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7-30 02:20:54| 人氣32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發動讀者助養中國安徽農村的窮孩子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星洲日報在馬來西亞發動讀者助養中國安徽農村的窮孩子,身在美國、台灣、香港的作家和新聞工作者聞訊心動,也主動要求助養幾個小孩子。

張曼娟 台灣東吳大學中文系教授/小說作家

2005年的中秋,我和家人團聚在一起,忽然接到了星洲日報集團總編輯蕭依釗的電話,她說她此刻正在安徽,來探望一些貧苦的孩童。掛上電話之後,我心中有了異樣的感覺,以我對這位好友的認識,她應該不只是“探望”而已;而我也已經預知,我與這從未履踐過的土地,與這些從未謀面的孩子,必然會發生一些關連了。

我常想,如果我有一個孩子,我什麼都可以不給他,卻一定要讓他受教育。我相信教育的力量。在愈貧苦的地方,愈需要教育,唯有教育能改善他們的生活。教育不只是變化一個人,更可以救贖一個家庭。

幫助孩子,讓他們擁有美好的人生,我們也就能擁有美好的未來。

(張曼娟和她的父母助養幾個孩子,她要求其中至少一半是女孩,因為她覺得農村女孩的機會比較少。)
焦桐 台灣中央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詩人

秀麗和我都非常的喜歡小孩,我們有兩個女兒,老大今年18歲,老二今年6歲,兩個女兒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幸福。18年來我們很用力的在享受和扮演“父母”的角色,並隨時不忘感謝上天賜給我們這樣美好的禮物。

是的,孩子是上天賜給我們最好的禮物。他們是家庭歡樂的泉源,是世界明天的希望,大人應該要給他們最好的對待。我一直這樣認為。

有一年,為了“飢餓三十活動”,世界展望會(在大馬稱世界宣明會)邀請我和志工們一起去非洲,拍回來一部片子,每回看到片中那些又病又瘦的孩子,伸長手向大人要飯的鏡頭,秀麗都要哭上半天,孩子何辜?要投生在這樣悲苦的人世。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們接觸過很多悲苦的家庭,所以我們很早就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參加濟助貧童的工作和認養孩子。不過這些都只是捐款而已,和星洲日報這次推行的認養活動不太一樣,星洲日報這次推動的“愛心助養兒童計劃”更加有意義,除了出錢還要出力。9月下旬,當我們從蕭總編輯口中知道星洲日報要推動這個計劃時,我們就要求她一定要為 我們保留10個名額,讓我們和身邊幾位好朋友能參與,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很偉大的計劃,我們幫助的不止是一個孩子,而是人類更為美好的明天。我們認為每個有能力的人都該加入這個行列。

(焦桐和妻子謝秀麗助養幾個孩子,並且熱心發動他們身邊的朋友參與助養計劃。)
夏泰寧 香港明報副總編輯/時評作者

2003年七、八月間安徽淮河大水,香港明報詳盡報道後,影視明星梁家輝和吳君如前往賑災,結果在參觀一所坍塌的學校時,竟遇到一名小女生突然不支暈倒,細問之下才知她已一個月未吃肉。這就是安徽農民生活的真實寫照。

當得知星洲日報發起“愛心助養兒童計劃”以幫助窮困的安徽農村兒童有書讀、不挨餓時,明報所描寫的這一幕情景立即浮現在我的眼前。能夠為安徽農村兒童紓困解難盡一點薄力,恰是縈繞自己心頭數年的一個心願。“愛心助養兒童計劃”則為自己實現這樣一個心願而提供了一個最好的機會。

一個人助養兩三個安徽兒童,或許對改變當地農村的貧困狀況助益有限,但許多人參與這樣的計劃,就可以形成一股很大的力量。許許多多安徽農村的兒童或許就將因這股助力而讀完小學、中學、大學,並最終改變自己貧窮困苦的命運。對任何一個有愛心的人來說,還有比這更大的人生快樂嗎?

