍「畢業照」

二月二十一日上午,不用上班的明日報記者進到報社,門口盡是前來採訪的媒體,被擋在門口不得其門而入;一扇玻璃門內,員工等著在開會的主管,有的人還不知道自已會不會被資遣,員工彼此寒暄著,有人笑說,「進明日報我們第一次碰到面……」,有人則收拾著自己的東西,有些人忙著列印自己的作品,對於這頭一次碰到的公司關閉,各中心忙著拍畢業照,昨晚詭譎的氣氛持續瀰漫著。對於報社不預警關閉仍覺得倉卒,但總認為一會兒詹宏志會給大家一個交代。
在眾人的引領下,會議室的門開啟了,主管們抱著一封封的信件發給每一個人,裡面除了詹宏志及總編輯陳裕鑫給員工的信。另外,有人收到資遣通知書,告知可在當天即刻辦理資遣,有一百五十人收到的則是寫明聘任薪資的「壹周刊聘任建議書」,信中明列將以每個員工在明日報薪資加計百分之十聘僱,且承認原本在明日報的年資,該公司也將就個人的專長及原職務安排職務,試用期自就職日起兩個月,試用後未留任則依勞基法辦理資遣。壹周刊並在二十六日下午舉行說明會並同時辦理報到,雙方聘僱關係即由九十年二月二十六日起生效。

詹宏志在信中及隨後面對全體明日報員工時,以委婉的語氣強調他已盡力做好善後工作,包括他將推薦一百五十名員工到壹周刊,並為大家爭取到加薪的福利;詹宏志強調,這一百五十人帶著年資到壹周刊,他保證壹周刊會聘任這些人,當然這些被「留任」者也可以選擇被資遣,期限是到二十六日下午,和壹周刊的說明會是同一個時間。

至於資遣的部分,一切依勞基法辦理。由於明日報成立一年,不管原先從國內各媒體來的記者原本的資歷有多長,在明日報的年資最長也不過一年,依勞基法規定,最多可領到的資遺費是一個月的基數,預告工資二十日。另外,明日報員工在創報時認購的股票,公司將以原價加計百分之八利息讓員工賣回。


沒有人追問詹宏志

在詹宏志說明後,多數員工並沒有太多意見,除了部分員工仍對明日報不預警關閉不能接受,不滿詹宏志為什麼不事先告知員工?以及對於詹宏志在員工不知情的情況下,私自將一百五十名員工「推薦」給壹周刊,當場質問︰「明日報何時變成人力仲介公司?」也有員工問,如果詹宏志有心要善後,為什麼不全部資遣,再提推薦名單給壹周刊?只是這些問題都被詹宏志答非所問的回答輕易擋掉了。沒有人再追著問,員工逐漸散去。

解散後,大夥兒開始三三兩兩討論今後能否適應壹周刊?壹周刊在台灣到底要辦什麼樣的雜誌?如果以後不能適應了怎麼辦?

大家意識到,被「留任」的人雖然不怕沒工作,但一旦不適應,可能做沒幾個月就被fire掉;二個月試用後,員工對於資遣是否有主動權?萬一新公司不主動資遣你,惡意調動逼得你主動走人,不但沒了工作,豈不是連一個月的資遣費也拿不到?

這些疑問,已經沒有辦法再問舊老闆,得等二十六日下午到壹周刊聽過說明後才知道,在這期間,即使拿著詹宏志保證的聘任書,員工也開始懷疑,他的保證算不算數,因為一切在新公司的權益,只能靠自己去向新老闆爭取。詹宏志話早已講得很明白,「不到壹周刊上班,你也可以辦理資遣。」對於員工要求延長明日報辦理資遣的期限,讓員工可以考慮,詹宏志也斷然拒絕,畢竟於法,他在資遣方面完全合法,至於是否如他所說,盡全力善後?一名員工說,「員工永遠都玩不過老闆!」只是面對握有聘僱決定權的新資方,「前」明日報的員工對自己的未來感到無奈。
老闆最不想見到的是員工「會思考」

明日報創刊一年,不但報社資淺,社內記者、編輯及相關技術人員年齡層也很輕;面對資遣,不少年輕員工並未意識到外面的不景氣,有人正打算休息一陣子,或者進修,年輕轉業容易,自然降低反彈;而詹宏志在「善後」時,把員工最擔心的股票贖回事宜交代清楚,尤其對年資只有一年的明日報員工,投資明日報股票的錢可能高過拿到資遣費,能夠在股市慘綠時還能連本帶息地贖回,已經讓不少人不想和詹宏志多計較。

