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6-19 22:42:50| 人氣80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臺灣入聯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不閃躲入聯問題

有幾個問題建議獨派朋友正面回應,沒什麼好閃躲的,其一是經濟的獨立自主、其次是戰爭的風險,最後是加入聯合國的問題。

很多人總是說:「建國了,還不是要面對中國作為常任理事國的否決權!」

很有趣的是,不管你支不支持獨立建國,其實同樣要面對這些風險/挑戰,但只有獨派總是被質疑,好像統一、維持現狀或華獨就沒這些問題似的。

在開始前先簡單說明,你是不是一個主權國家,並不取決於「是否被他國承認」,亦不取決於「是否被聯合國承認」。前者叫各別承認,後者叫集體承認,然而兩者都不是「因」;相反的,一般而言「取得國家地位」才是後兩者的「因」。

這邊簡單介紹加入聯合國的程序,從門檻區分,我們直接分成「要經過安理會」,以及「不經過安理會」。

【經過安理會者】

以「新國家」申請加入聯合國正式會員國,則程序上需經過安理會推薦(也就是會面對常任理事國的否決權)、後經大會2/3通過。這邊的情況有兩種,一個是以台灣申請,一個是以中華民國申請。

兩者面對同樣的門檻:安理會+大會2/3+主權國家的地位

而後者還多一個挑戰,也就是「一個中國」,並且這將直接產生讓台灣地位「內政化」的風險。

【不經過安理會者】

不經過安理會,而只要大會1/2通過的路徑有兩條:

1. 申請成為聯合國觀察員

a) 台灣 
 b) 中華民國
a) 台灣  b) 中華民國

2. 大會再議2758號決議,尋求ROC政府成為中國合法代表

在1. 的情形,申請成為觀察員需要通知秘書處,後並爭取到大會1/2成員國支持,就可以成為觀察員。

觀察員並不限主權國家,從政治實體(我們最常見的名字)到國際組織都可以申請,它雖然不能參與投票,但最重要的是可以在大會上發言,並且「可以坐在裡面」。

最貼近的例子就是巴勒斯坦,1974先成為觀察員實體→1988獨立建國→2012成為觀察員國(被普遍認為取得國家地位),時至今日,已經透過外交上的努力,取得超過135個國家的承認。

在2. 的情形,這邊不客氣地說:

「洗洗睡比較快。」

台灣確實要成為會員國或觀察員,在外交上都相當艱辛,但中華民國亦然,ROC政府想要無視當今「一個中國」的實踐,以及PRC作為中國合法政府的現實,真的是喝多了,這邊不贅論。(此外同樣有台灣地位內政化的問題)

【先成為主權國家,再想別的】

聯合國憲章寫得很清楚,要成為會員國,首先你得是「國家」,而台灣在國際法上最知名的,就是因為不曾表態想成為國家,而成為當今世上唯一完備國家條件,卻不是主權國家的「政治實體」。

無論如何,入聯、入國際組織,同樣要面對兩個挑戰:

政治現實
法律條件

然而多數台灣人總是只看見來自中國的壓力,卻從未思考我們根本在法律上不被認定是主權國家,根本不符合基本門檻,跟未成年吵著要進酒吧沒什麼不同。

【面對現實、面對法律現實】
 
前面的程序說明,意在介紹法律程序面的現實。

a) 如果想要現在就申請,你就只能走觀察員實體;

b) 如果你想迴避中國的否決權,你就「先」走觀察員實體,再累積國際上的外交支持,建國後擇機申請觀察員國→正式會員國;

c) 但如果你想直接當正式會員國,並且勇於挑戰中國,同樣是先自決建國再說。

不論哪一條路,最核心的概念有幾個:

台灣最終都要取得國家地位,成為主權國家;尋求更多國家實際的支持、創造支持建國的形勢,至少爭取到1/2,也就是約100個國家的支持。

最後,如果你還在執意:「改名有用嗎、有用嗎?」
這邊需要的是請你中文重修,因為這篇應該是夠白話了。


會員國:主權國家+安理會+大會2/3
觀察員國:主權國家+大會1/2
觀察員實體:大會1/2

台長: 何必生
人氣(808)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雜摭 |
此分類下一篇:華航罷工懶人包
此分類上一篇:鄭立談台灣與香港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