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雲臺》 這一齣韓國的災難片,未免太沒層次了。 頭半部份介紹每一個人物,後半部分海嘯來襲,自然是交代每一個人物的命運。 可是沒有哪一段故事是真正感人的(抑或是我投入不到呢?),是我太嚴格嗎?但我真的覺得這電影沒有層次,沒有緊張感,沒有深度。 非常一般的災難片。 該死的沒死,不該死的死了。 也許,命運就是如此吧。你永遠不知道甚麼是應該,甚麼是不該。 |
| 《死神傻了》 不知道是甚麼心理,當許多許多人給予這電影劣評時,我竟然會有興趣看它有多爛。 有些爛片我是無法忍受播到最後的,但這電影我卻一直沒有關機的衝動。 我明白其他人無法接受,大概是因為它完全沒有主題,劇情鬆散得很,就是講一個漫畫家在一天之中的離奇遭遇。他出現的地方都有人死於非命。 甚麼是非命?大概是無辜辜突然其來死了吧,可能是突然有人高空擲物,可能是跟一個陌生人吵架,可能是在大肆慶祝。 誰都不知道明天會遇上甚麼事,誰都不知道生命在甚麼時候完結。但原來,許多事情都能夠避免。 電影拍得很隨意,演員的演技也很不濟,許多場面也拖得太長,要彈的話還可以有許多,但真心講,我不覺得太差喎。也許一早預期是爛片吧。 |
| 《午夜靈異錄像》(Paranormal Activity) 不信邪果然是有後果的。 看之前朋友已一再提醒此電影超悶。 不是信不信的問題,但我還是看了。 我不怕悶,最多睡覺罷了(事實上亦睡了一點點),不過鏡頭搖晃,弄得我頭好暈。救命,仲有點作嘔添。下次咪搞。 連史提芬史匹堡亦說此片驚嚇度十足,我當然抱住一點期待,可是連所謂最精彩的最後一幕,亦不過如此。 有的說恐怖感來自生活感,誰都不知道晚上自己睡著以後會發生甚麼事,但看完之後我還是睡得很安穩。有些事情還是不要八卦為妙。 我只是想問,就算明知搬走沒有用,為甚麼他們堅持不關門睡覺呢? |
| 《飛越瘋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1975年的電影。 講述男主角為了逃避監獄的勞動,所以扮作精神病,他進入精神病院後,令原本平靜的精神病院起了很大變化。 精神病院的護士為這裏制定了一套嚴格的程序,所有病人的一舉一動都受到管制。對精神病患者來說一直沒甚麼,按指示行動就好了。可是男主角並非真的精神病患者,他對這一切都看不過眼。可是他“離經叛道”的行為卻令正常人頭痛不已,唯有使用非常手段。 問題是,我們是不是真的擁有支配別人的權力,包括自由、生存價值等等。擁有這樣的權力,又是不是代表我們可以為所欲為? 很經典的一齣電影,從一個瘋人院反映社會現實,越想越心寒。 |
| 《轟天黑幕》(Edge of Darkness) 嘻嘻,前段睡了好一會,往後就追不上劇情了。 故事講述一個警員接女兒回家後,女兒在他面前被殺,當大家都以為女兒做了他的替死鬼,但他卻發現女兒才是真正的目標。到底她為甚麼會惹來殺身之禍?他追查下去,卻越揭越黑暗。 老實說,我看得不太明白,也不能怪劇本,只是我開頭睡著了,而且我總是混淆電影中的三個配角,要不停問老公,這個是誰啊?那個呢?所以看不懂也是應該的。 然後我得出的結論是,太認真的電影我都會睡。反而爛片我看得越來越精神。 |