明日報資遣員工的方式,相較於國內其他關廠歇業企業,雇主不但可能積欠員工工資,更別說發給員工資遣費的惡性關廠,詹宏志的作法確實乾脆。雖然詹宏志口口聲聲說事情是在短時間內決定的,但不少員工卻認為,他是有計畫地要讓員工措手不及,來不及思考自己的權益、來不及反彈、來不及抗爭。

事實上,對於詹宏志所有的PC Home集團而言,最怕的就是明日報員工一旦有抗爭行為,會為集團裡的其他員工帶來示範效果。每一個企業的老闆最不想見到的就是他的員工「會思考」。


記者失業 完全喪失主動權

在尚未和新公司接觸前,明日報員工從二十一日至二十六日這段期間只能就著極少資訊進行考慮。有員工認為應該組成自救會和新資方談判,但是在前明日報沒有工會的情況下,員工四散,重新整合談何容易;曾有員工表示,當初進明日報時他曾想要籌組工會,但後來也不了了之。

記者這個行業,雖然平日聲稱站在社會公義這一邊,報導議題影響整個社會局勢發展,但在工作權的認知上,卻是典型白領階級的優越感,不認為自己會失業。

在明日報事件中,這群工作自主性強的記者,卻完全喪失主動權,縱使他們多數還是握有明日報股票的股東,但公司說關就關,過程中沒有和員工溝通,全憑資方黑箱作業,員工工作權的主體性被置之一旁,但卻也沒有引起太大的反彈。

事實上,媒體關門明日報並不是頭一遭。兩次自立事件,工會帶頭抗爭,但資方態度強硬,勉強為員工爭取到資遣費,但工作權仍不保;而在台時事件中,由於員工並沒有組織工會,個別員工雖反彈,但力量薄弱,甚至連抗爭的動作都沒有。

在台灣老闆掌握組織管理權的情況下,廠場工會發展更是不易,也有人認為跨廠場、以工作性聯盟的職業工會,更可以集合勞工的力量,共同抵制,並支持企業員工進行抗爭,進而提高抗爭層次。在美國西北航空抗爭的事例中,其他航空公司工會也投入罷工行列,最後逼迫全美航空業界反過來要求西北航空積極解決他的勞資爭議。


飯碗都不保 談什麼專業

在台灣,和媒體相關的組織有記者協會、大眾傳播聯合會,記協是以個人會員加入,而大傳聯則是工會會員,也因此在過去幾波媒體關廠事件中,大傳聯曾對會員工會伸出援手,自立早報事件大傳聯就曾介入協助。而記協也在類似媒體關廠、裁員中發表聲明呼籲重視員工權益,但其長期來強調專業性,卻也遭來質疑「飯碗都不保,還談什麼專業?」進而期待記協能有所調整、轉型。

部分記者過去或許有過採訪關廠歇業、勞資糾紛等事件的經驗,但也都只是「隔岸觀火」,無法深刻體會藍領勞工工作權喪失、家庭生計面臨斷炊的壓力;但大環境普遍不利於受薪勞工的事實,已不分藍領、白領,在自立晚報、自立早報、台灣時報、明日報,媒體一波波關廠或大規模裁員後,媒體記者的工作權已明顯受到威脅,記者這個行業相較其他行業勞工是否還具有優越形勢?記者本身是否在工作權上占有主體性?相信是包括來到壹周刊工作的「前」明日報記者,以及在其他媒體中的每個記者必須要意識到的。

P.S.作者為明日報員工 {MW}
P.S.【數位觀點】《明日報》明日再見!

中文世界第一份網路原生報停刊了,「.com泡沫化」的預言似乎夢魘成真。然而,事情真的是這樣嗎?「明日報」的停刊,是新時代的結束,還是新時代的開始?


