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優仕小記者/採訪報導」
什麼樣的人可以透視台灣的網路前景、分析市場趨勢,卻又集了文學、藝術氣息於一身,以編輯人的姿態,出版上千本刊物,會用一雙知性的眼眸,深切地與你對談,我們找到了這樣的一個人物-PC home電腦家庭出版集團發行人兼執行長-詹宏志。
他 是個學經濟學起家的老編輯
聽到詹宏志這個名字,大家一定不陌生,你可能在數位時代的專欄中,讀過他的文章;甚至拜讀過他所著作的書籍;也可能在某部電影的片頭,看到他監製出品的名號;亦或是在Mook、Pchome等各種不同屬性的雜誌中,看到他的掛名,但其實詹宏志自始至終,都認為自己只是個,單純想找份上班看書不會有罪惡感的工作,也只願以「老編輯」自稱。
而這樣一個像極了傳播出身的資訊人,其實詹宏志在台大時主修經濟,他說,其實上經濟系是沒考「準確」,本來大學第一志願是政治系,但是不巧,考高了,就考慮了商學院。那麼為什麼會想選擇經濟系而非會計或金融等等「聽起來」比較有出路的系呢?所以「凡是越沒前途的,我就越有興趣;感覺有前途的,那出路就太Predictable了!聽起來像是理論的,我就喜歡!」
他 重複著讀書到眼腫淚流的痛快
詹宏志一本謙虛的態度,對任何外界加諸於他的讚美都太過其實,但是在我們眼裡看來,詹宏志實在是個博學多聞、對事物有大格局見解的人,如果你知道他家中藏書多達四萬多本,一定也不免驚奇,怎麼有人那麼愛讀書。
詹宏志謙稱,在他成長的年代,很多人都像他一樣常讀書,原因無他,因為除了讀書之外沒有其他的休閒娛樂,所以大家都讀書。小時候在南投的鄉間長大,鎮上沒有圖書館,只有一個民眾服務社辦的小圖書室,裡面就放著三、四個鐵書櫃,詹宏志從第一排第一本開始看,看到最後一排最後的一本。
詹宏志說:「有時候,一本書只能在你身邊放一個晚上,你不讀,一輩子就再也看不到它了!」當時,南投的書店,是靠他姊姊一個禮拜去台中的書店拿一次書,姊姊從台中回來常常已經是晚上了,第二天一早就要拿到書店去,詹宏志強迫自己,在一個晚上之間,看完所有的書,不管十本、二十本...「就算有二十萬本,我都要在一夜間看完,因為你不看,第二天書就走了!」就這樣,詹宏志常看到兩眼紅腫、流淚,但是他樂此不疲。
常常在悲歎抓不到讀書要領的實習記者,終於忍不住問了,讀書的樂趣到底在哪裡?詹宏志瞇著眼睛,說,讀書的快樂,在與書搏鬥的過程,因為一本書總是有一點挑戰性,在半知半解之間,去克服一整本書,有點澀、有點苦,但看完之後,知識的躍進、自我成長的滿足,「嗯,就像痛快痛快~痛和快總是分不開的..」詹宏志替讀書的樂趣下了這樣的註解。也因此,詹宏志認為,讀書的動力,就在追求第一次的快感重複,一個學生有了第一次讀書的美好經驗,就可以放牛吃草了,因為他一定會為了追求那樣的滋味,而一次又一次地讀下去。
他 經歷過和老師軋車的大學生活
這麼樣愛讀書的詹宏志,很早就對出版產生了興趣,他說,因為自己是個窮學生,所以一路半工半讀上來,大一就開始在校外做出版編輯的全職工作,所以和老師們差不多忙。他形容,因為經濟系的很多有頭有臉名師,常常都要到政府去開會,所以一堂課快打上課鐘前,都會看到很多黑頭轎車咻---地在校門口前煞車,「那是老師」「然後後面緊接著另一輛計程車,也緊急煞車...那就是我!」詹宏志生動地描述。
懂得「堅持」很重要
因為興趣及生活需求使然,詹宏志大學日子過得相當忙碌,和一般人相比,並沒有太多的學生生活,但是,接觸了經濟學科,不但影響了他之後的思考方式,也發現了經濟學稱為「Queen of social science」的迷人之處,他認為,經濟學是所有社會科學之中,接觸管道最多、範圍最廣、研究方法也最多元的一門知識,這樣的背景,更令他在之後的出版、網路、音樂等各方面的工作,都能有市場考量的專業背景在。他打趣地說,學了經濟學,最痛苦的地方,就是他所有的文藝青年朋友們出書、出詩集,銷路不好的時候,都可以怪讀者沒品味、沒水準,但是自己是學市場的他,就沒辦法罵出口,只好自己想辦法,讓書變得有市場。
