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凌晨的折騰..
痛苦的在七點起床準備上山..
吃完昨天準備麵包..
再帶著中午的麵包..
(怎麼有種很慘的感覺..)
一行人就愉快的往太平山前去..
然後不知不覺車子就變成我在開了..
記得上次開山路是在關仔嶺..
那真的是差太多了..
太平山又陡峭又有坍方..
不過還是不錯玩就是了..
可惜好景不長..
過了入山口後沒多久..
才發現油可能不夠到山上再下山..
於是沒多久三個人就被丟在入山口..
另外兩個下山加油..
入山口乍看一點都不起眼..
從車上來看..
除了售票口跟前面的停車場..
幾乎是空無一物..
沒想到才等了沒多久..
就發現令人驚豔的事..
約莫是幾十隻甚至上百隻的蝴蝶..
居然就在售票亭的後方歇息飛舞..
而且種類至少五種以上..
興奮之餘拿起單眼相機狂拍..
就這樣一路跟著蝴蝶跑了幾十公尺..
耳邊突然傳來流水聲..
好奇地往高地一站..
發現旁邊竟是一條大溪流..
而小群的蝴蝶彷彿隨著溪流滑行著..
真的想不到..
一心想去黃蝶翠谷之類的地方看蝴蝶..
卻意外地在這裡發現新天地..
等我繞完一圈回到同學身邊..
他們還是坐在那等待..
只是等待..
歷經兩次上山還有幾個危險路段..
總算是到了翠峰湖前的步道..
從入口到翠峰湖..
整個路面都鋪了相當平整的木片..
說有多醜就有多醜..
為什麼都來到山上了..
還要接受愚蠢的人為污染呢..
帶著略受影響的心情走到湖邊..
當時天氣正晴朗..
真的就是標準的湖光山色..
還蠻美的..
只是對剛看過雪山的人來說..
感覺好像就差了一點..
也許是太容易的因素吧..
欣賞一陣子後開始享用麵包大餐..
聊著聊著天突然就暗了些..
緊接著..
一大片霧氣瞬間籠罩整個湖面..
順著山風的吹拂..
翠峰湖也就跟著若隱若現..
那是變化到難以形容的特別..
逗留許久之後..
終於踏上太平山的第一個像樣步道..
可惜沿途風景普通..
除了一面山壁岩石解理不錯外..
就只有山溝裡的大蝌蚪比較吸引人..
(應該是蟾蜍的幼苗吧..)
花了一個多小時來回..
接著往太平山管理處前進..
結果到的時候..
呃..
一場超大雨就這樣困住我們..
末了只好摸著鼻子下山..
還車前心有不甘的先去羅東運動公園走走..
就從踏進去之後到出來..
甚至到現在..
我都還埋怨著台南市政府..
為何宜蘭可以做的這麼好..
那簡直可以當風景區了..
遠處是山近有流水..
滿滿的草皮與樹林..
真的是很棒的環境..
看著小孩子在那戲水..
我都想衝下去了..
比較深入後..
是一潭潭的湖水..
這大概是唯一的缺點吧..
湖裡的鯉魚實在養太多了..
當我們把飼料丟下去時..
妳根本就看不到水面..
沒錯..
就是滿滿的魚翻騰在一起..
心裡不禁想著..
就靠遊客的餵食真的吃的飽嗎..
離開羅東運動公園還有個插曲..
那是我們剛好走到山坡處..
而隔壁是羅東棒球場..
一眼望去..
咦..
黃澄澄的耶..
果然是兄弟的比賽..
說時遲那時快..
一把抓過相機想要拍幾張紀念..
這時相機的主人說..
幫你換長鏡頭啦..
這樣可以拍遠一點..
等我拍完之後..
才想起早上追逐蝴蝶的愚蠢..
人果然是不能沒有常識..
好險只有我自己偷笑自己..

等交完車再坐火車到蘇澳..
已經是晚上七點半了..
終於我擔心的問題浮現了..
果然找不到地方住..
離車站比較近的唯一民宿已經客滿..
老闆很好心的說有一間通舖給我們..
一行人疲憊上了二樓看到房間..
那真的只有傻眼兩個字..
眼前是一間KTV室..
不要說浴室了..
就連個廁所也要到外面上..
地上擺的當然是沙發不是床..
與外廳相接是整片的落地玻璃..
現在是要來個楚門秀嗎..