| 《聽說》 台灣的電影,就是有本事將宣傳聽障奧運會的電影也拍得好看。 清新愛情+深厚姊妹情+親情。感覺清新溫暖。值得一看。 電影中許多手語場面,幾乎超過一半,而且只以字幕表示手語意思,沒有刻意配音,更能突顯那個靜默世界。 那段愛情基本上就是一見傾情+熱烈追求+想愛不敢愛+誤會。過程雖然沒有甚麼大轉折,但許多地方也看得人窩心。還有那份深厚得令人動容的姊妹情,互相關心對方,真心為對方付出,不能割捨。 引用最後的旁白:夢想跟愛情一樣奇妙,不用聽不用說不用翻譯,自然能感受得到。 |
| 《老港正傳》 作為香港回歸十周年的電影,這一齣算是最差的了。 擦鞋擦到出晒面。角色不真實,回顧香港歷史部份也太過蜻蜓點水,完全不著邊際,於是整齣電影不知所謂,超級失敗。 |
| 《身嬌肉貴》 想笑下啫。 劉青雲拍笑片都OK,不過在這電影中最搶的竟然是杜汶澤。 有時,我們就是需要這些無無聊聊的電影,笑那些爛gag,然後所有內容都忘記了。 |
| 《模倣犯》 改編自宮部美幸的推理小說,小說被奉為經典,但我還沒看過。 看過原著的人,都對電影給予劣評。畢竟,要在兩小時內講述1400頁小說的內容是沒可能的。 而我既然沒看過原著,只看電影也看得津津有味。 先是一個少女突然失蹤,十個月後,一隻女性斷手和這個少女的手袋在公園被發現,兇手利用傳媒宣揚自己的罪行,發放多個女性被凌辱的照片,更主動找少女的外公……警方對這個變態兇手束手無策,但這時候疑犯卻死了…… 雖然說電影無法拍出原著小說的深度,但對我來說還是拍得不賴,不過那個結局可否不這麼誇張呢?看到那幕真兇無端端變成3D,個頭飛起然後爆炸變成灰,真係爆笑囉。 完全唔知想點。 除了那一幕,我沒有意見了。 |
| 《不敗雄心》(Invictus) 南非首任黑人總統曼德拉如何以欖球賽化解國家的種族積怨,激勵人心,精彩之作。 政治+運動,原本都不是我杯茶,但越看越有味道,到最後簡直看得十分激動。 故事講述坐了廿七年監的曼德拉成為南非第一任民選總統,黑人上場,白人都害怕報復。可是他上場的首要任務,就是化解種族衝突。但這是根深柢固的問題,該如何化解呢? 於是,他利用當時的世界杯欖球賽。儘管這是白人的玩意,黑人從來只有討厭的份兒,但是當這支弱隊奇蹟打入總決賽,所有南非人,不分黑白都為國家隊打氣…… 嗯,這樣寫出來好像沒甚麼吸引力,但相信我,這一齣電影真是精彩極了。 摩根費曼扮曼德拉簡直出神入化,形神俱似。 |
| 《第一誡》 鬼片+警匪片。 基本上都OK喎,個人認為好過《C+偵探》(因為我睡著了,這一齣沒有)。 故事講述余文樂在一次查案過程中揭發一宗連環殺童案,更因而殺了這個連環殺手,但由於過程中涉及靈異事件,他被上頭派去雜務科,專門處理古怪案件。他在雜務科的上司鄭伊健一開始就告訴他第一誡:這個世上是沒有鬼的。可是,越來越多解釋不到的靈異事件發生…… 劇情還算流暢,不過認真的話,有好多bug(例如他們無端端殺死被鬼上身的人,真的可以這麼容易解釋過去嗎?) 但這種神怪電影,又很難做到沒有bug喎。 |
| 《雌雄雙辣》 因為看到劉鎮偉+周星馳這個組合,所以即使從沒聽過這電影,我們還是買了來看。 真正的主角是吳君如,周星馳在很後期才出場。 警匪片,但不合理的地方太多,好笑的地方太少(幾乎沒有吧)。 |
| 《洪熙官》 原來我一直沒看過這電影。 對於武打片,從來不會主動去看。 這片由王晶執導,除了打之外,當然不少得笑位。 雖然不是瘋狂好笑(你能期望李連杰好笑嗎?),但熱熱鬧鬧就是了。 |
