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去看了第二次的「四百擊」。
第一次是在電影資料館中小小的電視螢幕看的。看完後只有一個想法:這部電影到底為什麼叫「四百擊」?!
第二次,也就是昨晚,在絕色影城的大螢幕觀看這部片,腦中不斷浮現的是我在學校的那些問題學生A、B、C、D.......(天啊,我連看電影都想到學生,我完了!)
當然也是這部電影讓我們觀看一個被家庭、學校、社會視為「問題學生」的青少年的故事。看這部片時,我不在意這個學生到底說了幾次謊、到底有多頑皮、到底為什麼要偷錢...我只關心他的成長背景:
他不是他「爸爸」的親生兒子。媽媽嫁給「爸爸」時就懷了他。媽媽本來想要墮胎,因為外婆的堅持,才把他生下來。生下來後,就交給奶媽帶,直到媽媽沒錢,才托給外婆帶。等到外婆年紀大了,他才回去跟「爸爸」、媽媽住。而這時,他已經八歲。
重回母親的懷抱中,得到的不是雙倍的愛,而是母親莫名其妙的動怒,好像很討厭他似的。
這....
這....根本就是我學生故事的翻版!
差別只在於男主角可愛到讓人心疼,而我學生「番」(台語)到讓人想踹他兩腳!
擔任行政工作以來,最大的收穫是一覽台灣青少年家庭的組成之變化多端!
有父母離婚,爸爸是流氓、媽媽不知去向,兄妹兩每天跟繼母吵架的;
有父母離婚,姊姊跟外婆住、妹妹跟大伯住,父母還彼此恐嚇小孩不准跟對方聯絡的;
有父母沒離婚,爸爸失業、媽媽落跑的;
有爸爸不知道是誰,跟媽媽、「叔叔」住的;
有父母雙亡、由外婆帶大的;
有父親坐牢、母親不知道哪裡去的;
有父親跳樓、母親是大陸新娘的;
..........
很不幸,「出淤泥而不染」的極少,大多都是被污染的極深,然後又去「污染」其他人....
看完四百擊,我更堅信自己的理論:
社會上千千萬萬個問題學生都只有一個問題----
缺乏愛。
真的,你沒把握,不要亂生小孩!
*****
四百擊
The 400 Blows
1959 / 法國 / 黑白 / 94m
編導: Francois Truffaut
演員: Jean-Pierre Leaud
法國新浪潮電影重要代表之一,編導楚浮首部劇情長片,劇中主人翁 Antoine Doinel 就是導演自己小時候。這個角色爾後在【二十歲之戀】中,再度出現過。
坎城影展最佳導演
資深評論 Roger Ebert 滿分推薦
資深評論 Leonard Maltin 滿分推薦
楚浮》四百擊 用逃亡換自由
記者 葛大維/專題報導
2003/10/02
被世俗遺棄的男孩 只能奔向冷洌尋找希望
楚浮的半自傳電影「四百擊」,蒼白的少年,苦澀的成長,疏離的家庭,看不見的未來,像冬天從門縫吹進來的寒風,冷到人心底。
「四百擊」裏的男孩,和母親、繼父住在狹窄的公寓,媽媽水性楊花,繼父整天抱怨,男孩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在學校又不是好學生,做甚麼事都被老師誤解,男孩開始說謊、逃學,甚至潛入繼父辦公室,偷了打字機,想偷偷歸還時被抓,繼父無情將他送進少年感化院,男孩趁機脫逃,無路可走,奔向茫茫大海。
44年前,楚浮大膽用寫實的手法,關懷被世俗認定的問題少年,批判家庭、學校及感化院的黑暗面,引起震撼可想而知。以今天的角度來看,那些問題早司空見慣,但影片最成功是少年演員尚皮耶李奧(曾演蔡明亮的「你那邊幾點」),將被家庭、學校、社會拋棄的孤獨感,透過一雙無辜的大眼睛,流露淒楚與無助,令人感傷。
影片最令人難忘的一幕,是男孩被送進感化院,原本他還懷有一絲希望,以為最要好的朋友,會來看他,朋友真的來了,卻被阻隔在感化院外,不准碰面,反而是男孩的媽媽,在他耳邊喋喋不休說繼父多麼不希望他回家,男孩對人生徹底絕望,但不容許別人剝奪他的自由,決心逃獄。冷漠無情的成人,不知扼殺多少無助少年的靈魂。
「四百擊」走出當時法國影壇慣用的片廠,楚浮將攝影機帶上街頭,用追蹤、特寫攝影,捕捉最真實的臉孔與感情,毫不矯飾,被認為是法國「電影新浪潮」的啟蒙。片中男孩愛看電影、不愛念書、痛恨教條、渴望自由的性格,是現實中楚浮的翻版,把自己曾經有的遭遇經驗,赤裸裸和觀眾分享,難怪「四百擊」能感動人心,歷久不衰。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