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好多有關台灣經濟或是年輕人起薪的文章,著實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台灣人終於不再是溫水裡的青蛙,憂的是這就是台灣的現況,畸形的經濟形態和薪資結構。
身邊其實也有好多的朋友現在正在澳洲打工,在新聞爆發之前我總和朋友討論,我覺得這樣的工作形態跟越南或泰國人來臺灣找工作有什麼不一樣?只是我也懷疑這種台灣能夠吸引外勞勞動的這種現象能維持多久,台灣提供這麼惡劣的工作環境給外國勞工,相較於澳洲歐洲等地的高薪資,台灣會不會最後人才走光,連勞動力也不願意留下。這些外國勞工追求更高的工作待遇,而台灣年輕人也是(好吧,這是題外話)。但我還是相信台灣年輕人不一樣,我們有更高的生活品味,有更好的生活格調,我相信還是有絕大部份的台灣年輕人的確是在澳洲真正的打工旅行,等到賺了一筆旅費就拍拍屁股跟老闆說『再見!老子要去遊山玩水了。』其實這種先進的觀念某種程度也代表了台灣人民的思想文化已經到了一個水準,我們想要的是高品質生活,我們要的是閱歷,我們有更寬闊的國際觀,我們要走入世界。
但另一部份的台灣年輕人也的確反應了我們社會的經濟現狀。沒錯,他們出走台灣出賣勞力,去做澳洲人不想做的工作,正如同那些越勞泰勞在台灣做的工作一般,正如同我在我家看到的這些越南勞工一樣。看完這些新聞,心中對於那些年輕人沒有像我們教育部長還是某次長那般不屑,說什麼到國外出賣勞力是浪費台灣教育資源,反而是心痛以及伴隨而來的沈重感受,這些坐領高薪的政府官員可不可以看看現在社會疾苦,可不可以真的為台灣做些什麼?可不可以想想台灣年輕人為什麼要出走?官方說法是:「接受挑戰」。一個國家一年出走一萬三千個年輕人出國挑戰,而這個數據還不停往上攀升,台灣同齡每屆年輕人也不過三十萬人,而這數字逐年遞減,你們放任台灣人就這樣出走,那台灣的產業怎麼辦?這十年來的鎖國政策,台灣已經變成人才出國最高的國家了,難道你們都不知道嗎?鄰近的香港,新加坡,用相對於當地較低的薪水聘請台灣高級人才到當地服務,台灣人為什麼會接受?因為比較起來,待遇還是相對於台灣好太多了。人才走了,人力走了,台灣剩什麼?
先不談十幾年前人均所得還在台灣後面的南韓,十多年後的今天,南韓年輕人起薪已經是台灣年輕人的三倍,台灣人的年均所得還停留在過去十多年前四五年級生的薪資水平,甚至更低。請問這幾年來台灣政府到底都在做什麼?不管是民進黨還是國民黨,到底都做了什麼?十年前我聽著大人們說著的新鮮人平均薪資,從十多年前的三萬五千元變成現在的兩萬兩千元,這種變態的薪資結構,你們這些四五年級生憑什麼說我們草莓族?台灣政府你們憑什麼說八年級生是水蜜桃族?這種壓榨人力的薪資,即使我們是芭樂族總有一天也會變成芭樂汁。
有些人說,看看國外薪資的同時,請看看他們的物價。既然如此,咱們就來簡單的聊聊吧。以在台灣工作的新鮮人為例,領的薪水是22K~28K,在歐洲旅遊的時候,我曾經問了一個在瑞士念書的朋友,他說他現在邊念書邊領的薪水,是正常薪資的八折,每個月收入大約2200~2500€,這大概是九到十萬台幣左右;一個台灣新鮮人在台北租一個套房,一個套房,每個月包含水電費一萬元跑不掉,這已經佔據了他的薪水1/3以上,而在瑞士蘇黎世的朋友每個月同樣租房子,不一樣的是他租的是公寓,一房一廳一廚一衛,每個月約兩萬四千元包含水電費,約是薪水的1/4。在歐美國家,以基礎的普通日常食物來說,的確消費是台灣的2~3倍沒錯,但若以中高階層的食物來說,就相去不遠了。以德國一般不錯的排餐館來說,我吃一份很不錯的排餐價位大約10~15€不等,約莫是台幣370NTD~800NTD的價位左右,其實跟我們一般週末假日和家人朋友上館子或餐廳吃的價位差不多,何況歐洲人也常常在家開伙。而這段時間我在歐洲看到的,除了吃的東西很明顯比較貴以外,很多的日用品卻是令人意外地便宜。在台灣看到的很多流行品牌服飾,在國外也都比台灣便宜,除了薪資結構畸形,台灣身為海島,本來就仰賴進出口,大多數的日用品早就跟歐美國家平行,甚至我們要負擔更多的運費和代理費用。簡單的講到這裡,並不是想要強調國外的薪水多高,而是薪資和消費稍微做個比較之後就可以清楚的看出在台灣生活的年輕人有多痛苦,跟歐美日國家比起來,我們扣掉生活必須花費之後剩下可儲蓄或是挪用的餘額相較之下少的可憐。當我告訴我的朋友我上一份工作的薪資時,我永遠忘不了他臉上那發自內心的詫異表情,而我告訴他的薪資還是我當年薪資最高的水準,我必須很老實的說,很幸運的我不是領22K,是比22K高出了幾倍。他以為台灣人民薪資水平或許是跟香港和新加坡差不多或是只是少一些。
台灣的生活水準其實雖然比不上歐美國家,但說實在也不算太差。畸形的薪資形態和經濟現況的確是壓倒台灣年輕人的最後一根稻草,台灣不應該這樣,台灣應該更好。也許當年的中小企業帶動了台灣迎向黃金年代,我不懂經濟,也不懂到底一個國家到底該以大企業為主還是以中小企業當道才好,我只希望台灣政府還給台灣人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我們需要更好的工作環境,我們需要更好的工作待遇,我們需要一起前進。
所以,我樂見看到台灣人民為了自己的權益挺身而出,不管是為了不合理的薪資待遇還是工作條件,為自己的權益發聲,讓政府看到人民的吶喊,有聲音,有討論,就有機會進步。我們已經不是沈默的一代,我們要發聲。
「物離鄉貴,人離鄉賤。」如果可以,我們都願意留在台灣,為台灣一起努力,誰願意出走他鄉,忍受外人異樣的眼光呢?請那些整天向媒體新聞說台灣沒那麼差的政府高官,真的替我們這些對於台灣仍抱持樂觀希望的市井小民做點什麼,真的讓我們感受到台灣又再一次動了起來,我還是相信,台灣一定會更好的。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