| 《我的大舊婚禮》(My Big Fat Greek Wedding) 之前看別人的評語一直說這電影很好笑,期望當然比較大。 結果,電影好看是好看,但好笑的地方不多囉。 故事簡單極了,就是一個生長在傳統希臘家庭的女孩,跟一個外國人戀上了。這對她的父親來說簡直晴天霹靂,他說甚麼也無法接受一個外國女婿啊。然而,男女主角真心相愛,多困難也要結成夫婦…… 電影企圖利用希臘的傳統作為笑點,但真的不是我想要的搞笑度。 雖然如此,電影帶出溫馨感覺,依然是一次愉快的觀影經驗。男主角這樣愛女主角,羨慕死多少女觀眾? |
| 《艋舺》 這電影在台灣火紅,我們剛巧在台灣旅行,也就看了,還要是到Gold Class的VIP戲院,坐的是飛機的頭等艙座位,超正。 說回電影,這是一齣黑幫電影,講述八十年代幾個年青人在黑幫混的日子。 我本來對這類電影沒甚麼興趣,但是有《命中注定我愛你》的阮經天,吸引力自然大增。 結果,電影比我預期的好看,雖然個人認為尾段有點拖長,但全片情懷統一,節奏鬆弛有度,拍黑幫片卻拍得這般文藝,大概只有台灣人才做到吧。 |
| 《72家租客》 過年選一齣好笑的賀歲片,似乎就只有這個選擇。 你會說,不是還有《花田囍事2010》嗎?但自從去年領教過《家有囍事2009》就對這個組合不帶任何期望了。先不說白痴劇情,但去年那齣戲令我笑的笑位只有兩個,這是完全不合格啊。 說回《72家租客》,本來也不抱甚麼期待,但卻令我開懷大笑。 劇情雖然不夠完整,都是堆堆砌砌,但笑料真的密集,而且群星拱照,任何一個茄喱啡也可能帶來驚喜,真的是每一個茄喱啡也不是茄喱啡。 今年賀歲片的首選。 |
| 《緣滿情人節》(Valentine’s Day) 原本說,單看這個排面已經非看不可。 由眾多明星主演的愛情片,很容易令人想起《真的戀愛了》(Love Actually),雖然說,我其實不覺得《真的戀愛了》真的很好看,但是如果要相比,《緣滿情人節》真的差很遠啊。 明星雖多,但有發揮的少之又少。 劇情沒有哪一段令人印象深刻,都是老掉了牙的劇情,而最大的問題出在節奏上,不知怎的,總覺得節奏很慢,不夠緊湊。 你可以說愛情片不用緊湊吧,但是當劇情不吸引,連節奏都出了問題時,唯一要看的,就真的剩下明星了。 |
| 《醉爆伴郎團》(The Hangover) 最快重看的喜劇。 DVD說是加長版,但不見得加長了很多喎。 第二次驚喜當然就沒有了,那正好可以細意欣賞各種荒謬事情的安排,一環扣一環,直至真相大白。 第二次看已經沒那麼好笑了,不過如果你還未看過而又喜歡看笑片,真的值得找來一看。 |
| 《色慾都市電影版》(Sex & The City) 我沒追看電視劇,只是曾經在電視台深夜播放時看過幾集。 幸好電影版在開頭迅速介紹四個女主角的經歷,總算有個底。 一個代表理智、一個代表感性、一個代表野性,一個代表率性。 雖然說女生可以對號入座,因而令這電視劇大紅,但是這四個女主角實在不夠漂亮啊。 故事延續電視劇的發展,拍拖十年的情侶要結婚,可是曾經兩次婚姻失敗的新郎臨時縮沙;將事業放在首位的妻子難以面對丈夫的偷食行為(BTW,我想問一個丈夫偷食,為甚麼要告訴妻子?除了是想令自己好過之外,根本是置地方感受於不顧。);野性的心最終難以躲在安逸的愛情之中,決定忠於自己享受的生活;太幸福的一個卻擔心幸福不是必然。 四個女人常常聚在一起聊天,最記得她們問對方上一次快樂是甚麼時候。一個回答說每一天,另一個說是六個月之前。 女人快樂不快樂,到底是由甚麼決定?女人不一定需要靠男人或愛情,但最少要懂得自愛吧。 |
