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營造最主要的推動精神在於「造人」,有好的人才協助推動,才能逐步的發展社區的環境改善及特色產業、文化的提昇及居民共識的凝聚,教育部自2005年起為了整合社區中各個組織的力量,發揮社造精神,由下而上的培養社區自主學習的人才及師資,提倡社區意識,特別整合各單位成立了社區學習體系的計畫,自今已邁入第四年,成功的發揮社區在地地力量,推展到台灣的各縣市中,桃園縣是發展比較緩慢的縣市,2007年才正式推動,先委由開南大學負責,因種種困難因素阻礙,最後縣府請我們協會負責協助推動,05年在摸索中成立,積極找尋社區伙伴組織,成立五個學習中心組織,辦理人才及師資培訓課程,成立網站,辦理社區各項資源調查,拜訪宜蘭蘭博家族,吸取宜蘭的社造經驗,經過一年的努力,成果良好,成績受到縣府的肯定,並在08年經由公開評選,再度的由本會負責辦理,為了提供參與的伙伴有更好的視野及經驗交流,特別辦理本次的屏東學習之旅,兩天的參訪讓我們收獲滿滿,站在巨人肩膀是最佳學習模
式之ㄧ,針對本次的參訪,個人有如下的學習心得分享:
一、 在屏東社區學習體系部份:
1. 公部門的支持是推動很重要的要件:屏東學習體系計畫,由副縣長擔任招集人,底下三組負責人均為各處室處長,承辦科擔任執行秘書角色,在行政協調及經費上實質的提出協助措施,各項活動均積極參與,是很重要的要件。
2. 專業的承辦的單位藍色東港溪保護協會:在地方擁有雄厚的社造及環境保護經驗,結合社區大學、非營利組織、在地社團等,逐年調整計劃及策略,培養人才,協助組織成立及發展,建立資料及制度,雖然位於南台灣,其思維及對家鄉的熱愛精神,讓人非常感動。
3. 社區大學積極的參與:屏東社大經過8年的發展,分成2所,毎一所負責的區域非常的遼闊,10幾個鄉鎮市,偏遠山地及漁村,需要投入的精神和人力資源非常的多,我們由簡報及對話中,可以發掘年輕人對自己家鄉的熱愛,積極的轉化成行動,和社區連結,以社區為辦學資源,其和學習體系緊密結合,開設系列免費及推廣性課程,藉由社大的平台,創造三贏的學習效果。
4. 行銷方法積極,內容活潑多元:學習體系,運用科學的方法,系統性的整理及累積相關經驗及知識,以學術的方式來表現,文、圖、表並列方式,呈現辦理成果,各項文宣品,圖文並茂,兼顧美學及宣傳意義,活動具有在地性及地方特色意義,非常值得學習。
二、 在旗山社區大學部份:
1. 位於偏僻鄉鎮,能發掘在地特色,逐期發展出自己經驗:旗山區社大包含9個鄉鎮市,大都為農業鄉鎮,定位清楚為全台第一個以農村為主的社大,積極發展農村在地特性,以地方資源為特色,結合在地文化及有機農業推廣為主,建立自己的品牌及經營特色,定位明確。
2. 毎年固定辦理大型全國性活動:藉活動推廣及認識美濃特色,旗山社大每年辦理黃蝶祭、農村發展研討會等大型活動,打響全國知名度,更藉由參與者彼此的腦力激盪,給工作人員及參與者提供寶貴學習經驗分享。
3. 系統性培養在地人才及師資,鼓勵年輕人返鄉發展:藉由農村生活體驗及大型活動的志工招募,鼓勵外出的原鄉子弟回鄉服務,由活動參與認識自己的家鄉,培養在地師資及人才。
4. 辦學在精在於特色,不是定位班級及參與人數的多寡:旗山社大9個鄉鎮市才招生60幾個班級,某些鄉鎮只有2-3個班級,對於城鄉差距及資源的平均使用有很大的疑慮,因此,突顯辦學特色,建立自有社大品牌,善用媒體行銷技巧,把特色及資源充分發揮,非常重要。
整體活動辦理部份:
本次的參訪活動,個人覺得有以下的優缺點檢討,在優點部份:
1. 整體活動規劃設計完善,參加人員都具有代表性,能代表各單位不同的學習特性,包含公部門、學習體性、社區、社大等單位,達參訪效果。
2. 參觀單位包含社區學習體系、社區大學、社區等,由簡報、雙向溝通對談等方式,活潑多元,事先規劃完善,手冊、講義及名牌製作完善。
3. 參訪氣氛良好,從早上0730出發至第二天晚上1030返回,毎個人均繳交心得報告,並製作成果報告書,對活動能檢討與建議,效果佳。
在缺點部份:
1. 公部門支持程度不足,未能派員參與,和屏東相較,縣長、科長均親自參與,此部份可加強。
2. 活動規劃時間較為緊湊,早出晚歸,如能調整為三天的行程,避免參與人員太過勞累,效果會更佳。
未來可積極調整部分:
1. 積極和公部門協調,取得彼此合作的信賴與共識,發掘推廣的實際問題點,邀請提昇参與層級,公部門支持才能有效整合各科室計畫,建構整體的學習體系系統,避免資源重覆及浪費。
2. 行政人員應積極參與各項公共事務的倡議,走入社區中,發掘社區潛在的問題,提出積極有效的對策,建立管理機制及資訊整合平台,讓經驗可傳承,並擔負起更多的責任與使命。
3. 結合社區大學和社區學習體系計畫,以學習體系協助社大免費性課程之開設,社大應積極結合社區,深耕社區文化,建立社大自有品牌及特色,深化課程,辦理全國性研討會或其他特色性活動,讓社大形象鮮明,和社區中才藝教室有明確的區隔。
4. 積極和社區連結,培養在地社區的各項人才,結合產學之訓練,讓訓用能合一,如導覽人員培訓、客家特色創意產業、有機蔬菜種植,傳統地方戲曲或文化之保留與傳承等課程。
5. 發揮網站行銷的功能,重視文宣包裝宣傳的特色,出版各項相關的出版品,建立社大的特色,讓行銷從平日的課程中積極的做起,口碑行銷、學員行銷等方式,讓社大更為扎根社區中。
社區學習體系計畫在桃園已進入第二年的時間,從學習中成長,在觀摩中
學習,藉由本次活動的舉行,學習他校的優點,「看看別人,想想自己」,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相信藉由本次的參訪活動,可以提升社區學習體系人員的能力,經由檢討、反省與審思,促進組織能力的再提升,桃園縣的學習體系計畫和社區大學都剛起步中,讓我們共同來努力加油,為在地的文化與社區打拼。
文章定位:
人氣(876) | 回應(1)|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