採訪‧撰文=詹偉雄

《明日報》停刊了,在一片婉惜聲中。

說它是網路泡沫嗎?太不公平。因為身處其中的工作者,少有抱著「狠撈一票」的賭徒心理而來。它短短的一歲生命中,其實帶給台灣與世界各地使用者許多珍貴的價值,而這些價值,也許還勝過許多我們付費的媒體。

它的解散,也許不是它「做錯甚麼」,而是「還來不及做對什麼」。

Internet帶來的各種價值,並沒有讓我們失望過。它節省成本的能力,它創造溝通效益的能力,它促成交易的能力,由Nasdaq 300點到5300點再回到2300點,都是一樣的。改變的,是投資者面對它的態度——由瘋狂樂觀到瘋狂悲觀。網路股退燒後,Nasdaq關上了創投與投資銀行變現的大門,使得這些過去如潮水般洶湧的短期資金,瞬間消失無蹤,這才是董事長詹宏志口中「彈盡援絕」的緣由。

對內容提供型(ICP)網路企業而言,如何由「提供有價值服務」過渡到「取得有價格標準營收」;如何創造「等同(或超越)平面、電視廣告影響力的網路廣告」;如何開創「中介型電子商務」,似乎都是這階段理解的開始。前者是「消費者付費」模式,後兩者則是「影響力經濟模式」。

就在明日報解組前一天,美國紐約時報宣佈將開始「販賣」它的網路報,內容包含印刷報上的文字、圖片與廣告,每份收費75美分到1美元。PC home Online也宣佈,為網友推出50M硬碟每年收費365元的付費機制。這些的嚐試,都在等待網友做「To Pay, or Not To Pay」的馬克白式抉擇,測試Internet在網路使用者心中的價格位置。而如果網路傳輸速度能及早達到每秒1.5M以上的寬頻標準,網頁就能提供等同於印刷或電視的廣告影響力,營收成長幅度更將大為可觀。

然而,這些都需要時間。

如果我們判斷社會遲早要到那兒去,我們就應該把腳放到路上,用跑馬拉松的態度來配速。《明日報》的錯誤,是誤判所有股東與創業者有著一樣的認識、一樣的耐心,忘記了這些股東是以「IPO」的資本利得角度來投資,它們參加隊伍的目的,其實是想拿100米金牌。

如果《明日報》有多餘的一年,來試驗各種營收模式(例如每天看報付1元,只要50萬讀者即可打平管銷);如果當初一次收足5年burn rate的資本(就在1年前,法人股東是排隊而來的);或者如果當初找尋的是長期性投資者(例如世界性的Internet Fund);《明日報》或許不用在慶生會後黯然道別,但是,如果沒有這場浩大實驗,我們又如何學到這些?

期待下一個《明日報》捲土重來!

台長: 令狐衝
人氣(826) | 回應(4)|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 個人分類: 《職場動態》 |
此分類上一篇:第742篇 : 職場調侃:工作數年之後的十三種痛!

江之鯽
悲情《明日報》2001-02-23 18:30:22

在互聯網這個信息大拼盤上,我們幾乎對每天的海量信息熟視無睹了。然而,今天上午,我們還是被這個消息震驚了:我國台灣第一個網絡原生報(指沒有印刷版“母體”作為依靠的網絡媒體)《明日報》宣布停刊!

中午,《明日報》(www.ttimes.com.tw)首頁注銷《謝謝網友,明日報再見!》的聲明。聲明中,簡短陳述了《明日報》停刊的原因、員工的出路,並回顧了《明日報》所走過的短短路程。聲明雖短,但措辭感傷,讀來頗為黯然。

《明日報》昨日的輝煌

  有台灣“第一份網絡原生報”的《明日報》於2000年2月15日9點正式上網。由PC home集團與《新新聞》雜志共同投資1.4億台幣共同創辦。PC home集團是島內赫赫有名的IT業出版集團兼IT業網站群,《新新聞》雜志則是島內具有巨大影響力的新聞周刊(“陳水扁緋聞案”的始作俑者)。在傳統新聞媒體工作近20年的資歷的“老報人”陳裕鑫任《明日報》總編輯,旗下羅致了200名記者,40名編輯--這些人大多有例如在台灣“中時報系”等傳統媒體工作經驗。

《明日報》將自己定位於“新聞門戶”(News Portal)網站。作為網絡媒體,每日提供豐富翔實的新聞是首要的,為了保証自己每天原創產出的500多則新聞的品質,在發稿機制上也採取三審制。有無獨家報道是一家新聞媒體能否產生影響力的重要因素,在這方面《明日報》也絕不輸任何一家傳統媒體,由於旗下聚集了一大批在傳統新聞媒體幹過的資深記者,不管在島內新聞還是祖國大陸新聞(《明日報》在祖國大陸設兩名長駐記者),不斷刊出引起社會轟動的獨家報道,經常令中時、聯合等“老”媒體感到很沒面子。

