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詩 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為汁。(註一)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註二)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註三)
出處《世說新語-文學》(註四)
註一:
漉,濾也。菽,豆類的泛稱。
用豆子作羹湯,煮好了便把豆子濾掉,留下湯水。
我家老師喜歡蘿蔔湯,只喝湯不吃蘿蔔,頗具古風。
註二:
萁,齊聲,指豆莖。釜,烹煮用的食器。
豆莖在鍋子下燒的劈啪響,豆子在鍋子裡哭的稀哩嘩。
豆子感到難過,但豆莖卻覺得很燃,
應該是因為對存在的過程或終點抱持著不同的看法。
註三:
豆子和豆莖都是來自同一叢豆藤,
為什麼要如此急迫的互相傷害呢?
異性戀和其他性傾向者都屬於人類社會的一部份,
為什麼總是覺得對方不是人呢?
豆子至少是圓的,不認得長成豆莖的長條形兄弟,
還算得上情有可原,人應該都長得差不多吧?
只好繼續做很燃的豆莖,把圓形的豆子兄弟們熬成湯,
濾掉的豆渣和燒盡的豆灰,最後依然會有相同的歸處,
讓我們都享受這個過程,徹底地燃或者盡情地翻滾吧。
註四:
《世說新語》
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
由南朝宋的劉義慶與門下食客共同編撰而成。
全書分上、中、下三卷,收千餘則文章,
並依內容分三十六類。
各篇文章長短有極大落差,足見志人小說隨手而記的特性。
因記述隨興,其考據與內容真實性多有所疑,
未盡考究,不可輕信。
原文:
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
「煮豆池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
*此事正史無所載,可能為偽。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