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龐克」時,每個人心中所浮現的意象都不相同,也許是粗暴又具攻擊性的搖滾樂演出,如著名的樂團「性手槍」(Sex Pistols),他們會向觀眾吐口水,甚至和觀眾上演全武行。有些人想到那些遊走在街上的龐克青年(Street Punk),無所事事,穿環、掛金屬鍊、身著撕破的牛仔褲、皮靴、網襪、他們將頭上兩邊的頭髮剃了,中間部份豎立並用髮膠固定、染上五顏六色,把自己打扮得像隻刺蝟,嘴吐髒話眼神不屑;或者,粗糙拼貼和影印的自製同仁誌和傳單…等等,當然,有些人聯想的不只是視覺形象,而是它所引發的基進的社會、文化運動和它所具有的無政府主義思想。這些都是「龐克」表現出來的不同面向(甚至是某種刻板印象),它們讓人感到危險、兇猛和忿怒,並以此衝擊著社會大眾與傳統。這種「叛逆」源自於70年代的一群年輕人,他們不滿生活與現實,而也是透過這樣的「態度」使得所謂「龐克文化」表現出複雜且驚人的面貌。
許多談龐克的書籍都必然提到,要談「龐克」,先談「龐克不是什麼」,而不是「龐克是什麼」。因為大眾對於龐克文化的認知龐雜,並且長久以來累積了許多片面的概念,它可能是錯誤的,也可能就只是龐克的一部份。以穿著為例,是不是「穿鼻環、著破牛仔褲、掛排釘和金屬鍊」就叫做龐克?你可能會得到這樣的答案:他們也許是「龐克」,也許只是「打扮成龐克」;而一個只穿普通T-恤的人,他也可能徹頭徹尾就是個「龐克」或其信仰者。這樣的比喻在於說明要談論「龐克的美學」時,若只是從表面的各種形象去談,將流於類型化並窄化了它文化上和思想上的意義,也因此,才需要特別釐清並從龐克最源初的「態度」出發,才可能去談論龐克所產生出來的行動、視覺意象和它的表現。
反叛、創舊和DIY
龐克的歷史一般從75年英國樂團「性手槍」的靈魂人物麥爾坎•麥克勞倫(Malcolm McLaren)所開創的英國龐克談起。而麥克勞倫自己承認,75年他自美國紐約回到英國,大肆搞起樂團、透過與當今已是知名服裝設計師薇薇安•魏斯伍德(Vivienne Westwood)在倫敦共同開設的服飾店 (1971年開設,數度更名,75年後更名為SEX),掀起70年代後期英國最瘋狂的青年次文化,其中深受美國普普藝術家安迪•渥荷(Andy Warhol)和他的「工廠」(Factory)、及旗下的地下搖滾樂團<地下天鵝絨>(Velvet Underground)的直接啟發。<地下天鵝絨>當時的歌裡唱著性虐待、吸毒買藥打海洛因,表演雜亂且具擅動性,直接挑釁社會價值。 麥克勞倫從中知道了當他再度回到英國時,該如何去「表現」他對傳統與社會制度的不滿,更強烈地開始從音樂上、語言上、行為上和造型上著手,目的在「嚇所有的人」,以誇張反叛的方式發出更大的聲量。
安迪•渥荷為<地下天鵝絨>設計的唱片封面
魏斯伍德在「創造驚人的形象」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在服飾造型上的創意與大膽,受到年輕人的喜愛與注目。龐克風潮下的裝扮靈感來源,多是運用現有的東西,重新組合使它產生不同的意義,當時期最直接的是來自其他次文化族群的裝扮,從華麗搖滾(glam rock)、同志和扮裝癖、SM、飛車黨、光頭族等族群中找尋元素,加以拼貼、重組、誇張以造就出所謂的龐克風格。其中一些象徵性的配件如用於性遊戲中的緊身束衣、別針、金屬鍊、狗項圈、尖釘、靴子、撕裂的魚網和軍用外套等,除了服飾,還包括誇大的髮型和身體上的刺青、穿環。也因此,龐克風格一直和以上這些族群有某程度的關聯和淵源。龐克青年不願順從於既有的社會制度,高唱「自己幹」(DIY)。這股從反叛出發的潮流,深受當時「情境國際」思潮的影響。「創舊」(detournment)、「DIY」二者於是成了創意形式的基本手法---運用現存的元素改造為新的形式,使之產生與原先相反的或另類的意涵,進而達到改革的目的。魏斯伍德後來的服裝設計概念中,則發展出挪用十七、十八世紀的設計與剪裁,重新使它們充滿現代感,可以說是沿襲著最初的精神。而在龐克的平面設計與宣傳刊物上,他們喜歡以粗糙的方式拼貼各式口號,用低廉與簡易的手工或影印來製作,或者如攝影的蒙太奇手法。在不願與商業妥協的驅使下,這是一股「將舊有的、已存在的變成新的、具改革性的架構」的強烈欲望。
龐克與達達、未來主義、情境國際