言論是傳統新聞媒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樣,在《明日報》上每天都有自己的社論和特約撰稿人的言論,同樣發揮著引導輿論的作用。

  把自己作為一份真正的一家新聞媒體來經營的《明日報》,不是以八卦新聞、煽情新聞來吸引網友的一份網絡“小報”,而是一份嚴肅的網絡“大報”,是一份“質”報(以高品質高品味為主打路線)。如在大陸新聞及兩岸關系的報道中,《明日報》審慎地把握著尺度,不以大爆所謂內幕新聞或負面新聞為招牌,而是本著促進兩岸相互了解的宗旨,全面客觀地對祖國大陸事物進行報道,並積極地利用本身這一信息傳播平台,切切實實做一些溝通的工作。

如8月21日,上海《新民晚報》借助《明日報》的電子報發送平台(ePost)發行簡、繁體電子報,成為首家以電子郵件形式通過我國台灣網絡發行的祖國大陸新聞媒體。當天《明日報》新聞標題為“兩岸新聞新紀元中國大陸報紙首次登陸台灣”,稱此舉“為兩岸新聞交流創造了一個新的互利模式。”

客觀公正的新聞報道,雄厚的資金、傳統媒體背景,精明強幹的採編隊伍,再加上對風起雲湧的互聯網的巨大熱情,使《明日報》迅速建立了自己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崛起於台灣網絡界,在寶島掀起了一場“明日報風暴”。網頁瀏覽量急速攀升,至2000年底,每天頁讀率已達到近200萬,員工增長到300余人,成為與台灣中時、聯合早報等傳統大媒體比肩寶島的一大媒體。

經營“怪圈”中的《明日報》

成立於互聯網在全球范圍內“發燒”時的《明日報》,現在看來,從一開始,其實就注定了其今日的結局。

《明日報》成立不久,就開始面臨網絡泡沫破碎的沖擊。象一家傳統新聞媒體一樣,《明》的主要收入來源於廣告--網絡廣告。龐大極具實力的採編隊伍固然給《明》帶來了急速膨脹的“眼球”,然而,在全球范圍內網絡廣告額下滑的大背景下,《明》的“免費新聞──吸引‘眼球’──爭取廣告──養活自身──贏利”的模式越來越面臨“入不敷出”的尷尬境地:據資料顯示,《明》的每月營收僅三四百萬元台幣,而每個月光是花在人事支出、租金、網絡管理等營運成本的支出就將近兩千萬元台幣。

也就是說,每個月《明》要虧損近一千五百萬元。要爭取更多的廣告客戶,就要爭取網站更大的影響;要提高網站的實力,勢必要進一步提高員工素質,擴充員工隊伍,改善服務質量,而這肯定要進一步增加網站的運營成本,給本以虧損的網站雪上加霜。台灣門戶網站本就競爭十分激烈,《明》至此不可避免陷進了一個“幹的越好越賠錢”的經營怪圈中。

《明》即將出現“後繼資金不足,面臨停刊危機”的傳聞從今年一月份就開始了。然而,大家誰也沒料到這麼快。據台灣一家媒體報道,明日報因為財務狀況太差而倒閉的消息,昨晚就已經傳遍媒體、投資圈,有傳言說部分《明》的記者因為面對失業壓力,在辦公室痛哭失聲。

終於,21日中午,《明日報》網站貼出了即將停刊的聲明:《明日報》必須辭去原有的新聞專業工作人員,放棄已經取得網絡報紙的成績與位置,轉型為其它型式的內容服務公司。

這家名噪一時的台灣“網絡媒體明星”在本該是其周年慶的日子中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明日報》的明日在哪裡

互聯網的潮起潮落,曾給了我們“暴富”的驚喜,不管是不是對金錢追逐,“背靠互聯網,贏得眼球”就是勝利的確曾是互聯網眩人的泡沫之一。

據報道,《明日報》將與香港壹傳媒集團集團合作,《明日報》所屬的150名記者將悉數轉入壹傳媒旗下的《壹周刊》工作。其實,員工的去留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明日報》作為一家曾經很“成功”的網絡媒體本次宣告終結意味著什幺,給了網絡媒體作為“第四媒體”一些什麼教訓。

