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9-10 10:46:31 | 人氣1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集村農舍變豪宅林立 監察院糾正兩部會.....農舍變免稅豪宅 監院盯上 ..... 住商不動產 黃春明

集村農舍變豪宅林立 監察院糾正兩部會

聯合  

「農地變豪宅,真是太扯了!」監委劉玉山昨表示,政府十年來力推「集村興建農舍」計畫,但卻造成農地變建地、割稻機變豪華轎車等亂象,違背政策原意;監察院糾正農委會內政部,要求行政院督導改善。

劉玉山指出,二○○○年修正通過農業發展條例,讓沒有自用農舍的農民可以集村方式興建農舍,且享有免徵田賦、地價稅、土地增值稅等福利;但十年來,農地經營仍未起色,倒多了很多豪華住宅。

根據監院糾正案文,今年六月全國共有八十五件集村農舍申請案,其中近半數在新竹縣;申請農業用地面積約四百六十六公頃,建築基地約四十五公頃,配合農地則有四百廿一公頃。

劉玉山表示,免稅優惠原是為了落實農地農用,保護農業生產環境;但調查發現,集村農舍建築基地多位優良農田,但配合農地多在不利耕作的偏遠山坡地、森林區甚至是養殖用地,顯然不符農民就近管理農場耕作習性。

調查監委劉興善表示,監院實地履勘山坡地保育區內的配合農地,發現當地雜草叢生,有些農舍建造人甚至不知配合農地在何處,顯然只把農地當建地,利用免稅措施蓋豪宅或建地,極少數才真正經營農業。

劉玉山履勘後也發現,集村興建農舍成功案件,幾乎都是營建業者採預售方式,以豪華、附有農場的平價別墅社區為訴求,對外徵集建造人,完全由營建商規畫、申請及興建。

劉玉山指出,營建業者在監院接受諮詢時也坦承,台南科學園區附近推出的集村農舍,參與興建人只有一成是農民,兩成來自企業,近半數則來自科技業;而新竹科學園區附近推出的集村農舍,也因價位比市區住宅低,吸引大量科技業者興建。

劉興善說,檢視農業發展條例十年來的推行成果,政府顯然未能落實政策目標,行政院應督導相關單位改善亂象。

-------------------------------------------------------------------------------------------------------------------------------------

農舍變免稅豪宅 監院盯上

中時  

工商時報【記者崔慈悌/台北報導】

農委會補助蓋集村式農舍,卻成為免稅的豪宅?監察院昨天公布調查,由政府以補助方式興建的集村農舍,均由建築業者採預售方式,以豪華的平價別墅社區為訴求規劃興建,以台南科學園區附近為例,科技業及企業主就占了7成,儼然成為科技人和業者的最愛。

農委會在89年修正公布「農業發展條例」,開放申請以集村方式興建農舍,希望農民能集中居住,為了鼓勵興建,每戶補助其公共設施及斜屋頂設計共25萬元,從93年到98年間共補助1億4,060萬元。

不過根據監察院的調查,這些農地上的農舍,因為居住環境良好且未限制居民職業,加上土地成本低,整體銷售價格比鄰近甲種建築用地開發案要便宜,所有權人又可享受農地減免地價稅、土增稅、贈與稅或遺產稅等稅負優惠,成為科技人及企業家最愛的免稅豪宅。

監委劉玉山、劉興善實際履勘發現,這些集村興建的農舍,幾乎都由建築業者以推動一般建案的手法推出,採預售方式,並以「豪華、有農場的平價別墅社區」為訴求,對外召集20戶為起造人,再由業者為其規劃設計及興建。

以台南科學園區附近推出的農村農舍為例,參與起造的科技業占5成、商業或企業主占2成、教職2成,農業只有約1成。因為這類豪宅農舍備受科技人喜愛,全台總計85件申請案,2千多戶的集村農舍中,有近半數位於高科技重鎮的新竹縣市,分別為40件及1,108戶。

由於這些人取得農舍的主要目的,並不在於獲得農委會的補助款,而是讓農地成為合法可興建豪宅的用地,因此實際申請政府補助比率只有34.6%,顯然補助已非誘因而是「錦上添花」。

監察院認為,農委會及內政部推動興建集村農舍過程未有配套措施,讓農舍成為豪宅,昨天通過糾正案,要求行政院督促改進。

台長: 春明地產 黃春明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