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蓮說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
可愛者甚蕃(蕃通繁)
晉陶淵明獨愛菊(註一)
自李唐來 世人盛愛牡丹(註二)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註三)
香遠益清 亭亭靜植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 花之隱逸者也(註四)
牡丹 花之富貴者也(見註二)
蓮 花之君子者也(見註三)
噫 菊之愛 陶後鮮有聞
蓮之愛 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愛 宜乎眾矣
註一:
晉代陶淵明經常將菊融入其創作的詩文中,
如《飲酒詩二十首》中的「採菊東籬下」、「菊解制頹齡」,
又如《歸去來辭》中的「三徑就荒,松菊猶存。」等;
故言陶淵明甚愛菊!
陶淵明生於東晉末年的落沒官宦世家,
曾出仕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建威參軍和彭澤縣令等職,
後以「不為五斗米折腰」為由,
於東晉安帝義熙二年致仕歸田,
直至劉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
此間二十餘年為陶淵明創作最豐的時期,
故陶淵明的詩文作品多半含有隱逸、遊於世外的意涵。
陶淵明的詩文於其時並不受重視,
如劉勰所著的《文心雕龍》便對陶淵明隻字未提,
而魏嶸編作《詩品》亦僅將陶詩列於中品,
唯有昭明太子對陶淵明青眼有加,
使陶淵明成為《昭明文選》中收錄詩文較多的作者之一。
直到唐代以後,陶淵明的田園隱逸詩才開始受到重視,
並對之後的詩人造成相當大的影響,
其中宋代詩人蘇軾便對陶淵明有很高的評價,並著有一百零九首和陶詩。
註二:
唐代《神農本草經》譽牡丹為花王,
又有武后醉酒令百花齊放,惟牡丹不從的逸聞典故,
因此牡丹有高貴、富貴和華麗等象徵意涵。
註三:
蓮花立出水面的花莖外表筆直而內為中空,
一莖一花、一莖一葉,無旁生蔓藤細枝,
故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並引申為君子立身處世的行為模式,
守聖人之道,意念通達,乃至言行端正無瑕。
註四:
禮記:「季秋之月,菊有黃華。」
菊為秋季的花卉,而秋季時春夏百花已謝,
不與百花爭豔,是故有謙遜、隱逸的意涵;
又晉代陶淵明甚愛菊,以物喻人,借人比物,
兩相得益而隱於世外之意更盛。
補充:
蓮與荷,異名而同;
蓮與睡蓮,相似而異。
蓮/荷,睡蓮科蓮屬;
睡蓮,睡蓮科睡蓮屬。
蓮/荷,花葉之莖挺水而立,不因水位高低變化。
睡蓮,花葉之莖浮水而生,隨水位高低浮沉。
又兩者於子房的結構有所差異,但筆者駑鈍,不知差之何異。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