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9-16 16:52:36| 人氣4,34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死生為晝夜,順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納棺夫日記》觀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本書為日本最著名的「送行者」——青木新門先生,將其從事納棺工作三十年以來所遭遇的點點滴滴,以及從中所體會的,對生死的深刻體悟,透過詩人般溫柔而感性的筆調,一一呈現在讀者面前,所完成的最高傑作。跨越了生與死的界線,青木先生以佛陀般的慈悲,注視著每一位離去的往生者。對他而言,死亡並非終點,而是踏上與「不可思議之光」相遇的嶄新旅程的重要起點;生死並非對立,而是如同雨雪交融的「霙」一般,歷經數千萬年,永不分離的存在。站在離去與出發的交會點,青木先生以最敏銳的觀察,和最細膩的文筆,為我們這個重視「生」而忌諱「死」的社會,注入了一股發人省思的清流

 

作者:青木新門

譯者:蕭雲菁、

           韓憶如、

        廖怡雅

出版社:新雨

 

 


(按圖片可連結來源)

 作者簡介

       一九三七年出生於日本富山縣入善町。青木氏自早稻田大學輟學後,一度在富山市經營餐飲業,但卻不幸經營失敗而倒閉。後來,他在報紙上偶然看見一份徵人廣告,前往應徵之後,在因緣際會下成為了婚葬禮儀公司的成員,此後一直擔任禮儀師的工作,現任禮儀公司董事與監察人。除了身為禮儀師以外,青木氏也是詩人與文學家,著有詩集《雪原》,論文集《陽光灑落樹蔭的風景》等書。

 

       雖是題名為《納棺夫日記》,青木新門卻非以日記之手法寫作,使之全文讀來無有從事入殮師抱怨感,除了人們對於入殮師之「賤業」有所輕視之外。對於從事入殮師多年,並且閒暇之餘多方參詳佛典研究生死之議題有感而寫下此書而言,這本書無疑是提供了讀者一個對於生死概念養成的思考方式,也即人們日常所避諱的「死」。

        青木新門以一個入殮師多方接觸大體的經驗,從而對生命的思索,並將之紀錄而後創作,此書即是作者在書裡引導讀者放棄避諱「死」之禁忌,從而對生命有一翻新的認知。

       我以老莊的生死觀簡述,讀者不妨為之參詳。

何為生?何為死?

        老子在《道德經》七十六章提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生即是柔軟形體,此中可靈活行動;死即為僵硬屍體,既死,形體遂變僵硬、腐爛。

       莊子在〈養生主〉末段提到:「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雖然生命有將盡之期,卻也有新生命的傳承,世代交替。一個生命出生、成長、老死、又一個生命出生……此句意指生命是一個過程,既然是一個過程就有開頭和結尾。了解人會依循生、老、病、死之循後,莊子體悟只有活在當下。

何為生命?

       歷代以來,不乏有窺探生命或汲汲營營了解生命的意義為何,一旦人們只汲汲營營的思索生命的意義而忽略生命是甚麼,就猶有以管窺天之嫌。那麼,生命是甚麼?

        莊子在〈至樂〉篇第十八提到:

    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

    惠子曰:「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呼!」

    莊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慨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人且偃然寢於巨室,而我噭噭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1

       莊子的話語揭露了生命是從無到有,有到無,在生與死之間如此往復,生生不息。莊子了悟生之奧秘,生命躲不過生死之輪迴,於是在心境上也有所轉折,這是對人生的一種豁達。

何超越生死?

        作者有意在人之將死,死後何去何從之作討論。在《納棺夫日記》第三章〈光與生命〉中作者以佛教的觀點詮述。一般人認定的上帝、佛、神…等是『有形體』的,不過在作者過去閱讀宗教書的經驗裡,從淨土真宗的根本思想,也即日本親鸞大師主要著作《教行信証》中闡明:「佛祖乃是不可思議光如來,如來即是光。」這段文字明確的指出,佛是以不具形體的方式顯現,也就是一種後來作者在瀕死者安詳柔和的面容中所遇見的無法描述的不可思議的光,隨後作者描述這種光現象:「是理性無法理解的異次元現象,除了實際體驗以外,沒有其他理解的方法。」

       雖說佛祖乃是不可思議之光如來,和作者在瀕死者安詳柔和的面部所遇見的不可思議之光是相同,這就牽涉到佛教所謂的『迴向』。從淨土真宗的思想闡述中,親鸞大師發展出兩種迴向:一為往相;一為還相。將自己累積的善因迴向予佛祖是為往相;由佛祖發出的慈悲則為還相,此二種迴向同時運作即為光如來的本願2

       換言之,將自身修行領悟的信仰 (對於生靈萬物滿懷的感激之情)轉變為借神佛之力才可領悟的信仰,由迴向的方式與光如來相遇,人們對於生的執著會消失,對死的恐懼也會消失,這時已消滅了煩惱,則超越了生死,此時,心情會變的安詳與清靜,也就獲得了佛教所謂的涅槃,親鸞大師所認為的『死即佛』。

        不過,這樣的論點頗有爭議,一方面獲得部分佛教徒的認可,另一方面又為部分佛教徒所駁斥。持反對的一方認定的『正定聚』3需借修行而為。

       若是光靠念佛就可成為正定聚這也未然,主力在於自身對於修行的領悟,當然這是教派之間的癥結點,旁人無法置喙,我對於這些教義也不甚了然,故無法論斷,讀者自行評斷。

       雖是一種癥結點的論說,不過作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見解:人在生命的終點,無論執著或不執著勢必歸其根,此時,人們只有將心中對生的執著放開、對死的恐懼釋放才能達到老子所說的:「歸根曰靜,是曰復命…知常,容。…4


註釋:

1 莊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往問候。見莊子蹲坐門口,敲著瓦盆在唱歌。惠子說:「的妻子生前為你照顧家庭子女,如今年老去世,你不但不哭還敲瓦盆唱歌,真是過分!」莊子說:「你先聽我說,我妻子剛死時我哪能完全沒感觸呢?但後來想想:人本來是沒有生命,連形體也沒有,連氣也沒有…在若有若無之間的自然變化中,忽然有了氣,氣變化而有形體,形體變化而有了生命;現在我的妻子變化去世,就像春夏秋冬一樣自然,它已安息在大自然的臥室裡,如果我還大哭大鬧,那我就不通達自然的命理了,所以我不哭。」

2 指和人的意志與行為無關聯,只以如來的本願 (宇宙的真理)方式顯現的不可思議之光現象。

3 獲得領悟的菩薩。菩薩也就是得到可以成佛的保證者。

4 道德經第十六章:「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盡可能地使自己顯得虛若無有,盡可能地保持清靜,在事物波起雲湧似的事態演變中,我們可以因此而觀察它們的迴圈反復。事事物物雖然紛紜繁雜,但它們都可以歸結于它們的根本。歸結到根本它們就顯示出始終如一的清靜,這就叫做恢復到“本來”。懂得恢復“本來”就叫做達成了生存的恒常,懂得達到生存的恒常就叫做有明於道。不懂得達成生存的恒常而胡作非為,就會充滿凶險。懂得達成生存的恒常就能擁容裕如。能擁榮裕如就能得到眾人的擁戴,得到眾人的擁戴就可以統攝全局,統攝全局就可以像天一樣,像天一樣就可以進而像道一樣,可以永久存在,終身沒有危險。


台長: 李隱
人氣(4,34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