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一早就起來了
ㄚ公說叫我帶阿嬤去巷子燙頭髮
邊燙我就無聊在旁邊轉著電視看
看到一部剛播映的西洋電影
好像不錯看 因為場景是威尼斯
感覺蠻浪漫的
看到3分之2後,阿嬤就用好要準備回家
好討厭喔!
他是屬於劇情娛樂片, 次類型社會批評訊息電影
有女性主義的存在著
我覺得我看過的文藝片來
我真的是喜歡上這部片子
不管場景.人物.音效.內容
真的很不錯
回到家
等等要跑去拍大頭2吋照片
好討厭喔
一定拍的很醜
因為要用身份證
現在人有點不舒服
可能沒睡飽
我的老公
好像豬豬喔
一直睡個不停
好欠揍阿
Dangerous Beauty (A Destiny of Her Own)
*笑顏*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時間裡的每個回憶
October 11, 2006
【絕代寵妓】Dangerous Beauty (A Destiny of Her Own)
電影【絕代寵妓】。
真的很幸運能選到許慧琦的近代世界史
終於不必再讀那古老的中國 我只對西方史有興趣而已 尤其是她講得很好的文藝復興時期
今天歷史課看的電影 很不錯 女主角Catherine McCormack美得冒泡
中午午掃前查了一下資料 以下就是影評之類的囉!
轉至
http://vm.rdb.nthu.edu.tw/mallok/AvZone/content.asp?post_serial=1266
中文片名:絕代寵妓(1998)
導演:Marshall Herskovitz
編劇:Margaret Rosenthal(原著小說)
Jeannine Dominy
演員:Catherine McCormack
Rufus Sewell
Oliver Platt
Moira Kelly
Fred Ward
Jacqueline Bisset
類型:劇情娛樂片, 次類型社會批評訊息電影
IMDb user rating: 7.4/10 (913 votes)
對我而言: 7/10
Veronica與Marco相戀,但因為門弟問題而無法成婚。Veronica為了要得到Marco,決定成為十六世紀的Venice裡最頂尖的高級妓女,成功地週旋於貴族名流之間,甚至成為Venice的國家英雄。然而黑死病與戰爭卻將她送上宗教法庭,她即將以淫亂及巫術的罪名被處死...
當妳心愛的男人不願意或不能娶妳的時候妳怎麼辦?是守著這份處女般的愛情,孤單地過完這一輩子?是傷心難過,痛不欲生好一陣子,然後認命地找另一個人,用打過折的愛情與他結合?還是不顧自己的身份清白,心甘情願地做他的小老婆?在十六世紀的Venice,如果妳選擇最後一種可能性,妳甚至可以更有尊嚴地以某種非法理的形式擁有他。那就是做為寵妓,我們的Veronica就選擇了這條路。
【絕代寵妓】根據Margaret Rosenthal的原著小說【The Honest Courtesan】改編,而這本小說則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小說的本名比片名更適切地表達主題,不過片商有他們行銷上的考量而決定改名,美國本土改為【Dangerous Beauty】而海外版則叫【A Destiny of Her Own】。兩個名字都模模糊糊的,而美國版的片名尤其曖昧不明。
電影開始以後二十分鐘,我不斷地想起【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並且互相作比較。這樣的比較非常有道理,因為莎士比亞此時正好活著並且開始他的創作生涯,而兩部電影描寫不同的地區在同一時間有著對女人同樣的歧視與限制。這部電影比莎翁情史更有資格做為泛女性主義者的指導片,在本片裡提供了莎翁情史裡沒有的兩種極端類型----淑女及寵妓----的對比,也突顯出女性在那樣的父權社會裡爭取地位與權力的掙扎與手段。但是不要曲解我的意思,雖然妳可以很容易在裡面開發出女性主義的影子與論述,我還是不大願意叫它是一部女性主義的電影。導演確實有處理性別議題,但不是尖銳地突顯甚至攻擊父權觀念,也沒有嚴肅的「片以載道」的意圖。
飾演女主角的是Catherine McCormack。如果妳對這個名字覺得陌生,回想一下【英雄本色】(Braveheart)裡美得一塌糊塗的Sophie Marceau使出混身解數也無法趕走,占據Mel Gibson的心的那個鄉下姑娘。即使戲份不多,或許觀眾的眼光也被另外兩位大牌吸走,Catherine在英雄本色裡把她的角色詮釋得很適切;這一次她總算有了自己的大舞臺可以揮灑。豐富的面部表情,與情境融為一體的情感流露,絕對不是什麼Denise Richards之流的花瓶可以做到的。男主角選得也不差,Rufus Sewell雖然也不是太有名的影星,但他跟Catherine之間有某種令人賞心悅目的搭配性,使他們兩人出現在同一個畫面上時,讓觀眾都不禁要為他們的愛情加油打氣。這樣的組合可能還比不上Meg Ryan/Tom Hanks,但絕對比那個鐵當你號的捷克與螺絲上鏡頭。
對,慾望(wanting),Veronica的媽媽一直強調這一點。可是這個慾望本來可以被自己的妻子滿足,如果他們不把女人制約得那麼蠢的話。父權思想的矛盾與諷刺在這裡呈現出來:男人把女人搞得很笨很苦悶,然後把自己也搞得很苦悶,只好創造出寵妓來聊解苦悶;有好條件的女人反把男人玩弄在股掌之間,可是她們相較於一般女子的一切優勢----識字、閱讀、吟詩、愛慾、歡樂----都是男人賦與的。到底是誰比較笨,笨蛋還是創造笨蛋的人?