| 《蜂蜜與四葉草》 圍繞五個大學生的青春逸事。 五個不同個性的人,徘徊於愛與夢想的苦惱之中。 電影拍得美,五個讀美術的大學生(不對,有一個是讀建築的,但也會素描啊),總是在畫畫、拉坯、雕塑,簡直是夢幻世界。 於是,連帶這班年青人的愛情都變得如夢似幻。 得到與得不到之間,帶著青春獨有的甜蜜與苦澀。回頭再看,每一秒都值得珍視。 |
| 《骨肉同謀》 我真不知道算不算看了這齣電影。 我明明從頭到尾看了一次,但因為翻譯問題,我不太明白劇情的發展。精彩的對白當然也感受不到。唉。 電影講述一個母親和弱智兒子相依為命,有一天弱智兒子被控謀殺,母親堅信兒子不可能殺人,可是警方愛理不理,律師只講金錢,她於是決定憑一己之力追查真兇…… 母親為兒子所做的一切,已經完全超出一個“人”所能承受的局限。 當他成為這個兒子的母親,她再不是任何人,而是一個“母親”,她必須保護他,她在尋求的不是真相,而是兒子的完好。 只要兒子安好,就算付出甚麼代價也在所不惜。 如此母愛,沉重得令人透不過氣來。 |
| 《麻雀變王妃》(The Prince & Me) 台灣愛將這類片譯做《麻雀變XX》。一看名字就明晒。(我在台灣買的,香港大概從來沒上映過吧) 一句講晒:一個志願做醫生的美國女大學生,遇到來美國讀書的丹麥王子。 以後會發生甚麼事,我不說你們都可以猜到吧。 雖然我認為這個愛耍樂的王子不可能一下子變得純情、深情(這部分的轉折比較牽強),但故事就必須這樣發展嘛。 浪漫元素當然少不得,那場王室出巡途中,拉女主角上馬一起出巡,好看。 久不久就要看看這類電影,滋潤失去了的童心。 |
| 《旺角監獄》 標榜王晶從影以來第一齣話題Cult片。 我不知道Cult在哪裏。 不過,電影我覺得OK好看喎。 故事講述張家輝17歲的時候替幫會殺人入獄,坐了近30年監終於獲得假釋,但他患上了精神分裂,經常看到17歲的自己。與此同時,幫會選新老大,張家輝這個幫會神話成為拉攏對象…… 電影拍得出奇地認真(其實王晶都可以認真的嘛,雖然我不明白開頭為甚麼要不斷玩鏡頭),張家輝+鮑起靜的母子情也有感人之處,結局卻難以自圓其說。 同一件事總有許多不同的版本,道聽途說難分真假,每個人都想保護自己,撒點小謊在所難免,反正沒有誰真的需要真相。 PS. 很高興看到《天水圍的日與夜》的演員一家團聚。(哈哈,三個主角都有出演這電影) |
| 《寡佬飛行日記》(Up in the Air) 好評如潮的一齣電影。 講述男主角的工作就是到不同的城市裁員,因此他一年有320天出差,目標是儲一千萬哩的飛行哩數。沒有固定的家,自問不需要與任何人扯上關係,包括家人。人生理念是丟棄一切,但人終究不是一個孤島,面對人生突如其來的兩個女性,他的價值觀開始動搖。 雖然沒有甚麼大上大落的情節,但對白幽默,劇情言之有物,又輕鬆又沉重,看完之後,細想自己的人生,有沒有意義也好,我們都不是一個人。 佐治古尼型到呢,雖然我相信他不可能憑此片奪得最佳男主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