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1-30 03:56:27| 人氣22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我們學琴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喜歡坐在鋼琴前,幻想著手指的亂跳亂動,彈出各樣不相稱的音符。在那一刻,世界全然的靜默,只有我的琴聲,斷斷續續,包圍著我。有時候,我甚至覺得琴聲就在我的體內,慢慢地滲透出來。

  在術科向來沒有得過好成績的我,在小學五、六班突然對音樂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和共鳴,竟然在連續的多次音樂考試中取得甲等成績。母親顯然發現這方面的突變,替我僱了老師,送我學習彈鋼琴。在學習的初期,我依仗著小聰明,竟然很快便「得心應手」。每次老師交下來的習作,我總是彈得頭頭是道。

  可是,在升中後的一年,因被過多的課外活動和多采多姿的生活包圍,學業成績一落千丈,學琴的興趣也相對大大減低。母親當時做了一個決定,就是不再讓我學琴,要我專心學習,更僱了補習老師。在補習老師的循循善誘下,我的成績逐漸上了軌道。

  補習老師的家中有一座鋼琴。每次前往補習,老師的女兒們都剛好練完琴,把琴緊緊關閉著,沒有露出黑白的琴鍵。坐在書桌前,有時候累了,眼波落在旁邊的鋼琴,心想假如繼續學琴的話,會否突然心癮發作,要彈奏一曲呢?後來,成績穩定之後,便再沒有補習了。長大後經常去探望老師,上一次探望老師的時候,發現擺放鋼琴的位置已經換成了其他雜物,才想起自己從來沒有打開過該鋼琴。

  某個晚上,在電視上看到一個節目,節目的主角是個五六歲左右的小女孩,自幼學習彈鋼琴,有多次在舞台表演的經驗。可是,由於母親著緊她的成績,所以在今夏開始不再讓她學琴。小腦袋不用分心在琴鍵的黑白之間,學業成績固然穩步上揚。但是,小女孩卻扁嘴對著電視機前的我說:「我想彈琴。每次表演後,在台上聽到觀眾的掌聲和讚美的聲音,我感到很高興。我真的很喜歡彈鋼琴。」我沒有她愛好彈琴的熱情,所以也不大體會到她的心情。不過,我依然相信小小年紀便找到喜歡的事確實是福份。如果用俗一點的說法,就是她選擇了鋼琴,鋼琴也選擇了她。由於電視台沒有播放她從前表演的片段,所以我不能看見她的喜悅和自信,但是我深信在鋼琴前,她的笑容必然是美好的、自信的和幸福的。

  前幾天在公共汽車上碰到一對母女,母親教著女兒國文書上的詞語解釋,慷慨、反省等一大堆詞語填滿女兒的腦袋,也填滿我的耳朵。那天,女兒沒有用心記著母親教過的東西,弄錯了好幾個詞語,被母親狠狠責罵了一頓。女兒低頭望著國文書,讀著詞語。母親的責罵卻不時傳到我這個外人的耳內:「你今天弄甚麼呢?書又讀得不像樣,琴又彈得不像樣。你的心肝飛到了哪兒去呢?你不長進呀!」女兒沒有回答母親的話,依舊細心讀著詞語。這是別人的家事,車上的人沒有理會,我有點衝動想告訴該母親:「若你真的為女兒著想,就不應讓她在車上看書,這只會弄壞她的眼睛。」但是我沒有這樣做,我怕母親把外人的忠告變成怨言遷怒在女兒的身上。我先下車,在路上眺望遠離著的汽車,看著低頭的女兒。她看著國文書,神情呆滯,讀著她的詞語,面上沒有半絲笑容。

  每次坐在鋼琴前,我總是閉上眼,任由手指在琴鍵上自行跳動。十隻手指活像五個舞者般,不斷起舞,不斷躍動,高高低低,起起伏伏,忐忐忑忑,搖搖擺擺。他們彈動著琴鍵,發出多種樂器的聲音,有時候是小提琴,有時候是風琴,有時候是號角……每種聲音也很悅耳,協奏出一首屬於我的樂章。最後,我睜開眼睛,舉起雙臂,露出滿意的笑容。縱使最後我發現自己沒有按動過任何一個琴鍵,但那份滿足感仍然是充實的,填滿在胸前,久久不散。

  關於看別人演奏,我最記得的片段是小學三年班時經常欣賞一位學姐的彈奏,她每次也很雀躍在我面前表演。現在我無法記起她彈過甚麼,但我仍然記得很清楚,由於家境問題,她從未跟隨過老師學琴。她跟琴譜自學,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便請教別人。後來她升上了中學,再沒有聯絡,究竟她後來有否學琴,就不得而知了。前幾年,有位朋友悄悄告訴我他考獲很高級的琴段,但是我從沒有聽過他的演奏,一次也沒有。

後話:這是一篇年多前的舊文,是我嘗試寫一些平凡事物的啟端。之後應該會寫更多以舊物去重整童年的作品,如量角器、跑步等等。這是近年創作的其中一個方向,希望你們給予意見啦!

台長: 徐振
人氣(22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