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5-08 03:22:57| 人氣1,49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Chanel Mobile Art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今天在公司翻了一些過去的簡報資料,對於那些璀璨耀眼的寶石,早就看得很膩,了不起偶而看看別的品牌最近在搞些什麼。最後我的眼光停最久的還是在Mobile Art的報導上。這才想起,我應該來記錄一下Mobile Art的!

(以下展館內圖片,皆摘自於網路上自由電子報、奇摩新聞,因為展館內禁止攝影)

首先,這個Mobile Art的創意起源來自於香奈兒經典包2.55,這款是由香奈兒女士於1955年2月發表問世,經典的元素包含菱格紋(源自馬術騎士的外套)、皮穿鍊(香奈兒女士想要將包包背在肩上),包包內層絕對是鮮明的對比色,方便女士們在包包裡找東西,最後,絕對不能忘的是,包包的夾層,是要放香奈兒女士的情人們寫來的情書。

這款包包對所有香奈兒迷,甚至所有全世界的女人來說,絕對是當代最重要的一件時尚產物。2008年Karl Lagerfeld和Zaha Hadid一起推動了這個流動藝術展,就是邀請了全世界的20位藝術家,一起從2.55包中找靈感。這20位的藝術家的作品,將會在兩年內做全球七個站的巡迴,首站香港,接著日本東京、紐約、洛杉磯、莫斯科、倫敦,最後回到2.55的起源—巴黎。

Zaha Hadid是目前建築界很夯的一個建築師,她是2004年普立茲克建築獎﹝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得主,普立茲克建築獎被尊譽為建築界的諾貝爾獎 ,所以,就可以知道這位Zaha Hadid女士地位有多崇高了吧!Zaha的作品充滿了前衛感,流線型的外觀,給人一種彷彿從外星降落的不真實感。Mobile Art的意思被稱做是行動藝術,但是放在Zaha的作品上,更像是一種流動的藝術。

(當然這張也是網路上的,我不可能租直昇機吧)

這次我可以算是專程飛去香港看這個展覽,幾乎公司裡的員工如果沒有特別的理由,幾乎每個人都專程飛了一趟香港,畢竟,我們大家應該都被香奈兒洗腦得很深吧!不只愛公司的產品,愛公司的文化、背景,更愛香奈兒女士啊!對於一個開創女人穿褲裝、及膝裙、皮包可以肩背的女性來說,她真的是法國廿世紀重要的人物。

2008年,20位藝術家,不限形式,自由的從2.55包做發想,這20位藝術家,其中也有一位藝術家來自台灣—林明弘。板橋林家的後代,卻善用過去古代阿嬷最常用的花布圖騰,將其以馬賽克磁磚的方式拼貼在地面。其實沒有解釋,光是去展場看,會只覺得是花花綠綠的地磚,但是看過他的解釋後,真的會愛上的他作品喔!
他說,這樣一格一格有如相機裡的每一格畫素,分開來看,看不出所以然,但是當無數小方格合在一起,卻又是這麼清晰。當透過相機看世界,以為靠得很近就可以看懂,但是實際上要放得很遠才看的清楚。

我很喜歡這個論調,到底是從相機裡還是眼睛裡看到的世界才是真實的呢?

看完台灣藝術家作品之後,還有一個印象深刻的作品,因為多半都是從菱格紋做起源,一位藝術家從皮穿鍊發想。包包加上鍊子,原本應該是讓女人拿著包包的時候可以更自由,但鍊子卻又彷彿是一種束縛。纏繞著女人,讓人有很深的想像空間,皮穿鍊纏繞著裸女、花蕊,是個很隱喻性慾味道的影片。

還有一個我個人覺得很殘忍的作品,但是又很喜歡。豬皮做的2.55包。
我想,就從完全藝術的觀點來看好了,不要從保護動物的觀點下去探討,不然藝術都不藝術了。

在豬隻的身上刺青,每過幾年當顏色褪去,還要補刺,當他們長大之後,以豬皮做成包包,包包上就有渾然天成的圖案。
我欣賞這個創意,但真的,非常的,真心覺得很不人道。但是有人說,這跟人刺青一樣啊。但我說,刺青的人是自己決定去刺青,豬可沒說牠想刺青,為什麼人們可以替牠們決定呢?

不過,我是不是只同情刺青?如果只是普通豬皮做成,我是不是又跟拿著牛皮包、小羊皮包時一樣麻木不仁了?

還有一個很特殊的是日本藝術家Soju Tao,他並不是策展人原先規劃邀請的藝術家,但原本那位藝術家因為抽不出時間,因此公開招募可以代替的人選。而這位Soju Tao也可能是因為這個關係,他的作品也來自於另外一個代替他的人。

他在路上尋找使用2.55包的人,買下對方的包包以及包包裡的所有東西,真實的呈現包包裡的物品。從包包裡的鏡子、日誌、口紅、手機、證件、捐血卡...等等,彷彿可以真實想像一個擁有這些東西的人。雖然看不見這個主人的樣子,卻可以從那些物品當中拼湊出個人的喜好、職業、年齡、背景...

很妙,很有想像空間。這個我也很愛。

不過還有更壓軸的在後面啦!這件作品可厲害囉!我問過的每個人,幾乎大家印象最深刻、最喜愛的都是這件來自阿根廷影像藝術家Leandro Erich的作品。
所有的人被帶到一個狹長黑暗的通道,面對著一個很像水窪的地面,地面反射出街道的倒影。

原本我以為那些窗戶、窗戶裡的人都只是電腦動畫,後來上網找了資料後才知道,原來這位影像藝術家他花了24小時的連續拍攝巴黎康朋街的街景,從白天到黑夜,剪輯出共四分鐘的影片。那是香奈兒女士當年的寓所。雖然我們看的只是一個水中的倒影,但是卻是真實的呈現那些生活在巴黎、生活在一個個透明窗戶背後的人生。

可能是開啟窗戶呼吸空氣的清晨,又或是夜晚兩人爭吵的剪影。原來在他的影像裡,巴黎是帶著一點點的憂鬱的啊!


白天的展覽館
夜晚的展覽館
是不是更像飛碟降落呢?

這次專程飛往香港,花了不少銀子,可是當我走出展覽館時,卻是非常、非常滿足。

雖然是由國際名牌發起,但這場展覽,不收門票,不做促銷,沒有Model,沒有產品。你可以不屑奢華、可以對時尚嗤之以鼻,甚至不認識Karl Lagerfeld和Zaha Hadid,不過你不能不說,這確實是一場非常盛大的藝術饗宴。

廣告時間:香港之後,下一站在東京。Chanel Mobile Art的網頁上,還可以實況轉播看到目前展覽館施工的進度。可惜網頁看不到任何作品的介紹,只有藝術家介紹。想要知道展覽內容的人,就只能去現場囉。

台長: kendra
人氣(1,49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