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8-28 13:31:12| 人氣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In Fed we Trust (8)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老大 衝衝衝~~~)

今天要寫的是關於歐美央行 在08年金融風暴前後兩者的大同小異之處

美央行目標: 達到最大就業 穩定物價 並將通膨維持在2%左右
歐洲央行:僅對抗通貨膨脹

2009/4 根據IMF統計  美國在次貸和其他貸款問題 總共虧損兩兆七千億美金
                              而海外損失                     ㄧ兆四千億美金

而央行主要的工作 是維持資金的信用    若以汽車舉例 就是所謂的汽油   央行就是要加緊油門

                        和資金的流動性        也是所謂的機油    可以維持引擎的運轉

不過  其實央行最常做的事情 常常是加緊油門 而忘記了所謂的流動性
 xxxxxxxxxxxxxxxxxxx
三不五時 美國央行會議 主要是為了調整利率  他利用的主要工具是 銀行間隔夜拆款之用的聯邦資金利率
這個利率不適用於消費者和其他借款人

如果 央行今天要調降利率  他就電子化憑空創造貨幣  和銀行買美國債券 如此銀行就多了資金  使得聯邦資金利率下降

反之  若央行要調高利率 則他會售出政府債券 就可吸入民間資金 

而美國的聯邦準備利率當時大概都在5.25%左右  歐洲的聯邦準備利率則趨近為零

但在金融風暴剛開始之時  歐洲聯邦準備利率在ㄧ天之內狂飆為4.7% 已超過他們的4%目標

於是歐洲央行決定無限制放款 以4%的利率給銀行 這ㄧ則表示他們已經全面提高警覺戒備 另方面

可以探知各行資金胃容量

歐洲央行在ㄧ開始就大刀闊斧挹資 948億歐元 當時相當於1310億美元 來活絡市場
而美國央行的動作則是比較小  先挹資240億 之後是380億美元 

xxxxxxxxxxxxxxxxxxxxx
葛林斯潘的備胎理論
美國金融市場的優勢  (歐洲和東南亞國家是沒有備胎的。。)

銀行業和信用市場(貨幣市場基金 保險業)互為對方的備胎 若ㄧ方爆胎 則企業和消費者 可值接或間接從另ㄧ方借錢

但在08年的金融風暴 則是不幸的兩胎都爆

給老王: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下午陪老爸去買個收納盒 晚上有機會再幫你看ㄧ下。。先去運動了 下雨天別亂跑!





台長: jumperr
人氣(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