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4-23 07:46:34| 人氣27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是高科技業?還是電子業殖民地?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台灣所謂的科技業,真的是高科技嗎?

見鬼了,我待在業借界那麼久,認識一堆RD和PM,我自己的結論是:

我們只是另一種殖民地罷了。

台灣的「高科技公司」,大多數只是電子產品製造業,沒有

1-自有品牌、行銷能力。

2-通路。

3-在協會(如USB協會等)制定規格和標準的權力。

4-研發主要元件能力(如晶片,白話文就是產品的大腦)。

這些公司叫什麼高科技?

我曾向一位X電出身,當過上市公司CTO的朋友提出我認為大多數所謂高科技公司只是電子業殖民地的觀點,他的回答可妙了:「對,你說的沒錯,可是其他的國家想當電子業殖民地還沒那個資格,台灣當的到就不錯了。」

更令人噴飯的是,許多公司申請的科技人才國防役的目的,根本是想找跑不走的廉價勞工。

為什麼?公司老闆是明朝崇禎皇帝或沒水準的小軍閥,只留的住奴才和狗腿
子,不找這種跑不走的國防役,找誰?

還有更妙的,申請科專補助,有些案子連RD自己都覺得慚愧,有騙老百姓血汗錢的嫌疑,這種申請有些竟然還能審核通過?不知道是承辦人員不懂?還是「科技公司」請的「紹興師爺」寫官方文章的功力太好?又或是火到豬頭爛,
錢到公事辦?因小弟屬於權力層外的廢棄物級員工,所以並不瞭解內幕。

這些電子殖民地公司也開了20幾年了吧,把台灣許多有學歷,有能力,有創意
的人才,大多數的金錢和資源埋葬在不是很需要使用大腦的製造業體力活動中這麼多年,也該夠了吧,還要在馬英久先生向科技業請益的時候要求更多的人才和稅務優惠,太過份了吧!

要知道

1-電子業重要的原料和元件都由國外進口,對賺外匯的貢獻有限。

2-大部份電子業雇用人力,其實學歷的要求不需要那麼高,工作性質和內容在
歐美,可能專科就夠了,台灣偏偏還只用台清交的碩士。

3-電子業同樣的投資金額,雇用人數一定比所謂的傳統產業少,對解決失業幫
助也有限。

4-產業排擠效應,例如個人認為台灣最需要講效果、效率和創意的教育產業,嚴重缺乏人才。

更令我非常有意見的是,新聞中所謂的科技業大佬,有一位其經營的公司91~96年度,股東權益報酬率,6年中有4年是負的(資料來自公開資訊觀測站),他們
家相關的公司,說句不客氣的話,大多數對不起投資人和國家提供的資源。

拜託,馬英久先生要請益前也先找個懂投資的人先幫忙過濾一下,像這種靠老爸以前國民黨時代關係做生意賺到錢再轉投資電子業的「二世祖大佬」,也被請來,你身邊那些傢伙是否又想搞黑金復辟?

有些所謂的高科技公司這些年,已經培養出自己的競爭力,可以靠本身的薪水、福利和未來發展吸引人才了,不要再為他們浪費資源了,多花點國家資源在提昇其他的產業吧,台灣現階段嗷嗷待哺的失業人口還很多。

台長: 大雄 °♫-* 和睦
人氣(27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 佛 也 發 火  |
此分類下一篇:轉貼 理財- 謊言- 大黑幕 (連動債報導)
此分類上一篇:政黨惡鬥,人民幸福。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