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ny每週寄來的電子報
每回的主題彷彿都是的提示
讓埋在焦頭爛耳中的我
恍如大悟
---------------------------------------------------------------------
文/陳瑩珍
日本人不喜歡油膩膩的感覺,因此,日本商人就研發出毫不油膩的止汗劑,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這造成了日本任一品牌的止汗劑都是清爽不膩的。
一位掌管亞洲市場的總裁告訴我,向日本人交代事情,對方說「聽懂了」,執行出來的效果,會比他預期的更好。同樣的專案,他叮嚀中國人,中國人也說「聽懂了」,結果卻是七折八扣的。
想像得出,這位總裁與日本人的共事心情,會較為信任、輕鬆無慮。但與中國人共事,聽到再多的「沒問題」,心情多少還是忐忑不安。
職場上,不管位階高低,我們都需要為事業加分的貴人,也會希望遠離為事業帶來減分與傷害的小人。
當身邊充滿了助你一臂之力,還能替你看得更遠更深的人,代表你貴人很多。
當周邊都是一群做完工作,還需要你花更多心力去收尾;甚至等著你犯錯以便公開這些糗事,設下陷阱讓你犯下大錯、工作不保的人,就表示你犯小人。
論命時,常會提示「多用幾年次的貴人,盡可能避免與幾年次的小人有太密切的合作」。這樣的解析,的確能幫當事人做事與用人時,發揮實際的加分效用。但有一項更突破的助力,是光分析命盤也無法幫上忙的,那就是當事者的包容度。
分析同事共事的吉凶時,有一種「好壞都進來」的現象,亦即該位同事兼具加分與減分的作用。
觀察很多人聽到分析後,會在第一時間搖頭不用這樣的同事。只有少數的人會斟酌怎樣巧妙運用這樣的下屬。
經驗告訴我,珍惜對方的加分與貢獻,但也直接和對方溝通他的缺點,請他改進,經過多次的提點,有時真的能使對方修正缺點,進而增加貢獻度。
當然,萬一對方「牛牽到北京還是牛」,還加劇成了「北京牛」時,在人才難尋的今天,至少還能用到對方的效能。
職場共事緣分,有時不是三年五載而已。如果在第一時間發現對方缺失,就提出要求、不斷地磨平彼此的疙瘩,會是比較減低對方負分的改善作法。
有些主管會讓自己帶著「下屬笨,我歹命」的心情走在職場路上,其實,最忐忑不安的受害者,還是自己。
(作者是元策公關行銷、matchwell麻雀餵了諮詢網負責人,網址:
http://www.matchwell.com.tw)
【2007/09/16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