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2-09 02:17:08| 人氣12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Rice In SEA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不是一個愛吃中餐的人,在臺灣的時候就是這樣了,所以在西雅圖小住時其實完全沒有飲食不適應的問題,美國食物、義大利食物、波西米亞食物、墨西哥食物、甚至是韓國食物和日本食物每天換著吃的很開心,打從心底覺得能活在以起司為主食的世界裡根本就像是天堂,

不過活在天堂的時候還是有注意到我家親愛的韓國室友賢住屯積了大量的米在屋子裡,用”米”來形容可能有點不恰當,嚴格來說是”飯”,她會去超市採買一盒一盒看起來像微波食物的煮熟飯堆在冰箱裡,
那一小盒的份量在臺灣的自助餐店裡買一定不到二十塊,可是在美國可不能同價而語,每盒身價可是要四塊以上換算起來是臺灣的六七倍,四塊錢!是可以在日本料理店TERYAKI買一大份的好吃又大碗的兩人份套餐了,可是賢住就是會乖乖的花錢買小盒飯回來,把一盒飯仔仔細細分成兩等份,再從原本應該是衣櫃之一但都被我們拿來擺\乾糧或日用品的櫃子裡從她庫存的一堆各式各樣泡菜產品中選出一樣,一口白飯一口泡菜或泡菜醬的吃的很開心,

同樣是亞洲女孩,我跟Miranda在家裡吃飯時除了把泡麵變來變去的煮以外,煮的卻都是西式食物,我們做漢堡、烤焗烤、煮義大利麵偶爾還可以烤個小蘋果派的,第一次去超市時還夢想過買牛排肉回來煎,從來沒做過任何臺灣食物,
其實也不是刻意不做菜,只是沒有油沒有醬油的,我們連煎個蛋用的都是奶油,調味料只有番茄醬和胡椒再不然就是室友的泡菜泡菜跟泡菜,柴米油鹽醬醋茶裡我是有烤箱微波爐和電瓦斯爐沒錯,可是其他根本就是一無所有,
在這樣嚴重的缺乏做菜物資的現實環境考驗下,我們也毫不掙扎的放棄了做中菜的念頭快樂的繼續生活在充滿西方食物和泡菜的世界裡。

一直到我們家賢住生病的那一天,我才發現我錯了,

我們一屋子四個女孩不但是室友也是同一間語言學校裡的隔壁班同學,很自然的養成每天早上一起起床輪流做早餐和一起遲到的趕去學校的作息,

大部分的時候賢住會是第一個起床的人,
那天早上卻是我們喊她起床她還不想動,大家都猜想可能是生病了吧叮嚀她一定要吃藥後就安靜的各自準備好要出門,沒想到這時候應該躺在床上繼續休息的人卻臉色倉白的爬了起來,在我們還來不及反應前慢慢的走到了廚房,再慢動作的打開冰箱拿出白飯放進鍋裡加水煮成稀飯,只看到一個在生病的虛弱小女孩站在那裡慢慢的慢慢的攪著稀飯,

照理來說這只是一個小動作小畫面,
可是卻讓我眼睛酸了起來,一方面是突然間深刻感覺到在外面生病沒有人可以照顧自己有多無奈,一方面則是突然間好想家、好想媽媽、好懷念在家生病時媽媽煮的稀飯,那時候我以為我想念的是一碗稀飯而已,後來我才明白那或許就是人們說的鄉愁,這不是我第一次獨自離家出遠門,卻是我第一次清楚的感覺到我以為我永遠不會明白的人在異鄉時的愁悵,

也許我們不做中菜固然有很多合理的原因,像是都在美國了當然要多試試美國特色菜啦、中國餐廳又貴又不容易找到好吃的啦、美式食材又方便又簡單啦等等等,聽起來都冠冕堂皇的很,可是說穿了它們也是了一種讓自己不會想家的藉口,還有什麼東西能比家裡的食物更讓人想起媽媽呢?要避免想家的話從先避免家裡的食物做起確實是個方法啊,

當英文變成我們主要的語言,住在美式公寓定期去美國超市購買生活用品,三天兩頭跑到市中心大肆採購美國品牌,回家邊吃個甜甜圈或洋芋片邊連看的電視都是美國節目,我們徹底的如同自己和家人期許的過著美國人生活,可是骨子裡沒有忘記我們是從哪裡來的,
沒有忘記我們的家人、沒有忘記家裡的習慣、沒有忘記媽媽做菜的樣子、沒有忘記自己不久前還是在家裡那個讓媽媽照顧的無微不至的小女兒,

我那時候大概是以為只要跟所有會讓我聯想到家的危險物品隔離開來我就安全了,就會十足開心的當個美國人忘記自己是臺灣人,
結果沒有,下場是我被一碗稀飯給弄哭了。

圖:跟韓國女孩賢住在吃韓國菜。







米飯可不僅僅是碳水化合物而已啊,它有時候是鹹的。

台長: Jasmine.W
人氣(12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