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不堅,終不濟事。──宋代思想家朱熹
有一名和尚決定要西行取經,便與師父拜別。
「你打算甚麼時候動身呢?」師父問。「下個星期。」和尚恭敬地回答。
師父又問:「為甚麼是下星期?」「因為旅途遙遠,所以我託人製作了幾雙草鞋,下星期交貨之後,我就要動身了。」
師父低頭沉吟一會兒,說:「嗯,你的思慮很周密。不如這樣吧,也不用委託人做甚麼草鞋了,我來請信眾捐贈。」和尚覺得師父的建議很好,便答應了。
只是師父不知道告訴了多少人,當天竟有好幾十名信眾送來草鞋,一雙雙草鞋堆滿了禪房的一角。
隔天一早,有一名信眾帶來一把傘,表示要送給和尚。和尚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敢問施主,您為何要送傘來?」
「您的師父說您將要遠行,路上恐怕會遇上大雨,因此,問我能不能送把傘給您,我非常敬佩您的決心,便答應了。」和尚合十收下了傘,心中非常感念師父的細心。
但是,這天不只一個人送傘來,而是十個、二十個……到了晚上,他的禪房裡竟然堆了近五十把傘!
晚課過後,師父步入了他的禪房:「準備得怎麼樣呢?草鞋和傘夠了嗎?」「夠了夠了!」和尚指著堆在房間裡,像座小山似的鞋和傘:「太多了,我不可能全部帶著動身。」
「這怎麼行呢?」師父不以為然地說:「天有不測風雲,誰能料到你會走多少路、淋多少雨呢?萬一草鞋走穿了、傘丟了,又該怎麼辦呢?還是多帶一點,比較妥當。」「可是……」
「對了!」師父又說:「你一路上,一定會遇到不少溪流,明天開始,我請信眾捐舟,你也全部帶著吧……」
和尚這下子明白了師父的用心,他跪下來,恭敬地說:「師父,我明白了!弟子現在馬上就出發,甚麼也不帶!」
【心的體驗】
師父要告訴小和尚的是,西行成功與否,重要的不是身外之物完備與否,而是有沒有「決心」。
帶了過多的行李,負擔太重,必定無法遠行。真正的旅行如此,人生的旅行亦然!當我們心的負擔太重,有太多「放不下」,這些心的行李不也會造成負擔,讓我們無法邁出輕鬆的步履嗎?
拋卻多餘的煩惱,只帶著一顆堅定心向前邁進,就會以更快的速度達到目標。@
摘自 《人生就像下棋,真正的對手是自己》沙發書坊文化 提供
文章定位:
人氣(56)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