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區土地急漲擴廠業者覓地苦
自由時報-2013年12月24日 上午07:27
桃園、新北一年來急漲五成
台郡、大立光等大廠曾受害
〔自由時報記者林美芬、陳梅英/台北報導〕近年來工業區土地被炒高,根據業者調查,桃園及新北市的工業區土地一年來急漲約五成;使得真正有擴廠等土地需求的廠商,面臨地主漫天喊價、無地可用的窘境,大立光、台郡等大廠都曾是受害者。
業者分析,北部工業區土地已飽和,台商返台設廠也多鎖定新竹以北,形成一地難求。近年來最搶手的是桃園工業區,其中,中壢工業區土地由一坪十二萬至十五萬漲到二十萬上下;觀音工業區土地也從一坪不到十萬漲到約十五、十六萬元。
價格變動最快的則是五股(新北產業園區)及土城工業區,已到了「有行無市」的地步。業者指出,五股工業區土地交易新紀錄是一坪一二○萬元(五工路),廠房也高到一坪五十至六十萬元,這已是周邊新住宅建案、甚至是商業區的價格。
土城工業區自去年國泰標得太子汽車廠房、一坪飆到約三十八萬元,目前更被哄抬到四十萬元以上;賣方堅持這個價格,買方卻不願追價,市場反而凍住了。
工業區土地漲翻天,肥了投資客的荷包,真有土地需求的廠商,卻面臨無地可用的窘境;第一波響應「鮭魚返鄉」的全球最大手機鏡頭廠大立光便深受其害。
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曾在股東會後抱怨,為了尋找可以擴廠的土地,幾乎看遍全台灣。他說,國內蓋廠最大問題在於地主太多、太分散;尤其若要找超過二千坪的土地,難度非常高,因為有些地主會故意拉抬價格,不然就是出現釘子戶。
大立光的用地需求,最後是在台中市政府出面相助下才解決。
軟板廠台郡也是一例,台郡原本在崑山設廠,隨著中國生產成本上揚,有意返鄉投資;但台郡希望能在其高雄廠區附近找一塊十公頃的土地設置高階製程生產線,卻一樣不可得。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