(夏泰寧是星洲日報特約專欄作者,他要以稿費助養幾個孩子。)
陳裕如 美國舊金山世界日報總編輯/時評作者

在國共內戰期間,我的父親是國府飛行員,他帶新婚妻子隨軍撤至台灣,在新竹眷村生下我們姊弟3人。由於父親好打牌,家中景況很差,每到繳學費前夕,即使是幾塊錢新台幣、別人眼中的戔戔之數,我們也付不出。父母為此爭吵,聲動四鄰,是姊弟們最驚恐的時候。從小學以來,無不如此。

母親到處借錢,也還不清賭債,到了鄰居畏避的地步。她拼命做事攢錢,我作為長子,陪她、安慰她,看見她邊炒菜,眼淚邊落在鍋裡,小小的孩子就知道“心如刀割”是什麼滋味。

一到晚上,我便去賣一壼軍油,明知軍警可能取締,也冒險出門。曾經遇見同學,他看到全校模範生做此等事,吐了我滿臉口水。我已不知羞懼,只抓緊那十幾塊錢趕回家,因為那是明天一家的生活費。

姊姊考上台灣大學中文系--台灣最好的學府,賀客盈門,村裡徹夜燃放鞭炮慶祝,炮屑掩過膝,可是我們仍然無力供讀。叔叔伯伯們看不下去,湊錢讓她註了冊,以後她靠家教完成了學業。

別人的善意,如何幫助窮家孩子獲得翻身機會,我自己也親身經歷,深蒙其惠。從高中開始,加州一位素未謀面的青年加利‧泰根先生,每個月寄5塊美金給我作獎學金,大學時增為10元。再加上工讀,我讀完大學、考上研究所,以至進入新聞界,不但幫父母買了房子,自己也結婚生子,並且在工作中贏得別人肯定。

回顧半生,我們能夠平安順利走到今天的安居樂業,其實是多大的賜福與護佑,自應報福奉獻,回謝人間扶持的恩典。是世間的善意保護貧困的孩子,使他們獲得上進機會,最終能自立立人。而中國黃土地上,有太多境況更壞的窮孩子需要幫助,只消用幾塊錢,便能完全改變他們的一生。

加利‧泰根曾深感慰藉。而我,不過是接棒者。

(陳裕如是星洲日報特約專欄作者,他要以稿費助養幾個孩子。)(星洲日報/副刊.
16/12/2005)
雪中送炭 updated:2005-12-23 14:32:15 MYT
“愛”,是個“心”加上一個“受”,就是用心去感受別人的需要,並且能為他人而付出。

窮苦的居民在彷徨無助的時候得到最需要的援助,這就是“雪中送炭”。這時,他們都會露出燦爛的笑容,深深的感受到這個世界充滿光明!

這就是《星洲日報》所發動的“愛心助養計劃”的真義所在。我讀了12月13日的《活力副刊》《焦點》版的“在大馬我們有了親人”之後,令我感動得淚流滿眶。

雖然小弟還是名學生,但小弟立志成為“送炭者”之一。小弟非常贊嘆《星洲日報》能把關於“愛心助養計劃”的文章刊登出來,以及所有的善心人士的資助,成全了這“愛心助養計劃”,以便造福人群。

因此,小弟希望往後《星洲日報》能把這份愛心,擴展到更多的地方,讓更多苦難的人感受到“在大馬我們有了親人”。小弟也希望《星洲日報》能刊登更多這一類的新聞及教育性的文章,讓社會大眾得到啟發,令慈愛之光遍照寰宇!(星洲日報/溝通平台‧文:蔡之生‧16/12/2005)
「助養兒童計劃」是一個以兒童為中心,以社區為本的計劃,旨在長遠改善助養兒童、其家庭及社區的生活,讓兒童得以健康成長。在「助養兒童計劃」的支持下,宣明會在孩子所屬的地區推行「區域發展項目」,透過改善區內的水利、農業、醫療、教育等範疇,使助養孩子得到清潔食水、營養食物、醫療保健及教育等基本成長所需。

如何參加助養兒童計劃

每月只需$30元,便可成為助養者,改變一名發展中國家孩子的生命,讓助養孩子的家庭及身處社區達致自力更生。當你成為助養者,你會收到有關助養孩子的詳盡資料,更可以透過書信,向助養孩子表達你的愛和關懷,彼此建立一份獨特的關係。宣明會亦會定期舉辦助養者分享會,讓助養者聚首一堂,分享參與「助養兒童計劃」的喜悅和滿足。
2006年7月29日 早上 730am 在巴生中華獨中的周會上,我分享了「助養兒童計劃」。也許我講得並不好,也許並沒有感動同學;但,我一定會繼續下去的。我也許只能助養一個孩子,但我希望能影響他人,就算一個也好。

希望能夠順利在學校推行這個計劃,接下來我將會抽空在下課時間,到各班去再次做出說明。


3/9 星洲日報說領養人非常活躍,所有名額都已經被領養完畢,希望來年我們能盡早做出準備。

台長: §蕉蕉§
人氣(32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文章分享】 |
此分類下一篇:有趣的3D立體圖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