《明日報》投資方PC home集團董事長,也是《明日報》的發行人詹宏志在21日早上10點的遣散員工大會上曾解釋公司作出這一痛苦決定的原因與辦法。

他在給員工的信上表示:“在新聞的表現上,在網絡特性的探索上,《明日報》工作同仁的出色都讓我感到驕傲,你們沒有做錯什麼,錯的是下決定並籌措資源並做這件事的人。”

同時也有人指出:《明日報》的失敗在於過度相信在網絡普及率不足、閱聽人習慣未調整的台灣網絡世界,能夠提供足夠的養份讓明日報成長,從而忽視了商業“務實經營”的本質,加上出發時機太晚、人力成本過高導致燒錢速度驚人,是《明日報》沒有“明日”的最大致命傷。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副研究員閔大洪曾訪問過《明日報》,並在其《感受台灣媒體大潮(中)》一文中詳細記述了《明日報》的情況,談及《明日報》事件,他也是唏噓不已,在給筆者的信中,他這樣說:

《明日報》作為網絡原生媒體是不少傳統媒體工作者抱?理想和熱忱投身其中的新事業。在這場探索明日媒體的實驗告一段落的同時,作為網絡媒體發展的一個典型個案,相信它會長期成為網絡界傳媒界分析的對象。

我認為明日報在網絡媒體史上寫下了值得驕傲的一頁,盡管結局悲壯。它的探索、它所達到的水平是十分有價值的。同時我對網絡媒體未來的發展並不失望。因為最基本的一點,網絡將成為最大多數人們生活方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任何事情不要在“熱”的時候大炒特炒,而在“冷”的時候則又表現出“三年早知道”式的預見而進行嘲諷。對網絡媒體規律的認識和駕馭,仍需假以時日。

是的,或許,《明日報》作為一家企業本身是失敗了,然而,如果純粹從傳播學角度來看,作為一家媒體,《明日報》能在短短的一年之中,取得今天的地位,又是成功的。從某種意義上講,它的成功,証實了“網絡媒體”的巨大威力;他的失敗,給“現存”的網絡媒體提供了寶貴的探索經驗。一家網絡媒體的倒下,不能宣告整個網絡媒體的末日。

明日報發行人,同時也是網絡家庭集團董事長的詹宏志說:“這是一次失敗,但希望有驕傲的開始,也要有尊嚴的未來。”悲情《明日報》,樂觀“第四媒體”的明天,或許這才是我們在音調低沉的互聯網今天應該持有的態度。
2006-07-12 10:29:51
閔大洪
《明日報》關站與網絡媒體的明天
寫於2001年2月25日

2月21日,台灣首家網絡原生報《明日報》正式宣布停刊。中午時分,網站原首頁撤消,改為《謝謝網友,明日報再見!》的聲明。

《明日報》關站無疑是2月網絡媒體界最重大的事件。它成為台灣各類媒體報道評論的重點,甚至成為當天的頭條新聞。“《明日報》落日”、“《明日報》走進昨天”、“《明日報》不再有明日”……諸如此類的標題撞擊著人們的眼球。

中國大陸的一些媒體在2月20日晚即從台灣網站上獲悉《明日報》第二天關站的報道,如上海文新報業集團當即向《明日報》求証(8月21日,上海《新民晚報》借助《明日報》的電子報發送平台ePost發行簡、繁體電子報,成為首家以電子郵件形式通過台灣網絡發行的祖國內地新聞媒體)。

新華社在台北駐點記者范麗青、陳斌華於21日當天發回相關報道。賽迪網的編輯從21日早上起就對有關報道和資料進行整合,並對一些學者進行電話、電郵採訪,除跟進動態報道外,還於22日、23日相繼推出《悲情明日報》、《大陸傳媒專家把脈〈明日報〉》綜合評述。

《明日報》關站引起兩岸乃至整個華文媒體界和網友的關切和思考集中在兩點:《明日報》走進昨天的原因和網絡媒體有無可以期待的明天。

《明日報》走進昨天

《明日報》由PC home集團與《新新聞》雜志投資1.4億台幣共同創辦,於2000年2月15日正式開站。由於它沒有傳統媒體作為“母體”在背後支撐,因此開始了一場引人注目的“網絡原生報”的實驗。一大批傳統新聞媒體的優秀人才,從總編輯到一般編輯記者,以極大的熱忱投入其中。

在網絡新聞傳播領域,它短時間內迅速形成了自己的公信力和社會影響力,當之無愧地成為開路先鋒。然而,未曾料到,“出師小捷”的《明日報》不到周年竟成“先烈”。

何以如此?以下三點是不可忽視的原因:

