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1-20 21:23:38| 人氣13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豪將》後記:這是一篇關於戰爭的論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由執筆那天算起,《豪將》已經寫了五年有多,其間因工務、感情、身體的問題,斷斷續續,我知道這為讀者帶來很大程度上的不便,我想除了說一句抱歉外,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把此書寫得更好一點。

  《豪將》第一輯終於完結了,之後便正式進入群雄割據局面,伏揚的向國、驍暢的傀國、北猛的北國,再加上其他或大或小的國家,將爆發連場激戰。每每想起一些構思了經年的戰役,身心都極之亢奮,或許我本身已經相當投入《豪將》的世界。然而,《豪將》第二輯暫不會印製成書,但不要失望,它將會在網絡發表,詳情可留意振然其他出品。《豪將》第二輯雖然暫不能成書,但我的其他作品仍會一一印製,包括聞聲已久的《浩然一劍》、《十五少》等等,這些都是武俠中短篇,相信更適合讀者的口味。

  談起讀者的口味,我希望在這裏跟大家分享一下創作的樂趣。《豪將》本來是一本流行小說,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它卻是一本拒絕讀者的小說,古怪的人名、非真實的國家、太過真實的打鬥等都與一般武俠小說的風格迥異。這並非我的能力所限,不能把故事放在中國的正統歷史之中,而是希望讀者能擺脫固有的地域和國家觀念,以更宏大的氣度接觸世界。錦侯與突擊小隊一段,正好是平日新聞報道中的亂軍或游擊隊,我們總會問:他們為甚麼要選擇戰鬥呢?人們渴望和平之際,他們卻挑起事端,難道真的是利慾薰心嗎?我想這根本就是人生存的基本問題之一:為甚麼要生存?對錦侯,甚至書中任何一個角色,他們存活下去的意義正繫於戰爭。我們會說錦侯很忠心,但為甚麼不能表揚新聞報道中的游擊隊呢?難道錦侯沒有殺過人嗎?為甚麼我們可以讚揚虛構的錦侯,而不能同情或表揚現實的戰士呢?

  典麗國之行與北國行正好是這個問題的一些答案:地域,甚或國家。國家觀念可以扭曲一個人的思想,把曲與直對調,甚至令人殺死無辜的人。伏揚的血緣本來並無意思,但在兩國人的眼中,卻有著極端的差異(我承認未能將這種差異發揮至極點是一種遺憾)。尊重和鄙視只差一線,如我們看待錦侯和普通游擊隊一樣。在奪取獄城一役,伏揚可以算是威風八面,但是他的內心卻受到一定的衝擊,幾乎陷入崩潰的邊緣。最後與元限的一席話,使他看通了很多事,也明白到戰爭本無正義與邪惡之分,任何概念都是一種符號或者標誌。看到這裏,第一輯的主題可以說是呼之欲出。甚麼是戰爭?為甚麼戰鬥呢?

  我不想在這裏談太多戰爭,我要發表的意見可以在書中看到,但我還想再談論一下小說的創作。有讀者或朋友跟我說:人名太怪,太難記,很難讀下去,不如加入一些真實歷史吧!我想很多讀者都有這種看法,甚至說這樣做浪費了故事。但如之前所述,我希望創作出一個較宏觀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裏沒有正統,沒有立場。人名不像人名,但我們在看外國的人名或國家名的時候,不是常有奇怪的感覺嗎?非我們的名字便是怪名,這是太狹隘的思想。

  另外,是否加入真實歷史的小說便是真實呢?歷史本身就是一種敘述,存有主觀的成份,是否真實很難得知。這點很多史學家或者會跟我爭辯,但他們每天不是做著反駁別人史料的工作嗎?歷史本身就是一種意見,每個史家都有自己不同的意見,甚麼是真?甚麼是假?每個史家的看法都有不同。加入歷史背景在《豪將》這篇小說之內不過是多加一種意見,本來亦無不可,但若加入這種意見,我想反而會打消了其宏大的世界觀,也使本來應擺脫的觀念更緊緊束縛著我們,這是我不想在這本小說內發生的(但可在別的小說內發生)。

  想寫《豪將》一書,乃因我讀書的時候教授總在問為甚麼要戰爭?我跟同學被他問得厭煩了,便索性不理會他,但我一直很想告訴他,我們本來就明白這個問題,也懂得如何去答,故此寫成了此書,可惜是他根本看不懂中文。最後,我必須鳴謝一些人,包括了驍暢、元限、光武、元業、龍劍、錦侯、俊桓、海爺明、幽月芹、白恆、志洪等等,他們是我小說中的人物,也是我讀中五時的同學。當然我在小說中局面改動了他們的性格,但至少我能寫下去,都全賴於一念:以此書紀念那段幼小的過去。

*《豪將》是我的舊作,一套四本,算是完了第一章故事,稍後應該有第二章故事。

台長: 徐振
人氣(13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