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7-20 12:06:03| 人氣7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需求急凍 連動債難募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需求急凍 連動債難募集
2008-07-20 工商時報 【黃怡錦、陳碧芬/台北報導】
 連動債相關商品市場需求至今仍未復甦,銀行端的連動債募集或包封,若不是保本保息型,近月來多數已無法達到最低發行標準的1支,即100萬美元,導致發行失敗收場的機率大增。

 歐系外銀資深人士表示,台灣金融業客戶的投資態度,相較亞洲其他地區保守許多,要求結構式設計的連動債相關投資商品,除了100%保本為必備外,也會希望做到保息,已經相當接近定存的設計。

 由於保本保息連動債搶手,已排擠到壽險連動債保單,與銀行信託部的連動債券,銷售端出現新的生態。業者指出,以前投資人若想買類似長天期定存產品,會找上保險代理人,而若欲操作投機性投資,則找上能夠安排「高風險、高報酬」的銀行信託部。

 不過,由於銀行信託部發行的連動債券,期間通常在1至3年,而保險公司推出的連動債保單期間雖長達6至7年,若要同時做到保本和保息,投資報酬率差距不到1%。反之,投資報酬率相對較好的保本保息連動債產品,紐、澳幣約在7%左右、美元則約為3%至4%,對傳統商品顯得來勢洶洶。

 外銀人士指出,近期無法成功發行的連動債,99%都不是保本保息型,若是內容連動到台灣投資人很難接受的市場漲跌架構,如全球股票、包括能源、農產品等商品標的,也很容易發行失敗。

 為了避免一再發行失敗,主力在包封連動債的外銀駐台機構,現在開始接受大型客戶的量身訂做,最低金額門檻在1支以上,唯設計出來的產品,內容仍是保本保息的固定收益型為主。

 高佳菁/台北報導

 一連串的連動債風波,真的把銀行嚇壞了。為避免未來重複發生紛爭,中信銀與北富銀對於連動債商品的投資者,近來已推動一律要求本人簽名、蓋章,否則寧可不賣的措施;此外,中信銀連共同基金的銷售,也納入執行範圍,徹底嚴格執行投資商品的風險控管。

 從去年延燒至今年的連動債爭議,受到大環境不佳,投資者幾乎都慘賠,有許多投資者尤其在上年紀的老人家在子女的陪同下,紛紛赴銀行抗議,說理專在賣商品給投資者,並未揭露投資風險,只強調高報酬。

 據了解,銀行內部發現,年老客戶常聽到高報酬後,在沒搞清楚情況下,就將印章交給理專,由理專幫忙全權處理;也有一些是理專未清楚揭示風險,只強調獲益,因此一旦造成投資人日後虧損,就會有責任釐不清楚的爭議問題。

 對於這類的客訴,銀行也傷透腦筋,經風險作業管理的檢討,近來決定效法證券業的作法,一定要本人臨櫃或電話才能下單買股票、期貨,若不是由本人下單,則必須要由本人先簽妥授權委託書,加蓋本人與委託人的印章與身分證字號等。

 中信銀就公告,包括基金、連動債各式投資商品,都需要本人才能購買,不然就得出具授權委託書。

台長: 大雄 °♫-* 和睦
人氣(7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