一、大環境

《明日報》開站後不久,讓全球互聯網業一再興奮的“那斯達克”終於給出“臉色”,致使網站裁員乃至關站之風至今勁吹。其中包括世界著名媒體網站,若開列名單,可以排出長長的一列。

有一句名言:形勢比人強。當然需要不斷大投入的《明日報》終難逃一劫。也就是說,網絡市場環境畢竟還未成熟到能夠支持網絡原生媒體生存的程度。連《明日報》的骨幹也發出“非戰之罪,時不我予”之感嘆。

二、燒錢快

《明日報》由於是網上內容原創者,因此它不可能靠從“母體”獲得新聞,也不可能主要靠編輯“整合”其他信息源獲得新聞,為了保証自己原創的數量可觀的新聞,就必須維持人數可觀的記者團隊和規模採訪活動(例如在內地也輪流派駐記者)。

此外,為了體現和發揮網絡媒體的特性,不斷推出新的項目、新的服務,而每一項都需要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盡管他們在發展中一直清醒地控制著規模。

三、贏利難

免費獲取信息的觀念在網絡世界大行其道,所有的網站都在尋找一種贏利的模式,但至今成效甚微。傳統媒體贏利的主要方式──廣告,對網絡媒體的收支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據資料顯示,《明日報》每月營收僅三四百萬元台幣,而每個月光是花在人事支出、租金、網絡管理等營運成本的支出就將近兩千萬元台幣。

在激烈的競爭中,幹得越快越多越好,賠得也就越快越多越慘。這是當今網站經營尚無法走出的怪圈。

網絡媒體的明天

網上調查統計不具有嚴格統計學的意義,但可以快速大致了解到網友對一個事件的反映。《明日報》關站後,台灣著名門戶網站奇摩(Kimo)開辟了網上調查欄。一個問題是“明日報宣布關閉,您認為會不會影響台灣網絡的未來發展?”截止2月25日早上的統計結果為:會,104票,佔42%;不會,134票,佔54%;不知道,6票,佔2%。可以看出這一事件對予網友的信心有不小負面的影響。

然而另一個問題是:“以《明日報”關閉為例,您認為利用Internet謀利是否已經前途無亮?”統計結果為:是,44票,佔18%;不是,194票,佔80%;不知道,3票,佔1%。依據調查從總體上把握,用得著比爾﹒蓋茨的一句話“從短期看,不要太樂觀;從長期看,不要太悲觀”。

說到底,從20世紀90年代中快速發展起來的互聯網,已經在全球成為了無處不在無時不發揮作用的最活躍的角色,而這個角色b新世紀隻可能越來越重要。潮起潮落是事物發展的規律,成功失敗亦是前進過程中的尋常事。

PC home集團董事長、《明日報》發行人詹宏志在21日早上10點遣散員工大會上曾解釋公司作出這一痛苦決定的原因時表示:“在新聞的表現上,在網絡特性的探索上,《明日報》工作同仁的出色都讓我感到驕傲,你們沒有做錯什麼,錯的是下決定並籌措資源並做這件事的人。”

網絡媒體是全新的事物,對網絡媒體發展多方面規律的認識和駕馭,需要時間和實踐。詹宏志多次說過:“網絡媒體是新興媒體,沒有人知道它的‘長相’如何,需要一段時間去實驗。”盡管《明日報》的探索以關站告終,但這絕不意味著是整個網絡媒體末日的到來。

《明日報》的貢獻

首先,它將“網絡原生報”的概念帶給了媒體界,並且在探索中提出了要做“數字內容提供者”(Digital Content Provider,DCP)。這些對於網絡媒體本質的認識,無疑是對網絡新聞傳播理論建設的一大貢獻。

其次,在實踐的層面,應該說,《明日報》已經把今天網絡媒體所能夠做到的基本上全做到了。它給網絡新聞傳播帶來了一個新樣本,它的分版結構、報道方式、分層寫作、整點出報、郵件發送、加值處理(如名詞解釋、相關網站及新聞的鏈接、搜尋)等,完全依網絡傳播的特性而有了新的變化。

第三便是人才的培養,正如詹宏志給員工的信中所說:“《明日報》在網絡報紙摸索的知識與成績,將會是整個社會的資產,它藏在各位的身上;你們身上的經驗與知識,將是下一階段中文數字內容生產的關鍵資源。”

