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07’
--
首先先聲明的是,(其實也沒幾個人看^^;)
上一篇獨家我無意修正,
是因為我說過那是個沒有縝密思考下西瓜榴槤亂報甚至發牢騷的說法,
但我還是堅持基本上關於教育這個議題,
真的已經到了本末倒置、毫無邏輯的胡搞瞎搞狀態了。
上一篇關於月考下午上課,
只是想凸顯高中以上的學生,
月考下午該做什麼難道是老師該負的責任?
而延伸論及國小延長時數問題,
也只是覺得教育以至於社會結構上有太多要全盤思考的面向,
延長時數只是治標不治本,
如同前述高中一事。
但是這些都不重要,
因為這似乎是個引鴆止渴的社會,
從上到下,
從國家到家庭,
立竿見影是處處可見的神蹟,
終究我們看到的是什麼?
就說我任教的綜合高中的學生好了,
今天高三學術學程也考統測模考,
(註:綜高指含高中與高職課程的學校,高職綜高學生比一般高中生多了高職升學統測的選擇。)
這屆學生非常地意興闌珊,
老實說我一點也不意外,
從來沒有人告訴學生你在高職升學管道裡可以看見什麼?
除了”以你的程度考大學學測很不利,但是考統測就一定能上國立大學”
或”為什麼要去吊普通大學的車尾,為啥不考四技二專”之類的話,
生涯規劃或職業試探都是個屁,
(拍謝,我知道我講話很不像一個老師:Q)
請問,
身為老師我們給學生什麼夢想?
降好像很自我膨脹,
但難道是一個念國立大學學費比較便宜的夢想,
畢業後比較好找工作的夢想,
或跟他分析哪一門行業比較熱門的夢想?
教育體制變動劇烈的這幾年,
所謂國立大學或熱門科系真的一如遠大的夢想般可靠嗎?
常常有許多老師在完全不瞭解某些學校的運作或改變之下,
斷然跟學生說”某校很差千萬不要去!”
”這科系很冷門,念了以後要幹嘛?”,
說真的,
我聽了心好痛,
當年我跟歷史老師說對考古人類學系感興趣,
老師除了說妳很適合鼓勵的話之外,
還是問了一句,爸媽會反對吧?
是,
所以言行舉止極為不適合當老師的我,
在爸媽的期許下,
前數個志願通通填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也順順當當地成為一個老師。
我是個非常主觀也應該像旁人說是好辯的人,
因此常得小心翼翼地深怕一個不自覺給了太多武斷的說法,
但當然通常我還是不斷地影響學生,
所能做的就是不斷地修正,
然而這幾年的教學生涯,
疲憊感不斷累積,
無能為力更顯無奈。
撇開今天監考時學生渾渾噩噩的狀態不說,
班上一個亞斯柏格症的小孩在應考時頻頻做出”春天來了的動作”,:Q
(joelle不負責任說法:這小孩很像豆豆先生的表演形式。)
據說前陣子他剛摸了女學生的屁股,
課堂上也總是有太多推陳出新的怪異舉止,
而我們的教育只是給他一個位置,
放著他。
沒受過專業訓練的導師或科任老師何德何能處理這個學生的行為問題?
一個動輒三四十個學生的班級,
老師能給的關注又有多少?
家長面對的是一個導師或幾個老師,
而老師面對的呢?
然後我們期待老師是個聖人,
有教育愛,有無比的熱情,有偉大的情操。
這當然是個案,
但每個班裡有多少個案是我們的教育結構不檢討下的犧牲品?
敝校還有綜職,
收輕重度不等智能障礙孩子,
但說穿了,
這些都還是家庭背景較好的學童才有能力去爭取的升學管道,
這幾年一直高喊著基本受教權,
我無意以個案當標的,
但開放更多的高中與大學,
真的是讓每個人都得到基本受教權的仙丹妙藥嗎?
配套的措施在哪裡?
我們通常只要安置塞妥某些問題後就忘記了,
而這個社會充斥著”高學歷高失業率”的說法。
還記得當初是誰大聲疾呼開放教師資格與教育學程?
(請不要斷章取義認為我反對,我絕對是舉雙手贊成的。)
配套在哪裡?
流浪教師卻到處都看得到。
開放多元升學與教科書版本也好幾個年頭了,
但是一句”減輕學生負擔”又準備開倒車了,
天阿,
某天我跟同事激辯,
他還說”可以請教育部弄個統編本,大家再參考改編吧,降還是一本,但多元”,
我當下想,這什麼狗屁不通的邏輯?
學生書包很重就代表學生負擔重?
這又是什麼怪邏輯?
回頭看看這幾年不論基測或學測大體上都以基本能力為評量原則,
說真的什麼叫範圍?
常常我們都忘了,
培養孩子旺盛的學習慾望與挖掘知識的能力才是教育的目的吧?
但是我們的社會還是要安置,
一綱一本是為了安置家長無謂的慌張,
退回一試定終身是為了安置多元甄選裡頭太多變數的混亂,
然而一本的威權揮之不去,
誰能是這個既公正又開放的一本單位?
然後社會媒體用商業利益的說法綁架多元版本,
道德往往模糊了一切。
抱歉我寫得又臭又長,
然後也雜亂無章似乎也沒回應到問題,
我只是想問,
如果延長學生在學校的時間,
那些不同學齡的學生家長們希望他們在學校做什麼?
這才是最大的問題吧?
凡此,
還要問十二年國教的推動,
還要問明星高中的迷思,
還要問如何讓孩子快樂些,
還要問太多太多在沒有修正偏差的價值觀裡,
數不清的大哉問。
我們需要更多的說法和看法,
也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完成百年樹人的教育大業,
joelle.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