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耀眼的囍字,看起來就超有喜氣的。
葉家大少,就是我的大弟,上週日剛舉辦完熱熱鬧鬧的婚宴。
葉家第一次的囍宴,在眾多鄉親父老的熱心幫忙下,順利完成。
因為是我們家第一次辦這種婚宴,爸媽沒經驗,更別說我們”這款不識世事”的年輕人了,兩天下來所耗費的體力,可能比爬合歡山北峰還要多幾百倍,我一點都沒騙人!
◎要送給女方的十二件禮,和女方的嫁妝—米糕。
前一天才趕回家裡,實在有夠不孝的,都沒幫到爸媽的忙,是該去面壁思過才對。不過還好有左鄰右舍那些叔叔伯伯、阿姨伯母的熱血和超強的行動力,讓我爸媽面臨這款第一次”娶媳婦”的大代誌,還不至於太手忙腳亂。
至於這給女方的十二件禮嘛!到底包含了哪12項,千萬別問我,我可是一點都不清楚。那天忙到什麼人叫我做什麼,我就乖乖的去做什麼!根本就沒有時間好好去問清楚,這要幹嘛?那要做什麼?
尤其是那些叔叔阿姨,雖然很熱血地幫忙我們家,嘴巴卻可直接了,一點放過我的意思都沒有,直嚷嚷著說:『接下來就換你了,好好看!好好學!』這句話就跟耳鳴一樣,在我耳朵裡繞了足足兩天,少說也不下35,168次吧!
◎婚宴前一天晚上,在我們家門口幫忙搓湯圓的婆婆媽媽們。
我不知道閩南人的習俗是什麼?不過客家人請客一定會多準備兩樣東西,那就是湯圓和粸粑。不是我亂蓋的喔!我們家準備的湯圓和粸粑,都是我們家這邊的鄉下人的純手工,好吃的不得了,沒有人比的上。(寫一寫差一點又要流口水了!)
前一天晚上,家附近的婆婆媽媽就來到我們家,準備明天一早宴客的湯圓。先將磨成米漿後結塊的米糰放進大不鏽鋼盆裡,然後加水努力搓揉增加彈性,接下來把米糰搓成條狀之後,摺小塊再慢慢搓圓。這就是湯圓的製作過程啦!
◎白色的湯圓可以加色粉染色,變成粉紅色還真的很吸引吃它的食慾。
看見一顆顆的湯圓越堆越多,心裡也莫名跟著興奮了起來。為了讓湯圓更好看,通常還會加一點色素,染成透亮的粉紅色,看起來會不會讓你食指大動呢!不過現在還吃不得,要等到第二天客人來之前,才能下鍋煮成鹹湯圓和甜湯圓。甜湯圓讓新娘子”呷滴滴”,鹹湯圓讓客人開開胃囉!
◎早上換粸粑上場囉!
第二天一早,又有更多的婆婆媽媽們加入葉家囍事現場,這是換成製作”粸粑”!那些婆婆媽媽們自動自發地精神真的是讓人覺得很窩心…
◎好吃粸粑的製作過程。
前一晚蒸熟的在來米(應該是吧!)用機器又打又揉的變成了在來米糰。經過一晚時間的放涼之後,就可以開始製作粸粑了!
以前人家都是用筷子來製作粸粑,現在有更聰明的方法,就是拿手扒雞的手套直接用捏的。超有彈性的在來米糰(左上),拉起來還挺費力的。抓出一小團之後,再用食指和拇指擠出約略半個拳頭大小的小米糰(左下),放在磨好的花生粉上,就算大功告成。
因為這些粸粑,除了讓早來的賓客消磨時間順便墊墊肚子以外,還有一部分是那十分勤勞的老媽要送給賓客的啦!為了方便大家拿,就先把粸粑分裝在透明塑膠盒內,真是想得有夠周到。
◎辦桌的帳棚,台客風就是這樣來的。
這次葉家囍事是在家門前辦的,就是辦桌、也叫流水席。
五彩的帳棚頂在頭上,除了防曬還不用怕下雨。那紅、那藍或黃的色彩,映在眼底是不是很有復古的味道。雖然這場喜宴是現在進行式,但我相信這樣台台的帳棚以後一定是越來越少見了。
◎新娘禮車來了,右邊就是新娘新郎。
霹靂啪拉的鞭炮聲響起,就知道新娘禮車已經到家了!不過身為姑嫂的我,按照習俗是不能見新娘的,必須等到新娘真的進門了(就是進到新房之後),才可以見面的。所以這一路上新娘怎麼從外面進到新房裡的,我一概不知。反正不必知道這麼多,等到那天我可能要親自上陣了,自然會有一堆叔叔伯伯阿姨伯母面授機宜,根本不需要瞎操心!
◎吃辦桌囉…
新娘進門之後,宴席就差不多開始了!在五彩台客的帳棚下吃飯,很多都市人可能連體驗的機會都沒有,不用太注重餐桌禮儀,只要張大嘴大口吃飯;不需要穿著綁手綁腳的緊身禮服,只要端莊得體,每個人都可以是帥哥美女。吃飯皇帝大嘛!太正式,連味覺的享受可能都要大打折扣,那多划不來!這可是有包紅包才吃得到的平民大餐耶!
當然為了讓場子不要冷掉了,歌舞團也少不了。還好我們家規規矩矩的,沒有太多”點”讓人肖想,不然連我都不敢出門招呼客人。
◎新人和雙方父母拜謝大家!
接下來就是常見的例行公式啦!像是證婚人、主婚人連番上場說說話,新人和雙方父母上台感謝大家一同分享喜悅,新人到每桌去敬酒…
整場婚宴就是一整個忙碌,讓人覺得好累,不過鄉下地方滿滿的人情味,實在是讓我超級感動、也無敵溫暖,希望這樣的濃濃人味,還可以一直持續下去…
◎其他更多的照片請到
http://www.flickr.com/photos/juliaya123/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