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hotox.pchome.com.tw/s10/keith412/2/124643160462)
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我們看得見嗎?
可是,現今社會卻將人生命的地位放得很低,老闆不斷的用盡各種方法欺壓僱員,以從中獲取最大的利益,人往往只是等同於「生產機器」,人活著彷彿便是為了「搵食」,以滿足自己的日常生活所需。
若是生命這般的寶貴,我們又應該是如何的運用呢?
現代人卻卻往用短暫的事物 (財富、事業、友情等) 換取永恆的生命;
現代人看重外表,不再著重內涵;我們現在所追求的都是為了滿足我們的外在需要 (寬敞家居、汽車代步、新穎手機家電等);
自己畢業的大學,香港城市大學,近來在其宣傳的廣告內提到「Join US to be Professional」,在在說明大學是為了培育社會需要的專業人士的外在知識,大學生畢業後能夠得到收入的保證,因為他們是專業人士來的。可是,大學豈不是應該一個對於人內涵培育的地方嗎?「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我們生命如何能被塑造呢?透過教會、神的話語;
但首要的事情是我們要去排毒,若然在生命裡仍有毒素的話,這將會是影響我們一生的事情,我們會失去永恆的生命,我們要將成長裡的過程裡所產生的毒素清除出來,我們的心田才能讓好種子種下,結出好果來;心田再不是只讓不同的荊棘生長,而令到我們的生命裡沒有那份自由和喜樂。
一個「俾出」的生命
徒20:35
我凡事給你們作榜樣,叫你們知道應當這樣勞苦,扶助軟弱的人,又當記念主耶穌的那句話:「施比受更為有福。」
這裡主耶穌教導我們的生命是要「俾出」,「施比受更為有福、扶助軟弱的人」;相對現時世界所提倡的「擁有」,我們要不斷的為自己積聚財富,在「俾出」和「擁有」之間,你會選擇那一種的生命呢?
我們要學習一個「俾出」的生命及不會別人比較。
龐大的財富 VS 沉重的地球
地球村內現時各人的生活已將地球20%的資源使用了;
現時在世界上有964人有100億元的身家,若果將他們的財富分給地球上各人,每人大約可得到$40,000 – 50,000;但若果除了這964人外,再加上其他人的財富後再進行平均分配,每人應該可以得到約$200,000;
今天的財富實在很多,可是,這個地球卻很可能的沒有那麼多的資源吧!這麼龐大的財富金錢很可能的只是出現在數字上而已、只是虛幻,因為在地球上根本沒有那麼多的資源讓大家消費,大家所擁有的金錢最後只可能是出現在存摺簿內,能否使用呢?卻不得而知了;
我們是否會用「真實」的一生去追求這些「虛幻」的財富呢?
你你擁有?今天的廣告所鼓吹的都是滿足人的慾望;
Nowism 迳 現在主義,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
現時社會上大力鼓吹每位年青人於退休時都應該有數百萬元的儲蓄,這樣我們於退休後的生活才能得到保障,但問題卻是:
燃燒的生命
人的呼吸的奇妙:人是呼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的;氧氣在人的身體內進行燃燒,因此變成二氧化碳而呼出體外;身體進行這個「燃燒」的過程才能得到能量;從呼吸的過程所看,人的生命其實應該是「燃燒」的,若我們的生命不去「燃燒」,我們便會失去生命,肉身的生命如是,屬靈的生命亦然;
流動的海
再看,「加利利海」和「死海」,「加利利海」是充滿著生氣的,亦是供應附近居住各人所需的一個海;相反,「死海」卻如其名,是「死」的,是沒有生命的;為何「加利利海」和「死海」存在著這般的分別呢?這便要從地理的角度去看了。「加利利海」是有著約旦河從南往北的連接著,約旦河不斷的為加利利海帶來村流不息的河水,而加利利海亦因此的成為不同生物的安居之地;相反,「死海」的海水卻只有的不斷被蒸發,我們渴望自己的生命如死海還是加利利海呢?我們願意如加利利海般的有生命及為別人帶來祝福及供應嗎?
啟示錄3:1
你要寫信給撒狄教會的使者,說:『那有神的七靈和七星的,說:我知道你的行為,按名你是活的,其實是死的。』
按名是活的,其實是死的,神給我們寶貴的生命,目的是要我們學習不斷的付出,因為生命若不是付出的話,我們的生命其實是「死」的,這不是神所想人的生命。
學習不斷付出的例子
1) 耳朵:聆聽別人的需要;(求主開我們的耳朵)
2) 嘴巴:稱讚別人、說能造就人的說話;
3) 手及腳:學習不同的服侍及參與神的工作;
4) 金錢:十一奉獻;可嘗試作較十一奉獻更多的信心奉獻,看看神的供應;
5) 向神求祂給我們恩賜而讓我們去付出;
6) 專注 + 決心 + 不惜代價。
文章定位:
人氣(194)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