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3-06 01:57:06| 人氣9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珍珠奶茶真是臺灣的驕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當我在臺灣見到香港朋友們的第一面時,他們很開心的說:「我們要喝珍珠奶茶和吃蚵仔麵線...。」
從那天起,只要逛街逛一逛他們可能就會提起珍珠奶茶、紅豆餅、鹽酥雞甚至是路邊水果攤賣的加了酸梅粉的切好芭樂,總之隨著他們待在臺灣的天數增加,他們能說的出來的臺灣小吃也越來越多,

有天他們指名要去的行程是微風廣場,是因為他們帶來的臺灣旅遊書裡寫到地下一樓有阿宗麵線,他們的目標是麵線而已,進微風一樓後連一圈都沒轉完就覺得無聊了,那在微風廣場裡我們好像只有參觀到廣播系統吧?
因為進門時大家不小心走散了,所以我們分兩次到服務台一臉正經的跟客服小姐說要廣播找人,還煞有其事的寫下寶晶跟Kevin的中文名字,然後往往走失的人先出現了正要開心的跟我們揮手,廣播才像背景樂似的出現唸出名字,當事者還一臉呆滯的看著我們笑的肚子痛,連玩兩次後人都齊了就很快的跟微風說再見,從那時候起我就發現臺灣行對香港人來說精華就是在吃臺灣小吃,至於百貨公司那些的可是一點吸引力也沒有,畢竟臺灣有的牌子香港也有甚至還比較便宜啊,

這樣講起來麵線好像很有人氣的樣子,可還是比不上珍珠奶茶的,
在最後一天的下午行程裡我們騎車去了烏來,他們是晚上的飛機所以五點就要出發去機場,也就是說我們是從烏來衝下山再飆到新店的山上,
在這麼緊湊的時間裡,Kath很可愛的問我們會不會經過歇腳亭?因為他們想在上飛機前喝最後一次臺灣的珍珠奶茶,事後我才知道那一袋珍珠奶茶並不是全部都喝完了,有兩杯是以紀念品的身份搭飛機回到了香港,可惜珍珠在香港過一夜後就沒有在臺灣時那麼好吃了。

有關珍珠奶茶的事蹟當然不是只有這樣,

我還記得我的國中好朋友Annie到加拿大幾年後第一次回臺灣,行李安頓好出門的第一件事就是上街喝珍珠奶茶,
她是沒有指定要喝歇腳亭,可是她很堅持一定要喝手搖的珍奶,
因為很多連鎖的飲料店都用泡好的奶茶舀進杯裡加上珍珠,這樣喝起來的口感只不過是”奶茶+珍珠”,並不會變成好喝的珍珠奶茶,只有在堅持客人現點現搖的店面才可以真正的珍奶,
要不是聽到Annie的觀察結果我大概還會傻傻的不知道要再過幾年才會發現這個關鍵,不過她的觀察過程可是十分艱苦的,因為在加拿大雖然也有臺灣人開珍珠奶茶店,標價一杯六七十元台幣並不只是有些不好喝而已,是大部份都不好喝,可是臺灣人們還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忍不住的”明知不好喝而喝之”,聽到這件事的時候年紀還小,並不是很能體會Annie的心情,

直到自己在北京住了十幾天後,有天晚上跟周培培和Kath等一群女生在五道口吃韓國烤肉,那天可是吃吃喝喝的很開心,只是撐著肚子出了店門才發現外面雨大到打不到車,就乾脆在雨裡花了半個小時以上的慢慢走回北大,
半路經過一家店竟然在招牌裡有著臺灣的珍珠奶茶,看的我眼睛都亮了,要不是它剛好沒開,即使它的標價以北京物價來說是搶錢,我都會衝過去買一杯吧!
那一刻想到Annie說過的話,才突然明白了那種心情,
那是一種很家鄉的感覺,不是麥當勞或7-11那些世界性連鎖企業能帶來的,似乎只要看到”珍珠奶茶”四個字就可以馬上想到臺灣,就算不渴就算很貴都會出現想要買一杯的瘋狂念頭,喝不到就只能覺得好想家好想家?

曾經有位臺灣政治高層人物說過「一天一杯珍珠奶茶換軍購」這樣的話,
姑且不論那些過期產品能不能保衛臺灣,可是再多的軍火彈藥都不能榮耀臺灣、不能勾起身在外地的臺灣人想家的情緒、更無法讓遊客們享受臺灣小吃的成就和輔助臺灣的觀光產業,花掉大筆公帑的鋼鐵既不能吃也不能賺錢,是不是真的值得我們犧牲掉臺灣的驕傲珍珠奶茶?
這些擺在眼前的事實相較起來,我個人倒由衷的認為政府應大力提倡和推動臺灣小吃的進步才是,將臺灣的小吃美食發揚光大進軍海外市場,也許對臺灣的民生經濟幫助還大些。

圖:士林夜市和滿桌的臺灣小吃。







珍珠奶茶可是made in taiwan的金字招牌呢。

台長: Jasmine.W
人氣(9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