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 中國時報 演唱會觀後
記者趙雅芬/特稿
五月天的「Final Final Home」演唱會,刷新了台北小巨蛋開館以來的
售票速度。這一方面是這兩場的票價比其他演唱會來得低,另一方面,這
也顯現了一鼓年輕族群熱情相挺「五月天」的龐大力量。
觀察五月天的歌迷,很容易發現他們有著不可思議的「膜拜情操」。這
些喜歡五月天的年輕人,很明顯的不是那種盲目崇拜的追星族,他們多半
裝扮正規,不作怪不搗亂,甚至透露著新一代文藝少女或知青的味道。
有趣的是,進入五月天有如「誓師大會」的演唱會,這些效忠者的情緒
反應,卻遠比參加造勢晚會的選民還激昂,比投入布道大會還虔誠,台上
和台下貫穿相同信仰,讓旁觀者深處其中,都不得不Orz!
跟台灣許多草根性搖滾樂團的表演比起來,五月天演唱會的舞台和配備
,絕對是華麗且精緻的,這是作為「偶像級搖滾樂團」的幸運之處,也是
樂團延續光芒必要的搭配與手段。
「Final Final Home」的焰火特效多到令人咋舌,那座垂吊在半空中的
舞台,也夠新奇炫目,但相信不少人對於那首在全場漆黑中想起的「瘋狂
世界」印象深刻,在那整場少有的幽暗寧靜中,五月天的音樂更加純粹清
澈。
主唱阿信仍是演唱會主軸核心,也是精神領袖。阿信看起來像斯文書生
,但爆發力驚人,掌控力一流,他幾乎沒間斷的全場飛奔,即使蒼白的臉
但爆出了青筋,還是有如統帥般指揮全場節奏與律動。當他在吶喊中高喊
五月天的信念「很單純的相信一件事,很用力的作一個夢」,很難不推崇
他是深悟群眾運動的佼佼者。
阿信在舞台上的嗓音表現,向來是音樂圈的觀察重點,這次演唱上,他
歌聲一就有少許的不穩定性。說實話,我不覺得這是多麼扣分的表現,這
樣說並不代表聆聽五月天就該降低標準,而是搖滾樂團的現場表演,最該
講究的是整場氣氛和High度,若是主唱的生現有小瑕疵,只能說不夠完美
,但也不必太過強調或放大。當年我聽U2演唱會,「鐵嗓」Bono聲嘶力竭
中也有小突槌,但誰在乎?照樣朝聖照樣high。
炎炎夏夜,五月天唱翻了天,台上台下一起經歷超過4小時的拼鬥。演
唱會尾聲,當阿信正要唸出一長串感謝名單,台下那群歌迷發出了有些不
耐的長音「喔~」,而阿信也立刻回敬「喔什麼?」,這麼直接而不矯作
的對話,還真是不曾出現在那些「熟齡層」的演唱會裡呢。
來聽五月天的演唱會,耳朵可能會聾,雙腿恐怕會麻,那又怎樣呢?青
春正好啊!
7/25 民生報
記者王祖壽
進場的時候,葛姐滿面春風,以一種「丈母娘看女婿」的滿意語氣說:「他們〔五月天)一定要我說,這是小巨蛋最棒的演唱會」。
這話撒嬌的成份居多,葛姐轉戰演唱會市場,重新找到發光發熱的綜藝舞台,歌手每個手心手背都是肉,當然不可能公開這麼說,但從中對照「五月天」台上台下深諳操控情緒的語言與節奏,人氣其來有自,畢竟能兜得閱人無數的「綜藝之母」如此開心,除了票房進帳,還得有幾分慧黠與赤子之心。
多少同期的創作樂團龍困淺灘,「五月天」的成功就在這裡,保有創作的態度,詞曲卻能貼近現代人心,而在大江南北一場接一場直接面對群眾的歷練裡,學會了怎樣攬住人心,包括言語的互動與氣氛的掌控。
靈魂人物阿信不用說,「恆星的恆心」暗場叫大家拿出手機,全場觀眾席乍看真有如滿天星斗,效果比燈光更令人驚艷。怪獸、瑪莎與琴師助手的一段從感性到突梯的反比告白,生動有趣。阿信在進入尾聲營造逐步升高的情緒,帶動全場呼喊時一句:「我們把小巨蛋屋頂掀翻,讓下禮拜小姿姿變露天演唱會好不好?」,結合小巨蛋流程的幽默更是神來之筆。
360度環繞全場的步道舞台,使「五月天」的出場與觀眾互動,有了更見靈活的配置,經常出其不意,甚至跑百米一般狂high,這是營造今次演唱會氣氛重要的關鍵。儘管第一場阿信的音質、高音引發討論,但第二場仍維持水準,如果比照「五月天」早期較為青澀的演唱會,阿信的整體表現是往成熟的方向邁進的,這就是Live演唱會的迷人之處。
但是,可惜的是,受限於小巨蛋的設計,即使五月天演唱會也未能做到香港「紅磡」的四面台,這是小巨蛋腹地不夠為了座位數目舞台依舊受限的悲哀,五月天演唱會舞台區全部都是站票,即使看台區的觀眾也都變成站著,雖然與型態有關,但除了多出屋頂,與露天的體育場何異?小巨蛋的觀賞品質與台北的演唱會文化,仍有待提昇。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