反叛所有建制的「態度」,使得龐克最常被拿來與現代藝術中的達達(Dadaism)和未來主義(Futurism)相提並論,其中包括達達的「現成物」(Ready-made)和「發現物」(Found object)概念、以及它的基本精神:「摧毀一切既有的風格、反理性邏輯」,它們也都跨越至各種領域:文學、音樂、視覺藝術、表演等。龐克與達達因此都有一種導向虛無的特性,然而他們的信仰者也都相信,創新與改革都奠基於「有益的動亂」,並相信以此能夠改變世界。而相似於此的,未來主義最常被拿來與龐克比較的面向在於激進的表演所引起的騷動、詆毀舊有社會次序、反抗傳統的形式,並借此引發觀者、聽眾的投入,《龐克的哲學》一書中寫道,
「這種受眾的投入是藝術與龐克運動之間重要的聯結,因為兩者都試圖打破制式的表演者與觀眾間的籓籬。」
龐克挑釁的行動:在舞台上對觀眾吐口水、或自殘等,引發觀者的亢奮情緒,他們會拿身邊隨手可得的東西如酒瓶、杯子等扔上台,往往引起警方的制止和驅離,這些與未來主義者進行表演時的行徑雷同,並且共享著相仿的政治性意圖。龐克與前衛藝術的關聯,甚至還被追溯至十九世紀畫家居斯塔夫•庫爾培(Gustave Courbet)讚頌常民和人類在生存中掙扎的寫實主義繪畫。龐克的精神和庫爾培繪畫中所表現的,有著共同的階級顛覆意識。
這些比較多半是龐克文化的研究者從龐克的意識型態、表現方式中歸納出的脈絡。這些說法,龐克文化裡的年輕人未必全然接受,事實上他們還常對於學院派的詮釋嗤之以鼻。在時空背景上,直接具體影響龐克的是二十世紀中期在歐洲發生的「情境國際」思潮(Situationist International 1957-1972)。「情境國際」對社會的批判與主張對當下生活採取的行動和作為,是當時的知識青年主要思想的來源之一。情境國際的成立者及主要理論人物是撰寫《奇觀社會》(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的紀•德柏(Guy Debord),核心人物為撰寫《日常生活的革命》(The Revolution of Everyday Life)的哈伍爾•范內哲姆(Raoul Vaneigem)。他們主張對日常生活經驗的批判,並企圖用基進的方式改革以建構出更完善的生活,行動者所要反抗的是由資本、媒體所掌控的消費社會,並透過政治或藝術的手段試圖脫出它的掌控。「創舊」(Detournement)就是運用已存在的形式、概念,將之加以改造後對原先的意義和作用產生反噬和巔覆力,並以此傳達出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訊息。龐克文化中年輕人運用這樣的策略並加以實踐,甚至成為它們的「藝術形式」。在情境國際成立之初,與其關係最密切並且併入其中的藝術團體,最著名的是「眼鏡蛇」(CoBrA),也由於此,情境國際不僅是一股社會文化思潮,同時也被視為藝術運動,與達達、未來主義,以及超現實主義被認為是同樣脈絡底下的產物。「龐克」的開始以及它所展現的形式,是這股思潮所延擴影響下最耀眼的火花。情境國際的觀點相信:藝術若不具有革命性,就什麼都不是。
龐克作為潮流,及其文化的影響力
如今當我們談論「龐克」,我們時而談的是「作為風潮的龐克運動」,那段令人驚嘆的搖滾傳奇;時而談的是年輕人身上誇張叛逆的造型;有時又是指DIY的美學風格與無政府主義哲學。「作為風潮的龐克」在七十年代中期發生,並在七十年代末乍然結束。時尚造型的龐克仍橫行在倫敦、紐約與東京等世界大都市的街頭。而作為一種生活態度的龐克精神,存留和延續於後來的反文化運動中,一如台灣媒體行動者黃孫權在《龐克的哲學》一書導讀中所寫:「行動論者則會樂於揭露龐克自己幹傳統與直接行動主義如何在佔屋運動上發揚光大,掀起同仁誌風潮,在90年代轉換成raver們佔據空間的行動哲學,在搗蛋(monkey wrench)技術上日益精進,甚或在1999年反全球化運動與其他的基進環保運動上創造認同性的抵抗。」不論是哪一種,也許有人認為那仍帶有濃重的虛無主義傾向,但就如《反文化》一書的作者英格(J. Milton Yinger)在談反文化的藝術形式時所寫,「它的深遠意義不在它的虛無主義,而在於創造出來的作品。它使用觸目驚心的混亂讓觀眾耳目一新。」更精確地說,表現反文化的藝術形式是一種審美的否定,「審美否定也許會有意識地表現為醜的形式,但它不是遵照對比的觀念來襯托傳統的美,恰恰相反,這種醜的形式代表了反文化的美,廢銅爛鐵、殘羹剩飯、破衣敗絮、喧囂嘈雜之聲音和紛亂無序的文化—這些都成為某些藝術的材料。」
文章定位:
人氣(292)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