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6-29 03:38:03| 人氣127|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轉貼 代誌大條 9月前北極冰恐消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代誌大條 9月前北極冰恐消失
更新日期:2008/06/28 04:16


 全球暖化、溫室效應的威力,北極海的冰層最清楚。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NSIDC)科學家塞瑞茲26日指出,今年9月夏天結束之前,北極(地理北極)可能出現一幅人類從未見識過的曠古奇觀:只見茫茫海水,不見雪白冰層。
 塞瑞茲說:「我們中心的同仁還設了一個賭局,賭的就是北極的海冰會不會在今年夏天完全消融;目前看來機率是50%…就科學觀點而言,北極不過就是地球上的一點,然而這地方有它的象徵意義。」他並指出未來幾十年內,北極海冰層恐怕都無法恢復舊觀。

 至少70%融化殆盡

 去年夏天北極海冰層的消融面積就創下歷史紀錄,9月時水─冰界線退至距離北極約只有1130公里處,沿著阿拉斯加與加拿大外海前行、穿過格陵蘭島西岸直抵大西洋「西北航道」,竟然首度短暫開通。

 今年冰層的情況更不樂觀,多個冬季累積的「多年冰」蕩然無存,北極只見上一個冬季才形成的「一年冰」。這些單薄的冰層是否能撐過接下來3個月的夏日艷陽,恐怕大有問題。科學家預估,至少70%的一年冰會在9月前融化殆盡。

 未來兩個月是關鍵

 塞瑞茲表示,接下來2個月的氣候狀態,將決定北極冰層會不會全部消失。華盛頓大學的林賽教授則指出,風力變化與日照時間都是關鍵因素,今年夏天北極冰層的命運如何,目前還難下斷論。

 北極向來是溫室效應最顯著的地區之一,而且冰層加速消融之後,深藍色的海水比雪白的冰層更能吸收陽光,進一步加快暖化速率,導致更多冰層消退,形成惡性循環,對整個北極地區影響重大。

 科學家與北極地區原住民伊努特人也發現,每年海冰開始碎裂的時間越來越早,範圍越來越大。在阿拉斯加與加拿大班克斯島之間海域形成的「冰間湖」,面積也比以往大了許多。

 周邊資源之爭更激烈

 冰間湖是海冰中半永久性的無冰水面區,會吸收太陽熱量,加速海冰邊緣融化。

 另一方面,北極冰層消失其實也會帶來一些好處,例如讓西北航道維持長時間暢通,大幅縮短北太平洋與北大西洋之間的航程。此外海冰一旦融化,這片海域中的油田、天然氣田和漁場也將更容易開發。只不過如此一來,自然生態必然遭受嚴重衝擊,而且北極圈周邊諸國的領海與資源之爭也將日益激烈。

本則新聞由中時電子報提供 2008/06/28

台長: 大雄 °♫-* 和睦
人氣(127)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轉貼】

潛在溫室氣體排放

該是為環保而吃素的時候了,暖化對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造成莫大的威脅,肉類飲食產生的溫室氣體位居榜首,生產運輸肉類與乳製品,再加上飼料的能源消耗,遠比種植作物來的多。牛隻排放甲烷及一氧化二氮所造成的污染比二氧化碳還嚴重三十倍,除此之外,畜牧農業為了增加牧地而砍伐、焚燒雨林,此舉不但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還使吸收二氧化碳近行光合作用的樹木量減少,根據2006歐盟報告指出全球畜牧業產生的溫室氣體約為18%,遠比交通還多。

美國環保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估計,畜牧業的排放量只有7.56%,比交通的29%少,美國肉品協對這樣估算深信不疑,即使EPA並沒有將飼料的生產及運輸成本算入(全美有50%的穀類被用來當作飼料),也未將相關的動植物的運輸考慮進去。

部份專家斷言,EPA受到政治因素考量而採用可能排放最少量來估算,人道對待動物協會(PETA)的副主席認為依EPA與肉類工業的關係,他們並不想算出最正確的數據。

UN和美國的數據足足相差2倍,巴德學院的環境研究專家吉登‧埃胥爾(Gidon Eshel)解釋,在估算氣體排放量時,需要考量到許多假設因素,沒有人的假設是百分之百正確的,UN也好,EPA也好,兩種的統計方式都沒錯,若以UN的計算標準來看,美國畜牧業的排放量應該有10~11%。


少肉減碳成效驚人

一份埃胥爾和芝加哥大學共同研究的內容顯示,變化不同的飲食來抗暖化的成效和把休旅車換小車一樣好!只要多一位美國人吃素,每年就能減少大約1.5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假如所有美國人都成為嚴格素食者,保守估計畜業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可減少6%以上。以時程表來看,其它減少甲烷產生的方法大約比少肉的成效慢十倍。最重要的是,埃胥爾指出,提早熄燈或是在夏天放棄開冷氣……等縮減用電量的方法,都不如改變飲食習慣來得簡單容易。
2009-01-26 22:01:4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