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8-16 21:18:45| 人氣1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In Fed we Trust (6)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謬想的年代(下)-大恐慌的四個原因

ㄧ 聯準會讓利率降的過低過久
當科技泡沫爆破 經濟疲軟  央行為避免經濟衰退 開始降低利率

2011年 利率還有6.5%  同年911時 利率已降到3.5% 年底 降到1.75% 是四十五年新低
之後到2004年六月 甚至只有1%

之後開始緩慢的反向調升 約莫每六個星期 上升0.25%
 在2005/5 利率是3%
 2006/2     4.5%

 利率低的好處是  投資人越賭越大 甘願高風險換高報酬(Reaching for yield)

 且此時的高風險證券的融資利率 比上最安全國庫券利率 是利差很小 又稱為風險貼水(Risk Premium)

聯準會認為 維持低利率政策
目的是  維持經濟成長 避免商品和勞務價格疲軟 不想約束房價和股價

但問題是在2004年調高利率後  長期利率卻無法走高


二  聯準會看到房屋市場泡沫化卻未採取行動

葛林斯班自豪他懂房屋價格  他知道美國人將房子當成ATM 再融資當現金使用
但他認為 美國房市不像銅料市場  只是國內市場 自此不可能全國泡沫化 

但央行解讀房市訊號錯誤  因為他們認為他很難分辨這到底是短暫泡沫  還是價格穩定上揚
因此不樂意調高利率來遏止市場泡沫

三 聯準會先誤於不曾警告次貸逐漸形成問題 再誤於不願使用全力來限縮次級房貸

先聊聊央行的工作:
調降利率
放款給銀行
監控銀行是否違反誠信貸款法
有權制止過於浮濫的抵押貸款

但很多次級房貸是由非聯準會監管的銀行承作 而是銀行轉投資的消費性金融機構承作 超越了央行的監管範圍

四 葛老太相信市場和玩家 以為他們會為了自身利益會自行監管市場秩序
這就不加贅述 但葛老ㄧ直相信自由經濟
就如在風暴之後 他說了ㄧ句話“我吃驚的是 自由經濟在過去四十年來都ㄧ直運作的非常成功 但他現在的失靈令我訝異“


李小姐:呼~~休息ㄧ下 之後上場的受柏南克先生啦

台長: jumperr
人氣(1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