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手中金錫,振開地獄之門,掌上明珠,光攝大千世界。
智慧音裏,吉祥雲中,為閻浮提苦眾生,作大證明功德主。
大悲大願,大聖大慈,本尊地藏菩薩摩訶薩。
**************************************************************
我從小都沒有特別的宗教信仰,家裡雖有拜拜,但是對於「信仰」感覺是很模糊的,佛教經文更是一問三不知。碰巧之前有一個同事修密宗,跟她聊天時多少都會聽到一些相關的事,但我毫無概念,只記得她說過地藏經很長,唸一部要好久......因為不懂,也不知道一部長的經跟一部短的經差距有多少?所以當時聽完也沒有感覺。
2006年的某一天,媽媽突然打電話跟我說,她經人介紹去某個寺,那裡有一位
老師主要請的神明是觀世音菩薩,義工性質讓人家問事情......好了,過程不重要,重要的是從那天起我跟媽媽有了一個很大的回家作業──就是我和她要一起共同完成(((((1200部地藏經))))),我聽到時還算冷靜的跟我媽說:喔!好啦!你都答應了,我就幫你唸一下吧!可是,當我第一次拿起地藏經來讀誦時......心中真是有千百個OS,怎麼那麼長啦!好像永遠唸不完,都快累死了。(菩薩請原諒我的無知且無禮)
一轉眼......已經快要邁入2008年了,媽媽的進度已經300多次,而我仍以龜速前進,有時候也不免想抱怨一下,為什麼我第一次唸經就要唸那麼長的經呢?應該先來個短的適應一下嘛!要循序漸進啊!在這經過一年半的過程中,我不是那麼認真每天讀經,但我慢慢有了一個感覺~~我一直以為是我在幫媽媽分擔這個功課,可是實際上,也許是媽媽在幫我分擔這個功課,我卻渾然不知感謝。每次當我怠惰了,媽媽總是會剛好問我:你最近有在讀經嗎?你讀多少了?然後我又乖乖再拿起經文繼續龜速前進。
最近我發現自己內心對地藏經的渴望,當我心情煩躁時我會想去讀經,若是我太久沒讀,我會自發性的督促自己。不知不覺中,地藏經成為我一種心靈上的依歸。
我一直很喜歡郝明義寫的「那一百零八天」最後的一段話~~
「祝願每個人都能找到他的宗教信仰。
平時與你人生信念相結合的宗教信仰。
關鍵時刻,不惜粉身碎骨也要堅持的宗教信仰。
你的信仰,會聆聽你。」
第一次在電視上聽到他講出這段話就覺得非常動人,我們現代人都過於速食,不管任何事情都要馬上見到成效,我們卻不檢討我們是不是發自內心?我們是不是全然信賴?這是不是真的是我要的?我們應該先從自身的淨化開始才能夠讓自己與神溝通的管道漸漸流暢。
我們見到現在的〝果〞卻忘記了從前的〝因〞,寬恕與懺悔,也只是用字的差別而已。不論是什麼經典,當我們持續的信賴,最終我們會在其中找到答案。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