還是蘇澳欠動物園是吧..
一臉奸商的老闆說要幫我們換床墊..
一個人收三百五就好..
想當然爾頭也不回的走人..
唉..
商人跟在地人實在是差太多了..
等我們拖著行李找到落腳處..
已經是九點了..
而且實在是沒得選擇了..
才選了間破舊的金X大飯店..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
也管不了床的旁邊就是蟻窩..
將就的就住一晚..
接著外出找了間要關門的海產店..
四個人屠殺了一千一的海產..
這頓飯吃的說有多快就有多快..
原因無他..
因為整間店的服務生就坐在隔壁桌..
等我們吃完下班..
吃飽喝足後當然要泡泡當地有名的冷泉..
哪知大家一陣慵懶..
最後只有兩個人去泡..
突然間有那種跟到老人團的錯覺..
呼..
好想停止敲鍵盤了..
又怕Prat3不知要拖多久就算了..
還是衝完吧..
隔天一早他們就找著了天下第一泉之類的石牌..
證明來過沒泡的蘇澳冷泉..
接下來我們總算有了行程..
因為昨晚我實在受不了..
把今天的時間做個安排..
按計畫的租了三輛機車..
加了三十塊的油..
往第一站豆腐岬出發..
接著是附近的埤南沙灘..
啥..
要我形容喔..
總之就是碧海藍天..
旁邊多幾尊巨大岩石..
偶而天空飛過幾架漢光演習的軍機..
還不錯啦..
反正我看到海就瘋了..

之後的一站就很搞笑了..
按著來過宜蘭的人的印象..
我想尋找一個滿是小白石的溪邊或海邊..
而地圖上就只有白米甕合乎條件..
再說剛好那邊還有個木屐文化館..
大家就跟盲目跟我走了..
騎阿騎著..
兩旁完全不像有水的跡象..
偶而還有幾輛砂石車與攪拌車經過..
慢慢的又多了幾座砂石場還是石灰廠的..
路上不用說都是白茫茫的風沙了..
總之..
最後我體認到這裡不可能有潔白的石頭了..
有的只是灰白色的石灰石罷了..
但木屐館還是要去啦..
我們就像全聯福利中心的廣告一樣..
到木屐館問木屐館在哪裡..
真是有夠"丟恥"了..
(這到底是誰先用的詞啊..)
進去後二話不說就先來支冰棒..
然後裡面的阿姨就很熱心為我們介紹..
除了白米甕地名的由來..
還有幾雙比較特別的木屐..
像是西施的舞屐還有謝靈運的謝公屐等..
原來..
這地方三面環山..
又盛產石灰石..
從高處看就像米甕一般..
故有這樣的地名..
由於盛產石灰..
所以在日據時代便是一堆石灰廠..
在日軍高壓統治下..
當地人只能趁月光摸黑上山..
砍下江某樹得樹幹來偷製木屐..
而江某樹的台語發音有點像公母樹的感覺..
當然這只是我自己猜測的..
不過由於多年的砍伐..
現在所做的木屐材料..
都是從加拿大進口材質相近的木頭..
哈哈..
阿姨我有認真聽哦..
都過一個禮拜多了還記得..
說真的..
本來我還擔心這裡台語會不會通..
原來擔心是多餘的啦..
阿姨真的超親切的..
她們都是社區裡的居民..
晚上來學藝做木屐的彩繪..
像是電燒或上廣告顏料..
而白天就是當導覽..
真的很令我敬重呢..
當然我在那邊留了個紀念品..
那是猜謎得來的小木板做成的腳板..
本人沒什麼藝術天分..
畫了一隻不像飛鼠的飛鼠..
反正我來過..
也認真去了解這兒的文化與一切..
比去其他風景區多了點意義..
離開了白米甕..
也離開有著美麗海岸線的蘇澳..
剩下的是此次宜蘭行的最後行程..
宜蘭童玩節..
也是這兩個鐘頭我曬紅了..
現在還在脫皮..
另外也證實這真的是老人團..
還有..
這三百五的門票真是不值得..
穿著還微濕的短褲與拖鞋..
一身台客裝扮準備離開羅東..
就在羅東火車站發生一件憾事..
就是陪我上雪山的包包陣亡了..
然後..
沒有然後了..
我是JS..
在宜蘭為妳做淺出報導..
js.2006.7.31.0124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