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少上來更新,因為台長又找到了新的樂子。還有台長也另外設有blog,fb等虛擬空間,所以很自然地就瓜分了一部分會留在這裡敲打鍵盤的時間和空閒。
再加上為台長服務的小金(筆電)掛掉了,尚未找到好醫師。
_________________
近來台長為了新的目標,工作時候之外,除了回家抱枕頭呼呼大睡,就是藏身於吹冷氣不用花一毛錢的圖書館鬼混了;所以台長也真的化身為”三點一線”的人物了。(科科)
這三天以來,往往是自下班的時間開始呆在圖書館內,到閉館的時間才走人。台長真的是在努力做些正經的事情(做什麼?不要問,很恐怖)。不然以台長毛毛躁躁的個性,要長坐一個小時都很辛苦。以這樣的情況,呆在圖書館的時間稍微長了,開始就會有一些心得:
喔~坐在那美人好正點(流口水),看書的樣子好(知)性感~(亂入)
哇,這張桌子怎麼這樣髒~
又或是: xx,這張桌子的附燈怎麼不會亮!!sx(想翻桌)
^&*^...這麼吵,怎麼讓人專心~(瞪著隔壁翻書/擤鼻涕/手機響的傢伙)
諸如上面所說的心之小劇場幾乎天天都會上演。
直到今天,台長趁午休時間,溜進書店(這是台長每日三點之外的”第四點”,別想歪啊)。無意中,翻到了一本有趣的書:由漫遊者出版社、邱瑞鑾所著的《布朗修哪裡去了?:一個普通讀者的法式閱讀》。
作者是位在台中東海哲學系畢業,現在留法的人吧。(以此作者的名字去Goo一下,會出現的資料不少,在此就不贅言。畢竟它並非此文的重點:P)所以不管它,反正台長想說的是:這本書很有意思。它是以日記的方式去記錄作者每日到圖書館報到,所遇上的人事物和自己的一些感想。
法國浪不浪漫,這個台長還沒去過,所以不知道。(如果台灣的鴿糞掉下來是髒亂;那法國的鴿糞掉下來也一樣是髒東西,看不出這兩者之間的分別在何處)。這書只告訴台長:法國的消費高,更重要的是台長不會法文,所以語文嚴重的不通。
不過看到此書的近一百頁時,台長心有戚戚焉:那種圖書館特有的氣氛和味道,從此著的書頁上躍然而起,讓台長再次回想到自己呆在圖書館中的心情和處在眾書中那種特有的迷醉感,而欣喜若狂的快感-彷彿找到了自己靈魂中的那個聲音。每閱過一篇,嘴角不自禁地會帶起一抹笑意。
因為此書還沒被翻過一遍,不知道作者如何收尾。如果後面沒有出現太具有破壞性的內容或文字的話,加上台長有這筆預算的話,真的蠻想買一本回家收藏。畢竟此書不像那些賣得大紅的暢銷書之流,算是個小品,實在合台長的胃口之下,愈看愈像自己會喃喃自語的文集。所以送人不如送自己,尤其是在自己也真的非常喜歡的情況下。
下班後真想馬上就跑去”第四點”報到,把此書k掉。(心癢)
附上:http://mypaper.pchome.com.tw/zen/post/1280676095 (介紹得很棒)
後記:昨天的迫不及待已經成為了過去。
今天午休時間,就溜進書店,把此書k掉。
作者的中間和結尾部分都處理得跟前面一樣平穩,只是就是題材嚴肅、沉重,態度謹重了一些而已。也許喜歡翻一些輕小說或是不太接觸文學的讀者會被前百頁那種輕快的行文風格和筆觸吸引,可是到了中間部分就開始想打瞌睡或是直接不再翻閱下去。此書在後面部分主要就是說一些圖書館和文人的逸趣之事,和一些(法國好像比較多)文學作品當中的內容和作者本身的一些觀點和感想
當中有一篇是:圖書館(館員)和作家的關係,也許在此書中所列舉的例子不多,但仍不失為一個有趣的假設,留給人很多的想像空間。另外也有談到愛書人如作者曾到圖書館內服務的經歷-成為一名圖書館內的工作者和身為一名享受圖書館所提供服務的讀者當然是不一樣的事情,所以難怪作者對於成為一名圖書館管理員會幻滅得如此徹底。(笑)不過因為個人有幸在某個圖書館內打過一段時間的工,所以就有一些話想說:作者在圖書館擔任義工的時間若是再長一點(最少是一年,最長那就看個人造化了),本份的工作大部分都上手之後,就真的有機會去享受一些與書為伴的樂趣了。畢竟圖書館也許什麼都沒有,書籍倒是不缺,把工作處理好,處在四處都是書籍包圍的空間當中,真的沒有太多放空的清閒,隨手抓下一本書,讓文字佔據自己的所有思緒。(呵呵)
另外作者一直在書中的兩、三次詰問自己:看這麼多書有什麼用?
也許這也是旁人一直在問她的問題吧,個人猜想。事實上喜歡看書的人很多,相信大家會回應的答覆都不一樣。個人相信作者自己也已經有了本身的答案。當然,若是旁人這樣問,所得到的回應大概是:「每天看書沒用,那每天吃飯有用嗎?」想表達的就是,看書是跟每天吃飯一樣重要的事;再不然就說:「因為爽」。這也是後來作者愈來愈不會因為某天的心情不好就不會想上圖書館一樣,像一種癮或是癖好一樣。從一開始的意興闌珊、不得不為之,到後來的迫不及待、必定為之的那種心情一樣(除了星期日,因為那天作者會去的那間圖書館沒開)。再想一想好像閱讀或是圖書館自有一種魔力,像是一槐會放出異香的食人花,一步步地把人迷醉和吞噬掉...(科科,書中作者似乎是個推理控,而個人大概就是個恐怖/奇幻控)
另外就個個人的發現:作者從一開始基於半玩笑半戲謔地亂為人取代號,到後來的看到對方就感到親切和熟悉的心理,可以說是一種到上圖書館過生活的「內在化」了。(笑)同時作者自己也在唏噓自己一直埋首在書堆當中,外面的陽光和日常生活都被排擠掉了。(選擇書或是沒有書的人生議題讓我想起一本名為《紙房子裡的人》的書。)事實上,就算作者在正常和日常的生活中生活,也是一種排擠到「埋在書堆中」的生活啊。這就是一種取捨了,也許有不少人都做得到平衡兩者的生活,不過有更多的人就選擇了其中一邊的生活,尤其是那些以研究而不得不終日埋首於書堆中為職業的人,就真的成為一名「生活白癡」也不過份啊。
最後作者在書中的252頁(!)部分有提到一座法國十二世紀左右的修道院被改造為一座圖書館,而且只要願意付出一些錢就可以享受食宿的服務。個人一看到此處,一整個人心動不已...若是個人今生沒有其他的包袱、而且有一筆不少的積蓄(這個最重要),真的好想去到那個地方靜靜等待自己的那一天到來。(對了,去那之前還得先把法文學會才行啊,不然那些書再珍貴好看對不懂法文的人來說仍是一本又一本的天書~哈哈,真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