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 妳突然便秘了
鼻塞有嚴重了些
不放心趕緊帶你去看羅醫師
很窩心的是..6年不見了 羅醫師依然記得妳外婆.......我
看著我抱著妳..驚訝而親切的寒喧著
然後仔細的診察..每一個仔細溫柔的動作都讓我默默感動在心
6年前 外婆是他女兒的導師
他當時緊張的寫了封信告訴我
他女兒是個過動兒..吃飯慢不會表達自己的情緒.人際關係讓他很擔憂
不過外婆可以確認的是
讓他更不放心的是..他女兒這個班 在開學之始..已經換了5個代課老師
我的加入 一開始也讓他擔憂..隨著良性的溝通.還有外婆對孩子的關愛用心
這個小兒科醫師 常常以行動大力支援班上各項課務
外婆當初和他結下這善緣..並不知道在日後 會讓妳受惠啊
羅醫師細心的診療 還有殷殷的安慰著妳擔心萬分的外婆 告訴我種種嬰幼兒的成長發展..還有狀況
他說妳好健康 不要我擔心妳..呵呵
他還說中了一句;
他說..帶一個孩子比帶一個班辛苦齁 外婆憨憨的笑 卻也開心的回答他..我甘願啊 羅醫師笑著點點頭..因為他能懂妳外婆愛孩子的心意
羅醫師還是給妳開了整腸藥水 仔細交代著 需要再服用..告訴我 嬰幼兒脹氣 鼻塞是正常的 不要我太擔心
說那是嬰兒初期的各種器官機能還沒發育完整...巴拉巴拉連串的指導著我這新手外婆
診療室外滿滿候診的人潮..也沒讓羅醫師怠慢了我們祖孫兩
外公每天不辭辛苦的幫你運動 按摩小肚肚..竟是希望讓你免於脹氣的疼痛沒想到 昨晚 妳還是發作了 妳人生第一次腸絞痛的考驗
妳媽媽小夜的科診裡有9個小寶貝要靠她照料 外婆也無法跟她求助
9點多 妳第一次因肚子痛號哭的淚水 絞痛了我跟外公的心
兩人幫你按摩 拍背..直立..餵藥水..熱敷...都無法解除妳ㄉ痛苦
只能隨著妳疼痛的號哭而焦急萬分...當我們決定綁著妳 直奔醫院掛急診時
妳竟然趴在我的胸前..睡著了
安安穩穩的睡著了 前後不到幾秒...妳在號哭中 突然的靜默
可是讓我跟外公 差點嚇出心臟病來啊
隨著兩人相視...茫然的苦笑著...........
以前妳媽也曾演出這樣的戲碼..讓我跟外公連夜直奔馬x醫院.......
歷歷在目....呵呵...那驚..那慌..那怕..那愁緒.......多摩熟悉啊
只不過現在多了分..擔待
更重責任的擔待
對妳..照顧完善 是應該的
不能有任何差池...不然怎對妳家爺奶 告罪呢
這第一次的震撼教育...讓你外婆 血壓恐又飆高
誰叫我啊..沒事這麼愛孩子咧
輕鬆快活的日子不過..
辭了工...棄了順心日子承受妳爺的誤解 妳姨的不捨.
擔下這不属於我的重任
呵呵 就像再遇羅醫師的善緣一樣
我更肯定 我這樣愛妳 是對的
嬰兒腸絞痛常見於一般兒科門診,常常令父母手足無措及神經緊張。到底什麼是嬰兒腸絞痛呢?在嬰兒未滿四個月之前,其腸壁的神經發育不成熟,所以造成腸道蠕動不規則,容易蠕動過快,糾結一起而導致痙攣疼痛。據統計有八%到四十五%的嬰兒都曾有得過嬰兒腸絞痛。其常見的症狀為腸道痙攣,腹部鼓脹,也就是「膨風」,而寶寶哭聲淒厲,非常躁動幾乎無法安撫。等到腸蠕動波消失,而有排氣才會緩解,寶寶才會舒緩。發作時間有二個高峰,約是傍晚四時至八時,以及半夜零時前後。
是不是嬰幼兒在半夜哭泣時就一定是腸絞痛呢?當然不是。父母必須先觀察寶寶是否有其他需求而哭泣,如肚子餓了、尿布濕了、鼻塞、環境溫度太冷或太熱,或是作夢,也有的寶寶是睡醒後想要有人抱或找人玩。如果都不是,才考慮是否為腸絞痛所引起的肚子痛了。
一旦是腸絞痛的發作,寶寶常以高分貝的哭聲及握拳踢腿的肢體動作表達,父母可以先用薄荷油塗抹腹部作按摩,使其排氣。也可使用溫毛巾熱敷腹部,緩和腸痙攣的情形。
在嬰兒飲食上,建議喝母奶。據研究統計,喝母奶的寶寶較不易有腸絞痛,因為牛奶蛋白可能會促使寶寶腸道不適應而加重症狀,當然哺餵母奶的母親也應注意不要攝取刺激性或易過敏性食物,如含咖啡因之飲料、牛奶及堅果類食物。若已經無法哺餵母乳,可能需要使用特殊嬰兒配方奶粉,此時可找兒科醫師幫忙診斷是否為牛奶蛋白過敏或是乳糖不耐症,來決定換適當的配方奶粉。
一般兒科醫師也會開立舒緩腸痙攣及幫助排氣的藥物給寶寶服用,大部分也可得一夜安眠。不過在診斷是否為腸絞痛以前,必須先排除腸套疊的可能性。所謂腸套疊是指腸子的前段套入後段的腸腔內,而產生腸黏膜腫脹及腸道阻塞。好發於二歲以下的小孩,症狀會有劇烈腹痛、兩腿蜷縮,哭過一陣就睡著,但沒隔多久,又再大哭,無法安撫。有些小孩會因腸黏膜壞死而解出像草莓醬的血便。這個腸套疊治療必須早期診斷及早治療,與腸絞痛的治療完全不同,要非常小心。
腸絞痛依程度輕重不同,有的孩子幾個禮拜後就自然解除,但有的必須奮鬥到六個月大以後,對父母而言真是痛苦難熬的經驗,由於嬰幼兒表達能力不足,父母親在帶孩子就醫前,一定要細心觀察腹痛持續的時間、疼痛的程度、餵食的狀況、排便的型態及有無伴隨其他症狀(如發燒),以提供給醫師作為診斷的重要參考,來改善孩子半夜啼哭的情形。
摘自小兒科 陳秀玲 主治醫師(小港院區)(92年12月)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