當然女人不全是笨蛋。Veronica的好友Beatrice----一個義大利的典型名字,因為但丁(Dante)的【神曲】(Divine Comedy)而聞名於世----有著理想女人的代表號名字的她雖然循規蹈矩地接受家族的安排嫁給一個沒有威而剛用的中年男人,卻希望Veronica能教導她的女兒成為寵妓。這不是很諷刺嗎?具有美德行為的母親卻希望自己的女兒墮落。但是在這個被男人扭曲的權力結構裡,這是唯一有利的戰鬥位置。
然而Veronica告訴她牢籠再大也還是牢籠。沒錯,她在跟Marco的表親玩吟詩接龍的時候光彩懾人,在被公然挑釁時也拔劍還擊(而且贏了,這是象徵女權勝利還是單純的鄉愿?),但她畢竟是女人。Marco為了盡他的政治義務放棄與Veronica結婚,他要求Veronica繼續愛他並做他個人的情婦;然而當她為了整個Venice的國家利益,盡自己做為寵妓的義務犧牲尊嚴取悅法王,Marco卻無法接受與人共有她而揚長而去,這算什麼玩意?
不要天真的以為這是時代的錯誤,很不幸的也很可惡的,現在,就在妳我的身邊,很多男人的想法跟Marco是一樣的。Marco在電影最後為了要符合近年來拍電影政治正確的原則而挺身而出,總算是後來反正,但妳要期待妳的男朋友,也有政治正確的表現嗎?以我對於許多男人的了解,我必須對女孩們說:不要再那麼天真了,他們看自己跟看妳永遠是兩個水準的。
所以,這是部女性主義的電影嗎?whatever,妳要這樣說就這樣吧!這篇影評變成長篇的抱怨,不過電影本身是很好看的。這部電影很寫實,不過絕對不是寫實主義的電影(寫實的部份只有上流社會,而寫實主義必須關心的中下階層的生活,幾乎沒有入鏡);一個父權社會中的女人,一個為愛相思而憔悴的處女為了得到她的摯愛被迫選擇旁門左道爭取權力,這部份的描寫是很成功而自然的,可惜當黑死病被帶入劇情線中,她被教廷指控行巫術時,這部電影開始失焦。我懷疑導演是不是野心太大,除了性別議題外又想處理宗教迫害,但很明顯地不是很成功。最後審判的那一場戲被賦與太多的象徵意義,似乎試圖宣告這個追求愛情的女人是沒有犯錯的。
Veronica做出很多confession,這個英文字既可以當「懺悔」解釋也可以說是「自白」,教會想聽的是懺悔而她選擇了自白。自白沒有感覺罪惡或愧疚的成份。可是雖然這個細微的差別設計得蠻漂亮的,卻無法補救整個審判造成的失焦感。她本來就不覺得她做了罪惡的事,她知道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某種程度上贏回Marco的愛,而她很勇敢同時也理直氣壯地選擇了這條路,並且愉快地發現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這些事我們本來都已經知道了,不需要這個多餘的審判來告訴我們,更別提那些她的入幕之賓一個個站起來為她做無言的辯護有多麼不切實際了。現實的政治不會是這樣的。
文章定位:
人氣(41)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未分類 |
此分類下一篇:
喜歡^^此分類上一篇:
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