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1-14 14:02:34| 人氣9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快樂是一個方向,而不是一個地方。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快樂是一個方向,而不是一個地方。學生的人生是走最適合他自己的路,而不是走別人眼中最好的路,只要方向是光明的、是美善的,是充滿愛與希望的,就是最好的路。這是我擔任教師刻骨銘心的歲月心情;我們身為師長者,常常口口聲聲愛學生、為學生好,其實我們是真正愛學生的嗎?以下(一)至(七)是我閱讀夏山學校後的教育省思,期盼每一個願意真正愛學生的老師,一起來思考、一起來努力,一起來為我們的教育志業、永續的希望工程,用心、用情、用真愛!
(一)優點:夏山學校最大的優點,就是給學生充分的發展空間,以及自由的成長氣息。故事:數年前,寒舍落成時,有人送一盆栽,這小數一直生長,以致盆栽無法容納,而且根本無法頂天立地,於是倒下了!因此,我去其盆栽,讓它在天然而開闊的前院空地上,任其自然地發展。結果這一年的成長速度,竟是之前數年的好幾倍,真是令人讚嘆!更令我思及:給學生充足的發展空間。上述為真實故事,大樹仍繼續在寒舍前自然生長茁壯。
(二)缺點:夏山學校過於強調自由,並且忽略學生將來要去面對多元化的社會、法治規範的社會。學生不可能一輩子待在夏山學校,學生更不可能不去接觸非夏山氣息的人、事、情。現實的社會,有其紀律、準則、倫理道德、規矩次序,有時候人們必須犧牲個人的自由,以維護社會的自由。夏山強調小我、忽略大我的不自覺教育,病因在於:過度重視行為上的自由,而輕視心靈上的自由。其實,心靈自由比行動自由更美好、更珍貴!舉例:尼爾批判聖經上說:畏神是智慧的開始。是心理病態的開始,因為加給學生任何樣式的恐懼都是有害的。其實,宗教的聖美善真,帶給人們心靈上的安謐、深邃、遼遠,是無遠弗界、也是自由心證,端看一個人自己如何去感受、去體驗。在我看來,畏神是指一個人要懂得尊重大自然、尊重歷史、尊重別人;畏神是指一個人要懂得謙卑為懷、時時反省、勤奮向上;切記: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其實,指的就是一個人的良心。
(三)省思:我們的社會是不是有太少的愛與太多的恨?我們的上一代與這一代是不是在仇恨與不自由的氣氛中長大?而我們竟然又把它們延續到下一代身上!身為師長的成年人們,是不是把自己無法達成的願望,都交給原本是天真活潑的學生,無論如何都要無條件去幫我們完成,只因為他們是學生?然而,學生卻痛苦地在做老師們希望的事情,難道這就是愛學生嗎?
(四)方向:你的孩子,並非是你的孩子,而是生命對自我之渴望,所孕育的孩子。他跟隨你,卻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他,你的愛,而並非你對他的思想、行為控制,你可以給他,身軀安居之處,但你絕藏置不住,孩子自主且獨特的靈魂!上述摘自:紀伯倫的先知。〗
(五)批判:尼爾強調他辦夏山唯一的目的是:使學校適應學生而非學生適應學校。但我認為一味地要求一切去適應學生,不但剝奪了學生將來適應環境的能力,同時也降低了學生忍受挫折的能力,這是我們應該深思與預防的。另外,尼爾說:愛的意義就是贊同學生的一切。但我認為並非贊同學生的一切,而是應該「瞭解」學生的一切,並且去引導他、支持他、鼓勵他,去圓他自己的夢、去追尋他自己的理想!我想若是一個學生能按照他自己的速度成長,並且去走最適合他自己的光明之路,想必他一定可以樂在其中、積極進取!
(六)衝擊:尼爾指出教室的牆壁像牢獄一樣,是如何限制了教師的視野,使他看不清楚教育的真義。如此一來,我們便只教育了學生的頭腦,卻忽略了極重要的感情領域。因此,讓學生學會去感覺,讓學生擁有感受能力,以及處理情感的能力,都是刻不容緩的。其實,不僅是知識與感情是在同一個世界,天下五花八門的林林總總都在同一個世界,我們怎能把它們分割!
(七)感想:台灣教育體制下的普遍現象:該遊戲、該開放的年紀,填鴨死讀書;該靜心、該用功的年紀,卻又玩瘋了!學生該玩的年紀,沒有自在的玩,原本應是天真活潑、想像創造的青春,卻被升學主義壓迫,以致失去自然的天賦。其實,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教育,比方說:學生在遊戲中,便可以學習等待、尊重、互助合作、檢討改進。並學習在成功時,擁抱喜悅也懂得謙遜;在失敗時也能容忍挫敗、接受事實、欲挫欲勇。更甚者,能懂得去將心比心、體貼別人或祝福別人。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生活經驗,唯有從做中學,才能真實感受,並且一直活在學生的心中。因此,學生不一定要待在夏山學校,才會快樂。因為快樂應該是一直活在孩子心中,因為快樂是一個方向,而不是一個地方。

台長: 高健和
人氣(95)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七彩虹橋通九霄 |
此分類下一篇:高健和寫給學生的真心話(刊於金山高中校刊流金山河)
此分類上一篇:那一天的陽光特別美(校園真實故事)

阿楨
人本主義:邏輯邪55/66 如了【文藝復興:邏輯邪30】所戲論:文藝復興的核心是人文主義/台灣教改的核心是人本主義/都根源於同一邏輯:個人享樂主義,便可知人本的快樂學習為何會沈淪如下:

  台灣教改運動除反國府及反升學主義之外,尚有源自西方教育史及教育哲學的背景。由西方的初中等教育,隨著社會發展,時而重個人重啟發、時而重團體重灌輸來看,凃爾幹的教育反映社會需要的看法是有其道理的。西方教育在文藝復興和理性主義之後,為反對教會控制下的教育,而強調生活需要的「唯實主義教育」及理性知識的「理性主義教育」,但二者顯然是以成人看法而非以兒童的觀點為出發點,於是盧梭在其反理性崇感性的哲學上,提出了影響後世裴斯泰洛齊、赫爾巴特、及福祿倍爾等浪漫主義或個人主義教育極深的教育觀。這種教育觀在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國家教育」興起時雖一度消淡,但之後無論在歐美或後進的東方皆重興甚至激進,台灣的人本教育風潮即是。

  美國的人文主義教育戰前便在反社會達爾文主義和反映資本主義等背景下,依杜威的教育哲學(教育即成長即生活)而發展出「進步主義教育協會」及「美國教育會」的教育觀:1.強調自然自由之發展。2.以興趣為學習之動因。3.教師非監督而是引導者。4.以科學方法研究兒童之發展。5.促進學校與社區合作,以實現真正的民主社會。此種教育觀雖遭多方批評:忽略了社會共同需要的知識道德、及導致知識普遍不足道德敗壞。 …………

  涅勒在其《當代教育思潮》的〈浪漫主義〉將根源於盧梭的「夏山學校」「開放教室」「自由學校」「反學校教育」等統稱為浪漫主義教育,批評有以下缺失:1.對教育作主觀的解釋。2.意圖改造社會但未深思其影響。3.其教育理想只能在特殊環境才有可能實現。4.可能將學習者局限於該特殊環境。5.無法讓學習者有充足的準備來面對社會。6.無法充分了解大多父母都希望學校對年輕人訓練道德和授予知識。7.忽略了一般學校生活所具有的團體性和趣味性。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9108799
2014-07-30 07:51:5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