最後,它以出色的表現促使傳統新聞媒體網站如中時電子報、聯合新聞網等不敢有絲毫懈怠並不斷改進,提升了台灣省網絡媒體的整體水平。

2月21日《明日報》宣布關站後,還發生了一場誰也沒有料到的的風波。《明日報》於2000年4月推出了“個人新聞台”服務,即提供現成制作模板及存放個人主頁空間的服務,以此吸引網友的參與,實現人人辦報的理念。

很快個人新聞台總數已達到上萬,在此基礎上,11月又進而發展成具有社區功能的《逗陣新聞網》。當《明日報》宣告停刊後,這一部分網友資源如何處理也成為突出問題。

當晚,眾多個人新聞台台長便在網上串聯,發起了自救運動,經過幾天的努力終於獲得較圓滿的解決。

《明日報》關站事件突然發生,社會及媒體都將焦點放在大企業的裁員、網絡贏利的挑戰失敗、以及詹宏志個人事業的挫敗等方面,但在閃光燈閃爍不到的地方,一股網絡“原生”的力量,卻因為遭遇危急存亡而陡然成形。

他們發起網絡“原生”的請願行動,為保護個人在網絡上的原創資產而戰。發動起這樣一場悲壯“網運”的高素質網友,說到底,不也是由《明日報》聚集並培養出來的嗎?
2006-07-12 10:36:39
黃彥達
本文發表於2001/04/15 :

...明日報的停刊以及資訊人的財務危機,對於網絡行業是兩擊重拳。各式媒體上面充斥著各種後見之明,社會上一片「我早就知道」的聲音。

一年前,這些媒體忙著鼓吹網絡新經濟,現在則忙著打落水狗。新新聞雜志的封面甚至大喇喇的寫著「你是否高估了詹宏志?」

然而,目前的網絡公司可能還有落水狗的價值,也許再過一陣子可能連被打的價值都沒有了。

網絡行業普遍活在「下一個會是誰」的陰影裡。

有的人很早之前就看出風向,已經早一步回傳統行業去了。事實上,去年年底很多傳統產業忙著面試這些回流的人。

而對於網絡還有一些些夢想和期待的人,雖然持續的支撐到現在,但是也不免為了最近接二連三的壞消息而感到灰心。

朋友任職於明日報,告訴筆者他們對於網絡很灰心,離開明日報後,很多人在思考下一份工作的時候已經完全不考慮網絡相關的工作了。

我想,會投身這份工作的人,多少對於網絡有一份理想。但資本市場的持續看壞,讓這些人即使有理想也沒有辦法伸張。

一個投入了大量資金以及精英人力的社會運動,居然是以這種方式收場的,雖然很多業界的人士包括筆者早就已經看出來(我們自己身在這個行業,沒有人比我們更清楚),但是他所造成的後續效應,包含對於信心的打擊居然嚴重到這種程度,則是筆者原先沒有預料到的。

原先一直認為這樣的大幅修正會讓好的公司存活下來,將體質不健全的公司全數沖刷殆盡。

好消息也不是沒有的。台灣最大的人力網站104人力銀行,前一陣子公布營運報告,去年營業額達到三億元,凈獲利達到一億元,從開始營業到現在,已經賺了20個資本額。負責人楊基寬先生說,104不考慮上市,也無意接受投資,因為不缺錢,也想繼續保有自主性以及理想性。

該公司在網絡公司普遍陷入倒閉以及裁員的困境時,還能發出兩個月的年終獎金,也顯示了經營者有著獲利與員工共享的理念。

明日報,資訊人,104人力銀行,我們從這三個例子當中看見了什麼?

是經營者的年紀差距(資訊人的創辦人是童子軍治國嗎?那麼詹先生以少壯之齡失敗又怎麼說?)是經營理念的不同(104從創辦初期就不以上市為目標而是以服務以及營利為目標),還是經營模式的差距(但是在104之前,誰也沒有把握網絡人力仲介服務是可以營利的)?