他 感嘆網路是種新印刷術的力量
四十歲才接觸電腦的他,現在卻以出版電腦書籍著稱,他認為,網路是一股新的強大的知識力量,雖然還不知道和紙本的關係,未來會是共存或是取代,但是,因為網路的出現,知識、資訊被紀錄、複製、傳遞出去的速度,將會是之前的幾萬倍,甚至更快。這樣子驚人的跳躍式前進,就像是印刷術剛在這個世界被發明時,給人類帶來的震驚一般...於是,我們知道了孔子與他的弟子講了些什麼;我們也知道柏拉圖兩千多年前,與人交談的情境是如何。
這樣強大快速的力量,令詹宏志不禁感慨,未來的孩子,將會有多大的發展潛力!?只要他們願意,他們可以不費力氣地得到來自全世界的資訊,他們從五歲、十歲就開始大量接觸資訊...「那麼他們到了我這個年紀,將會成為一個怎樣令我羨慕、崇拜的人啊!」前一陣子的數位時代,有個「少年達人」的專輯,就是介紹台灣的一些年輕人,他們在令人想像不到的年齡,就有了各式各樣的成就,不論是花式蛋糕冠軍、學生創業CEO、程式高手...這些個案不只在台灣發生,在世界各地,都有相同的現象,這,就是這個網路資訊環境帶來的景況。
他 無心插柳卻得到繽紛生涯
詹宏志雖說,所有除了編輯之外的工作,都不是他本意去追求的,他也只願以一個老編輯的角色自稱,但他同時也知道,他自認為坎坷的人生經歷,在所有其他人眼中看來,是非常地多彩多姿。
就拿監製電影來說吧!詹宏志說,這是非常不得已的機緣,因為當時他的「電影朋友」們,都面臨到拍片籌不出錢的問題,他實在不忍朋友有難,因此就靠著他的專業,想辦法從國外替電影籌錢,他,就扮演著在創作者與投資者之間的溝通角色,「或不是我,他們早就打起來了!」詹宏志說,當時侯孝賢的悲情城市,便有他的加入,負責資金籌劃的部分,侯導是個有意思的人,和投資人開會的時候,便以藝術創作者的口吻,細細地描繪他腦海中的視覺藍圖...「黃昏的基隆港是個山城,天空飄著細細的雨,一艘輪船鳴著汽笛,閃著昏黃的燈光進港了,這時候,同時畫面的另一邊,也駛進了一個冒著白煙、緩緩前進的蒸汽火車.這時候,四個字-悲情城市,慢慢從螢幕下方升起...」「很美的畫面吧?這時候,我就跟投資人說:這代表四百萬!」這,就是詹宏志的幽默!
他 靠著「再大的風險都死不了人」的勇氣闖蕩著
詹宏志給這個世代年輕人的建議是,任何事情都放膽去做。他靠在桌邊,沉思了一會兒,說:「現在這個時代,應該已經餓死不了人了吧!」他說,現在的社會問題,已經不再是不景氣造成二十萬人餓死,而是不景氣造成二十萬人失業,人們所面臨的困境,多半也不是養不飽自己,而是自己的抱負沒有獲得實現、理念沒辦法被採用等等的原因。
因此,詹宏志鼓勵年輕人,有機會就去嘗試,像他在二十歲初頭時,報社派他到美國的美洲日報去工作,第一次出國的他,一出就是去工作,他打趣地說,一輩子學過的英文,從來沒真正用過,到底能不能用也不知道,但是,他也就硬著頭皮去了,上任的第一個月就走訪了十一州,這不是靠知識或是什麼別的,就是靠一股子勇氣。他說,沒有什麼風險是會真的死得了人的,所以,有什麼好怕的呢?你所害怕的那段冒險,將有可能在每個轉彎的地方,帶給你前所未有、想像不到的驚險美景。
+ + + 詹宏志小檔案 + + +
姓名:詹宏志
出生年:1956年
籍貫:南投人
血型:O型
星座:雙魚座
畢業於臺灣大學經濟系
曾任《聯合報》副刊編輯、《時報周刊》總編輯、《工商時報》副刊組主任、《中國時報》藝文組主任、美洲《中國時報》藝文組主任、波麗佳音唱片公司總經理、遠流出版公司總經理。
現任電腦家庭出版集團發行人兼執行長。
擁有無限寬廣的興趣。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