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潮談——如果我們沒有手機
上周五風暴去而復返,在八號風球下,愚蠢的筆者竟跟友人相約在某地鐵月台(中間點)會合,打算結伴返家。入閘一刻已經後悔,放眼全是人影,大家接踵摩肩、舉步為艱。本想跟朋友說各自返家,奈何手機網絡擠塞、短訊傳出去又沒回音,逼不得已在中途下車赴約,跟迎面而來的人群大戰……
相信不少讀者跟我一樣,那天像個瘋子般不斷打電話,當無法以手機跟別人聯絡,就好像給廢掉了武功,很多事都做不來。這令我想起小學時代,曾和一名同學約在地鐵站的餅店等候,當時沒想起該站有兩間分店,所以出現一個在地底守候、一個在地面苦等的「電視劇橋段」。
溝通渠道多 親密感卻減
沒記錯的話,最終我們各自打電話到對方的家,經過兩家人傳達信息,最後順利見面。回想起來,覺得當時的自己很了不起,一來沒手機在身非常「瀟灑」,二來我們竟能牢記朋友家中的電話號碼。更匪夷所思的是,十多年後的今天,我還能背出那位小同學的電話號碼!
重溫我們這代的通訊模式變化,得出以下總結:小學執筆通信、打電話與同學聊天;中學寫電郵、ICQ,跟朋友以手機「煲粥」;大學轉用MSN、玩 Friendster,以短訊傳情;畢業後進入「人人都寫blog」、「天天更新Facebook」時代,不能上網好比世界末日……然而,溝通渠道愈多,親密感卻愈淡,一旦離開電腦世界,跟部份朋友甚至完全沒接觸,生死不相往還。
即使是不時「煲粥」的朋友,當對方關上手機,你還可找到他嗎?你是否擁有他家中的電話號碼?你知道他的住址嗎?那時候,你會驚覺,你和他之間,除了那八個數字、電郵和網址,對於他的一切,原來你一無所知。
唐希文
From 14/08/07 都市日報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