網絡並不盡然是全部讓人失望的,至少我們在104人力銀行身上看見了一個典范:正確的模式加上正確的經營理念加上正確的執行。

在這些東西的背後,是經營者能夠不跟隨流俗而起舞,能忍受孤獨而守著自己的理念不怕其他人訕笑的勇氣。當所有的人都在搞門戶網站(垂直的,水平的,商務的,財經的,娛樂的,各式各樣的)等著要股票上市的時候,104的經營者卻孜孜不倦地在想著要怎麼樣提供更好的服務以獲得合理的報酬。

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當初網絡過熱的時候,很多專家都不斷的警告說這是個泡沫,碰不得,但仍然無法阻止大量的資金持續湧入這個市場。

現在網絡行業不再當紅,所有資金大量撤出時,很多專家反而認為網絡看長期仍是很有前景的,這樣的現象實在有些令人哭笑不得。

互聯網的本質在筆者看來五年前與五年後都是一樣的,從來沒變過。眼看著淘金客來了,又看著淘金客走了,過程當中的喜怒哀樂都無法動搖筆者對於網絡發展的信心。

也許是有些些理想性格在體內,但也因為台灣這個小小的彈丸之地,居然能成功的發展出全球獨一無二的,賺錢的網絡商業模式以及企業出來而受到鼓舞。

許多人跟筆者一樣抱著信心,但是每個人應變的方法各有不同。大約在一年多以前,有一批網絡人出走,回到傳統行業去。也有部分出走的網絡人選擇了再進修,在台灣或者到國外去進修管理相關的課程。

這些人是先知先覺者,因為根據美國相關的新聞報導,今年美國大學的MBA申請入學人數暴增,而根據這些大學表示,這個現象可能跟美國的網絡公司大舉裁員或者結束營業有關。現在才想到要去進修的人,面對僧多粥少的狀況底下,入學的可能性當然會變小。

但不論如何,這些原先被嘲笑為小孩開大車,完全不懂管理的年輕人,至少都已經跨出去一步。誰說未來不是屬於這批年輕人的呢?又有誰能夠像資訊人的賀元薛曉嵐一樣,年紀輕輕就已經把別人可能要花十年才能累積到的經驗全部經驗過一次?

網絡還會再回來的,兩年,只要再兩年。希望當那天來臨的時候,你已經準備好了,我們也以此自許。
2006-07-12 10:50:11
陳裕鑫
Blog最需要的,是「評價」的機制!

五年前,我擔任《明日報》總編輯的時候,曾和詹宏志思索各種網路發展的可能性,最先是「整點出報」以及在新聞後面設「討論區」等,不過一直覺得對讀者來說這都還停留在被動階段,因為終究是記者報導,網友討論。

那時候我就提出一個想法: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辦報?於是就開始籌備,為「《明日報》個人新聞台」催生。

新聞台創個人辦報之先例 :

那時候並不知道國外已有「Blog」這個名詞,只記得想法很簡單,就是讓「個人辦報」的理想可以實現,然後整點地把最新個人文章放到新聞台首頁,並請編輯挑文章、選佳作,增加網友鼓勵及票選機制,讓好文章不被埋沒。

原本我們還有計畫讓個人新聞可以納進《明日報》的內容,不過還沒來得及籌畫,《明日報》就收攤了。

倒是當初有一點讓我印象深刻,就是發展到後來,「生活日記類」的新聞台成為最高比例,也許算是一個徵兆,代表網友對Blog的潛在需求漸增。

之前最有趣的一個例子,就是「五年級」的名詞就是從個人新聞台出現的,而且還帶動起其他六年級、七年級等稱呼,是個人影響力的展現,但是根據之前經驗,如果說要到有什麼一戰成名的案例,台灣倒是還沒有。

只是現在部落格開始熱了起來,透過RSS等更精進的技術使整個串聯的速度加快,力量絕對會比個人新聞台大更多。

受信任,部落格才有力量 :

從幾個國外的例子來看,部落格展現力量的方式大約有兩種,第一、對抗官方體制,例如文件揭密、發出抗議等;第二、揭穿主流媒體的謊言,就好比《紐約時報》總編輯下台的例子。

我想任何人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被「矇蔽」,因此部落格的確是一個很好的、還原真相的管道,從個人出發進而串聯集體,形成壓力。

和已有悠久歷史的傳統媒體相較,部落客要建立信用其實會比較辛苦,而其實內容、信用才會是吸引更多讀者的重要原因,這些光看流量、點閱人次多寡都是不夠的。

雖然我已經不在網路媒體圈子裡,但是我在想是否可以像拍賣網站那樣發展出評價機制,讓每個部落格都有機會累積自己的信用以及權威,增加個人言論的份量。
2006-07-14 15:26:0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