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本書的結局,在參與試讀的幾位書友們之間,引發了一場小討論,因為簡介所透露出來的訊息,會讓人預期這本書裡將會有推理、懸疑甚至驚悚等元素,事實上,在作者層層疊疊的鋪陳下,懸疑的氛圍自始至終瀰漫在整本書中,至於謎底,請恕Julin並不打算爆雷,只能說作者在虛虛實實間遊走的功力非常高竿。
既然礙於牽涉到結局,推理面的內容無法大大方方揭露,那麼,就從其他層面來談談《真實遊戲》,首先,書中女主角收到用打字機打出的信上,開頭的名字就是岱芬,而後又提到執導某部電影長片的導演,剛好也叫做岱芬,巧的是,女主角岱芬也是位作家,從性別、姓名到職業沒有和作者不一樣的,巧妙地模糊了虛實的界線。
其次,作者透過L與主角間的數次的對話,傳達並提出不少想法和主題,我們可以單純地把書中的主角當成虛構人物,L更是虛構中的虛構,但從某個角度來看,卻也能將之視為作者自我內心的對話,因為《真實遊戲》的呈現方式,關於深入個人隱私、幻影、意在言外等部分,似乎都和L跟主角對話所激發出來的,沒什麼差異。
“
妳審視這個世界的目光才應該是妳唯一的題材來源”
因應作家這個身分,書裡其實對於書的寫作題材來源、運用架構及產生的作用等等,做了一番剖析與探討,特別是在以真實事件為出發點,或純粹虛構、捏造這點上,然而以小說這樣的文體來看,即便是訴求取材自真實的事件,也不見得能完完全全與虛構劃清界線,換言之,究竟小說創作的重點該擺在何處,相信讀者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體會。
“
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殘留著當我們還是小孩或青少年時別人投注在我們身上的目光痕跡”
“所謂的我的成年人身上,留存的童年痕跡,該如何去解讀?”另外,關於童年或青少年時期的種種經驗,會在一個人的心理層面烙下什麼樣的印記、
帶來怎樣的影響,作者也借L的口闡述出來,那些岱芬所說的,L一針見血、切中要點的談話,更像是作者赤裸裸的自我剖析,即便如此,感覺上作者也沒打算要刻意隱瞞什麼,正因為不扭捏,反而讓人看不清虛實的分際。
將《真實遊戲》當成虛構的小說的也好,定位在自傳式的小說也罷,綜觀全書,總覺得作者意欲藉此書和讀者分享的觀點,數量上應該遠多於讀者原先的預期,也不僅僅只是簡介中陳述的那些,當這些不同的點串聯起來時,除了鋪陳出推理的線索,也將讀者推入自我內心的世界,去檢視關於人格的許多面。
然而無論是哪個觀點,若讀者把閱讀重心,擺放在弄清處哪個為虛、哪個為實或孰真孰假,不免會覺得混淆而不容易判斷,畢竟,在作者巧妙安排之下,不管怎麼看都已經很難瞧見虛實的界線,但假使可以不執著於此並跳脫出來,直視作者在虛實真假背後的用意,或許就能豁然開朗。
總之,如何能夠真正面對那些我們刻意加以隱藏的、不想提起、不欲人知的過往,關於從小到大的記憶以及所導致的情緒,哪怕是愧疚、憤怒、受傷、難過等等,並正視這些經歷對我們的影響,透過書寫或其他方式,釋放自己被禁錮的內心,打造出更正面、充滿希望的新生活,才是更重要的一件事。
【書籍介紹】
我躺在醫院,血液裡驗出了迷幻藥,
我被下毒了。
一切安排的天衣無縫,我卻無法證明……
溫柔、迷惑、模仿、控制,一步一步逼近……
她,會是下一個史蒂芬.金筆下的「安妮」?!
L就這樣進駐了我的生命,一步一步的蠱惑我。
我經常在想,是哪裡出現了破綻,導致我如此脆弱、易於滲入。
她是唯一知道這個秘密的人。只有她知道我寫不出東西,甚至連筆都拿不住。她不僅知道,還掩護我,成為我的分身。
很明顯的,L完全控制了我,我不確定我是否曾極力表達不滿。我多希望能說,我曾奮力抵抗,努力地掙脫控制。但是,我無話可說。我把自己交給L,因為當時她讓我覺得她是唯一能夠幫我走出地洞的人。
同時,一封一封匿名信威脅意味愈來愈濃厚……
會是她策劃並主導了一切?!……
【作者介紹】
岱芬.德薇岡(Delphine de Vigan)
法國中生代最受注目的小說家,生於一九六六年。三十五歲才創作第一本小說,當時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
二○○七年《諾與我》大獲成功,銷售四十萬冊並榮獲法國書商獎,被翻譯成二十多種語言。二○○九年,《地下時光》受到龔固爾文學獎評審之關注,為四部決選作品之一,而克拉科夫法國文化中心則將該部作品評為「波蘭之選」龔固爾獲獎小說。同年,法國「企業小說獎」也頒發給該作品,但是德薇岡未去領獎;次年,《地下時光》再獲法國科西嘉讀者獎。二○一一年夏天,《無以阻擋黑夜》蟬連法國書市排行榜,受到廣大讀者喜愛,囊括當年各大獎項,包括荷諾多高中生文學獎、法國書商獎、《ELLE》雜誌女性讀者票選冠軍,並極為罕見地同時晉入法國三大文學獎決選名單。
二○一五年眾所期待的《真實遊戲》出版,榮獲龔固爾高中生文學獎及荷諾多文學獎,並名列法國當季圖書銷售總榜第十三名,亞馬遜總榜第五名,即將由奧斯卡最佳導演羅曼波蘭斯基改編電影。
|
◎作者/岱芬.德薇岡 (Delphine de Vigan) 譯者/蔡孟貞 ◎頁數/388頁 ◎裝訂/平裝 ◎ISBN/9789869346863 ◎出版日/2016.12.1 ◎出版社/愛米粒 ◎叢書系列/虛構 ◎原文書名/ |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