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是誰說過,只有雙腳踩在土地上時,才會對土地有感情。對我這個慣以腳去認識城市的人,“腳踏實地”真是以一種實際形象來觸動自身的。
夜晚走在台南的街,這是我生長的地方。每每走在那些曾經繁華過,現在卻殘破不堪的地方,內心湧出的不是嫌惡,不是唉嘆,而是一點點感傷與說不出的熟識感。
用腳一步步的踩在地上,公園路,我從國小就走透透的大馬路,兩邊的商家雖然更迭變化,但是那家好吃的123點心攤跟老哥的最愛馬沙小吃,在昏暗的燈光下,鍋爐依舊熱騰騰。
中山公園已經更名為台南公園,不知為何當初不更名為府城公園?就像總爺街的復名,”府城”二字的神秘,總覺比”台南“二字的一目了然更吸引人。在公園對面原本那有著高高圍牆,門口站著綠色阿兵哥的神秘地點,如今成為寬敞的公共停車場。
總爺街,在我的記憶中是”崇安街“,小小的巷子,兩邊是菜場的小攤販,後頭還連著一片黑幽幽的市場,街口的豆腐攤,在我中午12點放學回家的路上,將剛出爐的熱騰騰的豆干放在門口納涼。豆干微酸味,在身後彌漫開來,跟著我一路回新家。但是今天不是回新家,是要去找古厝,直直向前,繞過那被燒的焦黑的大宅,那是我最害怕的地方了。總覺那該是鬼魅出現的地方。經過那兒的我,老想閉著眼快步通過──我看不見鬼魅他們也就不會看見我吧?國小女生的一廂情願呢。
往前走,香噴噴的煎餅店,我最愛海苔口味了。存了兩三天的零用錢才只能買一個。而大多數的時間,一天一元只能買包小泡麵或小泡菜,所以總是只能用眼睛努力的吃囉。
經過那有綠色大門的大宅,旁邊就是葉家的祖厝了。典型的閩式建築,三進的廳堂,第一進,進前聽,中間有個天井,第二進,是客廳,也是祖先住的地方。第三進是主人的臥室,對我而言那是個禁地,小孩是不可以隨便進去的。所以印象中只進去過一次,採光不佳的房間,一張在電視中才會出現的古床,也許是司馬中原的鄉野傳奇看太多,以為傳說中的虎姑婆就是住在這樣的地方。
祖厝是我小學放學後最常去的地方。在房子的右邊,是間印刷廠,門口老是堆著讓人好奇的白紙堆,我總暗自希望,不知哪天會看到學校的課本從這間印刷廠出品,而住在隔壁的我就可以先賭為快。這麼想起來我小時候還真的是個很喜歡課本的小女孩呢。可惜從來不是資優生。
再來就是製麵廠,白白的麵條總掛在竹架上,空氣中有麵粉與鹼水的味道,我父親當時已在延平市場開店,市場內也有製麵廠,可不知為何,我總覺得舊厝的製麵廠比新市場的麵條氣派多了。繞個彎,就是大名鼎鼎的鴨母寮菜市。延著有點陡的下坡,可以看見崇安戲院。上海黑社會檔案,陸小芬的酥胸半裸,那時節,忽然冒出一堆姓陸的,或是名字叫小什麼的女脫星,而且演的一定是黑社會揭秘,不然就是青春的學生電影,拒絕聯考的小子,彭雪芬成為青少年的夢中情人,繼林青霞林鳳嬌應采靈之後,新竄出的彭雪芬、銀霞、張艾嘉..就跟著校園民歌一起冒出來了。
我的小學就在眼前了。先休息一下。
ps,圖片跟內文無關,只是秀一下我那無敵可愛的姪子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