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愛樂電台FM99.7《電影最前線》節目,星期六晚 上八點到十點,聆聽網址如下:http://www.e-classical.com.tw/voice/radio/index.cfm
第一小時:
第一部份:
動人的音樂處理:電影用影像與故事創造感動,用音樂召喚記憶,用文字記錄感慨,在電影最前線邁向第十九年的此刻,一直想著要怎麼讓節目做得更不一樣,更接近看電影的感動,更記得電影的美麗,我的選擇就是從一些大家熟悉的歌曲著手。
在電影中聽見熟悉歌曲,往往有兩種功能:第一,喚起你與歌曲的連結,第二,創造讓你驚歎的意外效果。前者讓你更親近電影,後者讓你更激賞電影的創意。結果都是讓電影更讓人難忘。
曲名:White Christmas
作者: Irving Berlin
時間:1940
演唱:平.克勞斯貝Bing Crosby
銷路:超過一億張
意外現身:香港導演林超賢執導的2010年作品《線人》
歌詞:I'm dreaming of a white Christmas 我夢著一個銀色聖誕
Just like the ones I used to know 就像以往
Where the treetops glisten, 樹梢閃閃發光
and children listen 孩子們聆聽著
To hear sleigh bells in the snow 雪中傳來的雪橇鈴聲
I'm dreaming of a white Christmas 我夢著一個銀色聖誕
With every Christmas card I write 寫下每一張耶誕卡
May your days be merry and bright 願你的歲月美好
And may all your Christmases be white 有個銀白耶誕
妙用:在香港那個不下雪城市,癡想著銀色耶誕,是多荒謬不真實的嘲諷,但是有夢最美不是嗎?也許我不能擁有,但是我能夢想。
於是這首歌就成了一首祈願之夢,讓夢想可以起飛,於是我在香港街頭飆車,小人物面對沒有前途的人生,就哼起這首不合時宜的情歌吧。
我們習慣快樂時聽快板,悲傷時聽慢板。不合時宜的反諷,反而讓我們更願停下腳步回味其間的深意。
曲名:「當我變幻時」
其實就是周藍萍的「月光小夜曲」,也是古賀政藍的「莎韻之鐘」,只是跨海到了香港,重新填詞,另外有了不俗的意境,例如歌詞中提到的:
過去,一半樂事,一半令人流淚
夢如人生,快樂永記取,悲苦深刻藏骨髓,
適用於白雲蒼狗的人生變化,很多人走錯了一步,生命就此完全變了調,歷經滄桑後,聽見這麼一首歌,惆悵唏噓之情就更濃烈了。同樣地,熟悉「月光小夜曲」或者「莎韻之鐘」的你,會不會因此激盪起其他與電影無關的歲月記憶呢?
第一小時:
第二部份:
最新電影:《到不了的地方》
這是一部旅遊電影,亦是一部美食電影,更是一部療傷電影。
兩位男主角結伴騎著重型機車前往奇特的旅遊點,一位要找尋幼年時曾和父親一起喝過的金針湯;一位則是在婚禮前夕離開了愛人,等待著對方召他返家,他們都是心口有創作的人。
電影直接問了觀眾:你和父親的感情有多深?你對父親了解多少?思念父親的最好方式是什麼?
電影明白告訴大家:人生往往來不及了,才想彌補;來不及了,才想返鄉陪伴,年輕氣盛只想往前衝的人的,什麼時候才肯回頭?
