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1-14 09:56:30| 人氣634| 回應8 | 上一篇 | 下一篇

006a體系時代(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006a文字體系形成的時代(一)

世界上各古老文化,其文字的創造、應用的方法、發展的途徑,其規律都是一致的。往往都是先標出記錄內容的主要關鍵部份,然後才發展成有文法的完整語句。初期的文字以代表具體的事物的表形期為主,漸次進入指示概念、訴諸思考的表意期,最後因需求量太多,不勝造字之繁雜,才發展以音標表達意義為主的表音期。晚商的甲骨文,形聲字已佔有可識字的二成,說明已是相當成熟的文字系統,必是經過了長期間的發展。

在好些屬於母系社會,六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遺址裏,發現了刻劃各種不同記號(如附圖)的陶器。這些記號幾乎都刻劃在相同的部位,缽的外口緣上容易見到的位置。充分說明它們不是任意的刻劃,而是具有某種作用的。好多學者相信這些記號已具有文字的作用。

但是這些記號不但沒有語言系統所必要的序列,其形態也和以象形、表意為主要基礎的中國古代漢字,亦即商代的甲骨文和周代的金文,顯然不是從同一系統發展起來的。個人或社區所擁有的器物、財寶應該是早期社會文字記載的最重要內容。這些內容在早期的文字,主要是以描寫具體物象的象形形式表現的。但是這些陶器上的符號都是抽象的記號,不見有明確不誤的具體物象的描繪,反映它們尚不能記錄事件而成為文字的體系。

比較可靠的徵兆見於山東莒縣陵陽河的大汶口文化晚期陶器上的刻劃符號,時代約是西元前二千五百到二千年,在墓葬中,婦女居從屬地位,已屬父權確立的時代。其形象,如有柄的石斧、石錛、羽帽等,與甲骨文、金文的字形有一脈相承的關係,即都具有圖繪物體具體形象的性質。在一些商代晚期、西周初期的銅器上,往往鑄有比甲骨文字形看起來更為原始、更為接近圖象的所謂族徽文字。學者們一般相信,這些作為族徽的圖形保存了比日常使用的文字更為古老的字形傳統。這種非常接近圖像的性格正是大汶口晚期陶文的特點所在。

 

    其中有一形()更具有重要的意義。它可能是字的早期字形,象太陽上升到有雲的山上之意。甲骨及金文的「旦」字可能表現太陽即將跳離海面的大清早景象。古人多居住於山丘水涯,每每以所居之山丘或河流自名其氏族,以表示居處的自然環境,此記號可以分析為從山,旦聲。它用來表示居於山區的旦族。以象形的符號作為氏族名字或人名,就與隨意、即興的刻劃圖像具有很不同的意義。

甲骨:  
金文:  
說文:明也。溚日見一上。一,地也。

當這個圖形被選擇作為代表特定的部族或個人時,所有熟悉該部族或個人的人們,就比較可能通過這個環節,牢牢地把其圖形與同一音讀、同一意義結合起來。這種讀音、意義、圖形三者的密切結合,就具備了文字的基本條件。因此把圖形符號作為氏族的代表,往往是有定法的文字體系產生的一個重要途徑。

    從造字法的觀點看,這個圖形由兩個或三個圖像組合而成,顯然已不是原始的象形字,應是第二類表達抽象意義的表意字,或甚至是第三類,最進步的標出音讀的形聲字了。以大汶口陶文為漢字的雛形,甲骨文的前驅,要較之以西安半坡仰韶文化一類的純記號刻劃為中國文字之始,是較平實而可靠得多。

台長: 殷墟劍客
人氣(634) | 回應(8)|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文字小講(1-20) |
此分類下一篇:006b體系時代(二)
此分類上一篇:文字小講:005講,講解

楊風
拍拍手
好棒好棒!

一一寫了一首美詩送學長
看到了嗎?
好忌妒
2008-11-14 10:42:12
殷墟劍客
請不要忌妒,我知道一一上你的網站更多,寫給你的詩更多。星期二再問你問題
2008-11-14 11:06:24
一一
謝謝~收穫很多。千古文字之美,讀妳千遍也不厭倦

交心得報告當束脩
(對了,詩皇、劍客我不過是一一,不是文字耶~不要討論我啦!)

【形‧意‧音】一一

表形,我盡情,
描繪妳的美麗~
單純的/等待日出
日落,聽風,話水
一飲而盡的是千古
眼的,愛戀~

話意,我期待,
傳遞難言心緒…
複合著/月的圓缺
主宰流年/天哪~
曠野狂燒,望目所及的是
妳的,情深。

籟音,迴唱著/歷史情話,
悠揚/百囀鶯鳴,化作
深深思念,讀妳

千遍~

一一讀殷墟006a體系時代有感
  2008/11/14即敲於涵逸居

==============================================

關於刻在同一部位,我在讀文時有一個想法:

會不會不見得是文字的圖騰。
單純只是因為陶燒時底部越緊密扎實,
作品越容易成功呢?
萬一裂開,接近器皿開口處的傷痕不致於影響器具之使用;
故,陶燒品有固定較安全的雕刻位置。

只是閱讀時的小小問號
教授有空再回答^_^

別急~^_~

午安~
2008-11-14 12:18:08
許進雄
一一的問題我不了解,符號都刻畫在口沿,易於被見到。燒陶時溫度過高會變形,口部較易變形,底部堅實,不易變形。
週末要關門了。星期一見。
2008-11-14 17:32:44
一一
簡單的說,如果在堅實的底部雕刻
當時的器具不若現今精良銳利
如用力過當,則因損壞底部而致裂隙縫
功虧一簣
但若裂縫在上端,即便瑕疵
亦能使用完整之堅實底部
是以越接近口沿(原來即易變形位置)相對於物質的耗損越低。且口沿附近,應該也有經驗法則的較安全的雕刻位置。
依附圖觀察時,偶得此思~
提出來討論、閒聊而已~

我週末是一週最忙的時間(這週最忙,從明天一早開始忙碌~)所以,如果星期一沒有上線,應該就是周二午後了~

忙完會來看看大家~^_^

祝教授及詩國友人週末愉快~^_^
2008-11-14 20:34:56
白馬
與文字相處一世人
現在才知道它們的出生地

一一與劍客一來一往 一手一腳 相印在一起了
好不羨慕
2008-11-14 21:13:16
旅人
陳海洋於其所著《漢字研究的軌跡》云:「公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後世出土的)大汶口文化時期的陶器上出現漢字。」
2009-04-27 17:35:54
版主回應
謝謝告知陳海洋《漢字研究的軌跡》一書,大汶口文化延續時間相當長,但是有畫符號的大口尊出現於晚期的遺址,年代只有距今四千多年,保守的人以為只有四千年,不能把晚期的年代和早期的相混。有人不仔細閱讀材料。
2009-04-28 09:34:42
旅人
關於中國文字起源年代之探索,二十世紀前有董作賓、鄭清茂、唐蘭、郭沬若、李孝定……等諸說,彼此有異見,迨至二十一初葉,更有新家見解出現,在劍客教授所撰體系時代文中,有審慎之判定,讀者獲益良多。

暮安
2009-04-28 17:12:2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