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在以前的年代,重男輕女的家庭很多。我出生在80年代,我不知道是否算是一個傳統的家庭,但至少我父母都來自傳統的農村家庭
從小可以感受到做為女孩子的壓力,像是我父親曾跟我說「女孩子不用讀太高,趕快去工作賺錢卡實在」、「男孩子以後要養家,女孩子以後是要嫁掉的」、「女孩子以後可以靠身體賺錢就好」(我想我父親說的身體賺錢應該是做苦工的意思)
然後我媽也會有一些言語暗示我:「做女生跟家裡面分什麼財產」、「妳要多學做家事,這樣以後嫁出去才會幫夫家做事情」,然後我就問我媽:那為啥弟弟都不用做,我媽回我一句:「他以後有老婆幫他做」
曾經有一個面試官問我,妳父親要妳弟弟學歷讀高一點,卻希望妳快去工作,妳會不會不服?
當他這樣問我時,其實我想說,不會耶。可是嘴巴卻說,當然會阿
我大姊從高職開始就一直半工半讀賺生活費,自己繳學費,即便升到大專,依然如此。我姊幾乎不向父母親伸手拿錢,連自己背負的貸款,她也婉拒我父親幫忙
我媽卻非常引我大姊為傲,認為她是一個獨立的"女孩子"(會賺錢會養家又不會向家裡討錢),而我媽也常炫耀我弟,因為他擁有國立大學的碩士學歷(儘管他22年來從來沒有出去工作,一路上都栽培他讀書)
而我呢?
從18歲高中一畢業我就出去工作,重讀大學也刻意考夜間部,因為白天時間可以去上班
重考大學一年時間準備,省吃儉用以前工作的積蓄,父親每每看到我"窩"在家裡讀書不去工作,都會調侃我說:奧少年、米蟲、社會寄生蟲、等領兵單。最後補上,不要讀了拉,快去工作
以前做家事,母親只會叫我或我大姊,從不叫我弟弟去幫忙,有一次我很生氣說話大聲點:為什麼妳都不叫弟弟做!
母親一臉茫然得看著我:因為他要讀書啊,我不要給他後顧之憂(做家事)
國中青春期才明白父母培養弟弟的不公,常常罵爸爸重男輕女,然後媽媽就會著急在一旁解釋:無拉無啦!哪無!
父母頭一胎是女生,第二胎還是女生,到了第三胎才是弟弟
聽媽媽說,爸爸那時候高興的不得了!然後每天都怕唯一的兒子在醫院被人掉包
我還不是父母阿公阿嬤那年代的人,我阿嬤要給的祖產,只給我爸爸和叔叔,我大小姑姑想要還要不到(要,可以,花錢來買)
然後我媽媽那邊,我阿姨和我媽媽都不會要,她們認為我舅舅本來就"應得"的
我曾經問我媽,妳幹嘛不要外公的遺產啊?我媽說:查謀人跟後頭厝分蝦咪財產
記得我大姊結婚當天,姊夫牽了大姊進去禮車後,我媽隨即向外潑了一桶水
現在我大姊嫁了,我爸媽每天煩惱的不是公公婆婆有沒有虐待妳,而是妳到底有沒有幫忙夫家做家事,每次大姊回娘家,爸媽不免都會叮嚀:妳要多幫妳夫家做事情,不要讓人感覺我們都沒教妳。他們會覺得很沒面子
我想現在的新時代父母應該比較少會有重男輕女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