另外,電影拍出了極美的台灣風景,挑戰你:台灣有多少好地方你不曾去過?去了,是匆匆走馬看花?還是真的能夠停留下來?當然,台灣也在劇變中,以前有過神木的合影,如今呢?如果透過魔幻寫實的手法,是否可以讓往事和當下在一格畫面中重現呢?平常唯有腦波可以做到的事,電影其實都辦得到。
使用音樂: 《到不了的地方》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一部份:
最新電影:《為愛璀璨:永遠的葛麗絲(Grace of Monaco)》
上星期的節目中,選用了《心塵往事》的主題音樂來詮釋,這是我找不到電影原聲帶的從權策略,主要是電影上映在即,值得介紹的作品,總想早點讓大家聽見,我的配樂選擇就是從自己的解讀觀點來潤色電影。前兩天來電台錄音時,剛巧有讀者打電話來洽詢電影片名和音樂,知道我的音樂安排有了共鳴,好開心。
今天則是因為取得了《為愛璀璨》的原聲帶,所以再談一次沒有談完的相關議題。
首先是Grace Kelly究竟主演過什麼經典電影?我選擇了《日正當中(High Noon)》,雖然她的戲不多,卻是那部陽剛電影不可缺少的綠葉,有了她的柔情與期待,男主角Gary Cooper忠於警長崗位的精神才更動人,關鍵在於電影主題曲「Do not forsake me, My Darling」,男人往前衝,期望女人做他後盾,不離不棄的心思,只能寫在背脊上,不宜當面對人說的。
這份心思用來詮釋摩納哥親王雷尼爾面臨法國總統戴高樂的併吞威脅時,最精準的詮釋,Guillaume Roussel和Christopher Gunnin兩位作曲家打造的主題樂章,讓我們聞樂即可想見「絕代有佳人」的雍容華貴神采,同時也用了驚悚迫人的音感覺,把她曾經想要重回影壇,卻又被有心人故意走漏風聲的心理糾結做了註解;至於她想做好王妃角色,善用她的明星光芒,贏得人民信賴,就得先認識摩納哥的歷史,認同往昔,也讓人民認同,才能上下齊心對抗強敵,這段艱辛歷程,也在音符的幫襯下,做了非常細緻的詮釋。
飾演Grace Kelly的Nicole Kidman,也許氣質上遠不如Grace Kelly,但是她很努力詮釋這麼一位角色,因為她,世人又重新認識一回Grace Kelly,倒是不爭的事實,這不也是電影的力量嗎?
使用音樂: 《為愛璀璨》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二部份:
閱讀電影:值得讀的電影書:俄國名導演塔可夫斯基的「雕刻時光」
從1996到2014,「電影最前線」已經製播了第十九個年頭,說長不長,卻也不短,十九年來不知談過多少電影,但有多少電影話題還沒有觸及呢?
其中之一就是閱讀電影,介紹值得讀的電影書。認識電影的最佳方式,當然是去看電影,事後想要回味,音樂是最佳媒介,事後想要鑽研,文字是最佳觸媒。台灣每年都出版了不少電影書,且讓我從本周起開始介紹一些值得讀的電影書吧,首先介紹的是俄國名導演塔可夫斯基的「雕刻時光」。
塔科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只在人世走過五十四年時光(從1932年4月4日到1986年12月29日),只拍了七部長半,三部短片,並稱八部半,剛巧與費里尼導演的經典作品「八又二分之一」形成有趣對話。
想在台灣看見塔科夫斯基的電影並不容易,偶而會有影展放映,DVD作品亦不易找到,正因為如此稀少,從文字上來認識他,亦是一種策略,包括他愛用極長的長鏡頭、常有倒影或飄浮騰空的場景,取景亦都有難忘的絕美鏡頭...至於經常出現的主題:夢、回憶、童年,流水、火,漏水的房子,不時穿梭來去的人影,更是創造詩夢空間的絕佳手段。
「雕刻時光」吸引我的地方首先是書名,其次是他從「雕刻時光」的概念來解讀電影的功能,在在充滿了靈光,閱讀他的書,會對電影文化有更深的體認,電影從來不只是娛樂而己,古往今來,各方才子前企後繼擴充電影的定義與疆界,閱讀電影,提供了我們入門的管道。
使用音樂: 《潛行者》、《為愛起程》原聲帶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