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9-13 17:07:00| 人氣10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灣與香港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最近看台灣的網路留言,有愈來愈反智的傾向,甚至洋洋自得,頗為張狂。日前陶大偉過世,許多人紛紛在新聞底下表露遺憾之情,偏就有幾個留言充斥驕傲不屑的口氣,死活都要扯到政治立場上。我發現這類不分輕重者常常都是很年輕的人,他們不識這些大家緬懷的新聞人物,也沒有興趣認識,甚至沒有對逝者起碼的尊重。這些人活在富足、看似很自由的台灣社會,卻也是個膚淺、沒有記憶、沒有規範和教養的台灣社會。

最近香港的反「國民教育」運動,更是讓我感嘆。這群運動的核心是一群香港中學生組成的「學民思潮」所號召,其中時常代表「學民思潮」對外發言的黃之鋒,口才便捷,思緒清晰,在一次和教師代表辯論「國民教育」的時候,不畏老師身分的強勢,提出的每個問題擲地有聲,搞得教師代表招架不住,竟拍桌喝斥,想要用老師的身分壓制,被香港輿論視作笑柄。如此大將風範,竟然只是一位十五歲的中學生。換算成台灣的學制,不過才國二國三。不要說是現在,就是我國中時期,我也想不起來有什麼同輩的人可以這樣思緒清晰、辯才無礙,而且敢在大是大非上表態。香港回歸十五年,愈來愈多港人認為這是失落的十五年,饒是如此,還能養出這樣的青年,這讓我深深感覺,香港的底子縱然在流失,可是其厚度仍然不可小覷。台灣自一九九七年以來,已經選了四任總統,被稱作是華人地區最民主自由的地方,可是我們有養出什麼思緒清晰、口齒伶俐,肯替政治議題發聲的中學生嗎?

而後反國民教育在政府總部集結,「學民思潮」的學生絕食,絕食行動不斷擴大,紛紛有家長、教師加入,到上週大遊行時,聲勢達到高峰。有香港記者將其比為2006年倒扁遊行。其實兩相比較,倒扁遊行實在遜色遠甚,當時倒扁群眾集結在凱道不久,就被「抹藍」成政黨對抗,而在九月十五日圍城那日,我想很多人心裡也有數,這個高潮之後,必然就不了了之,確實也如此。這跟香港現在「轉進」成大學生罷課,準備「長期抗戰」的狀態難以比擬。香港政治運動也許不如台灣頻繁,但在程度上毫不遜色。相較之下,台灣鄉愿之人儼然已經變成一股驚人的勢力,對任何想要訴諸政治運動的訴求都不屑嘲笑,用一種故作世故的心態反唇相譏,彷彿他們已經洞澈一切、超脫塵外。在我看來,這毋寧是港人所害怕「國民教育」教導下的後遺症,不是他們盲目崇信某種教條化的價值觀,而是以憤世或厭世的眼光目空一切,把所有政治訴求看成徒勞無功,間接成了縱容政府的幫兇。

是此,我忽然覺得,香港雖然身處憂患,但這或許正是「香港意識」真正覺醒之時。「國民教育」絕對不可能只是撤走算數,香港人也應該逐漸會體會到自己的日常作為,已經不可能脫離政治的範疇了。如此來看,台灣真正的問題,不在經濟停滯、不在失業率攀升,而是這個社會自二十一世紀以後,漸漸變成一灘死水。這是人心的沉淪,不是多賺幾元或多點成長率就能解決的。

台長: 何必生
人氣(10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時感 |
此分類下一篇:中日對抗
此分類上一篇:中國危機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