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景色優美,海運發達,向來是個令人稱羨的寶島。然而近年來,台灣經濟發達;大家努力的追求物質享受,對於生活環境中的人文歷史背景卻漠不關心。有文化價值的建物被任意的破壞、改建。前人的遺物,被隨意丟棄。甚至對法定的古蹟也不加珍惜、重視,只是一窩蜂的學習歐美的新風潮,缺少對先人足跡的關懷和體悟。令筆者甚是憂心。
所幸,台灣的古蹟界,有多位先進,爲維護古蹟文化的傳承而努力,令人欣慰。「讓好的古蹟不寂寞,使好的古蹟研究者不孤獨」,這是新時代青年應負起的責任,更是全民責無旁貸的義務,任誰也無法推諉。
風雲際會中,參訪了宜蘭的昭應宮(俗稱媽祖宮)年代久遠,清嘉慶年間創建,距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了,建築饒富特色,頗有歷史研究的價值。於是筆者對昭應宮伸出研究觸角,開始進行初步的資料蒐集工作,並向各方同好推薦。
昭應宮是一兼俱歷史教育功能的文化古蹟,至今已有許多學校學生前往戶外教學,這是十分值得鼓勵的。古蹟和教學結合,不僅使教學更活潑,也能在活動中,建立孩子的人文關懷素養,使我們的下一代更愛惜我們的家園,何樂而不為呢?
雖然台灣經濟發達;但文化建設絕不可忽視,因為富裕的物質享受;無法取代貧乏的精神生活,更別奢談建立均衡和諧發展的社會,唯有兩者齊頭並進才行。今天我們關懷昭應宮,努力發揮其文化教育功能,正是在為保存文化盡心力。古蹟的保存維護不只是政府的職責,更是全民共同的義務。
昭應宮,它的過往與宜蘭的歷史息息相關,並以建築之美及古物保留獨占鱉頭。創建以來,一直是人們的重要集會場所。有「讀報社」在此成立過,小孩嬉戲、大人聊天,闔家觀賞精彩的歌仔戲表演,政府在此貼佈公告,有時牆上也貼著各式特殊活動的文宣等,歷史文化悠久。
昭應宮,不只是一座兩百歲的古老建築,也不只是飄著裊裊香煙的三級古蹟,它陪著許多人成長,伴著宜蘭開發一路走來始終如一。今日幸有李乾朗作了一番調查研究,相信昭應宮能讓更多朋友知道和重視;令後代子孫永遠感動的。
古蹟是靜態、無言的,只有透過長期的紀錄與蒐集,努力的建檔與利用,才能豐富其歷史背景與文化意義,這方面李乾朗的心血和努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最後在這裡呼籲,古蹟維護是條漫長的路,唯有大家齊心協力重視,好的古績文化才得以保存、流傳,我們的後代子孫才懂得前人開拓的艱辛,進而飲水思源,知福惜福,擁有最佳的人文關懷態度。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