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7-03 23:22:18| 人氣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LAG很大的東西~關於超限戰補充資料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資料來源:http://www.franklenchoi.org/commentary/nato.html
抗議北約轟炸 反對歧視壓迫
林致良主筆 蔡建誠加鹽加醋
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個多月來不斷空襲南斯拉夫,造成大量平民傷亡和財物損失。上星期北約三枚導彈擊中中國駐貝爾格來德大使館,又造成三人死亡和多人受傷;類次事件實在是北約不顧人民痛苦、肆意使用武力的政策所產生的必然後果。北約空襲南國,自稱是為了保護科索沃的阿爾巴尼亞人民免受屠殺和迫害。北約的行動實際上能夠幫助科索沃的阿裔人民嗎?事實已經表明,米洛舍維奇政府絲毫沒有屈服的跡象,對阿裔人民的迫害卻變本加厲,加劇迫使數以百萬阿裔人民家破人亡、逃亡境外、在饑寒疾病中掙扎求生。而且,轟炸行動反而便利了像米洛舍維奇政府這類政權,利用民族大義的旗號騙取人民的支持,在團結一致抵抗外敵侵略的大前提下鎮壓境內一切民間民主運動和異議聲音,同時助長了塞爾維亞人與阿裔人之間的仇恨。

我們反對北約轟炸,無論受害的是中國人,還是塞族、阿裔等其他種族的人民,因為這些行動不會改善阿裔人民的處境,只會增加他/她們的痛苦。何況北約的空襲根本不是出自正當的動機:種種跡象顯示﹝包括軍事上支持其成員國土耳其政府鎮壓庫爾德族人﹞,北約是次的軍事行動只不過是為歐美帝國主義在後冷戰全球化時代擴張勢力範圍製造藉口而已。

但是我們反對北約轟炸,並不表示我們無視米洛舍維奇政府種族清洗阿裔人民的罪行;我們強烈譴責那些動輒用「國家內政」作為藉口,肆意踐踏其人民﹝包括少數族群﹞人權的政府;我們主張阿裔人民有權自決,反對任何族群壓迫和歧視。

中國政府說國內人民近日的反北約示威活動,證明人民支持政府捍衛國家主權。但是我們知道,中國政府不但從來沒有尊重起碼的公民權利如結社和意見表達自由,現在也沒有盡力保護人民的經濟自主權,而是愈來愈大開門戶,降低勞動保障和環保標準,任由強大的跨國資本進入來操縱大陸的工商農業市場,加深人民的生活困苦。現在中國政府為了盡快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各種犧牲工人和農民利益的黑箱作業正在加緊進行。我們認為,香港和國內的人民在反對北約空襲的同時,如果能夠關注這方面的問題,並保持社會運動的自主性,那麼運動產生的意義和成果將會更為可貴。

最後,在堅決反對一切形式歧視的同時,我們亦對近月來香港政府和主流輿論對新移民的有系統排斥和歧視深感痛心。

資料來源:http://72.14.203.104/search?q=cache:LUXfliDOzcgJ:www.fxpowercourse-asia.com/focus_0227.php+%AF%C1%C3%B9%B4%B5&hl=zh-TW&lr=lang_zh-TW&ie=big5&inlang=zh-TW

索羅斯於1930年出生於布達佩斯—匈牙利,是猶太人。索羅斯的父親---提瓦達.索羅斯是一位律師,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成了俘虜,於是展開了逃亡的生活,在那幾年裡,他用盡了各種方法,只為了生存下去,這是一個非常特別的經驗。在1939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當時的索羅斯只有九歲,當時德國對猶太人展開大屠殺,在1944年的一年內,布達佩斯就有將近40萬人遭屠殺,但活下來的人包括喬治.索羅斯和他的家人,經歷了可怕的白天和黑夜,但也因為如此,索羅斯從他的父親那裡學到了------求生的藝術,並且對他未來的投資事業有深遠的影響。

  1947年秋,17歲的索羅斯獨自一人遠走他鄉,並輾轉到了倫敦,一個人生活在異鄉的他發現錢不夠用、朋友不夠多,而且這個18歲青年能做的事,只是從某樣零工到另一樣零工。在1949年時,他進入了倫敦經濟學院就讀,那是一所英國最有名的教育機構之一,在那一段期間,索羅斯致力於追求知識上的成就,但很遺憾的,索羅斯的成績不夠好,走學術的志願似乎受到挫折。在他的生涯中有一個轉捩點,他寫了一本小說,但他一直不滿意內容,並且丟棄了手稿,接下來十年裡他一直想重寫,但最後終於放棄,在同時,索羅斯心裡非常清楚,他不可能成為教授。寫書的嘗試失敗,於是放棄專研哲學,改為追求財富。

  不管索羅斯如何喜歡教書,有一件事情他心裡很清楚,那就是他必須賺錢維生,而且要快一點賺到錢,年輕的他做過餐廳服務生、推銷員....工作並不順遂、處處碰壁,但也因此造就了他堅毅不撓的精神,後來他發現投資可以賺大錢,他近入了倫敦的一家投資銀行當見習生,並成為專做黃金類股套利的交易員,雖然他操做的不是非常出色,但索羅斯發現這個世界愈來愈迷人,後來索羅斯認為紐約的發展潛力好像不錯,於是他動身前往紐約市­­­---這年他26歲。

  到了紐約,索羅斯做過了好幾樣工作,大多是和金融業相關的工作。在1960年代末,索羅斯創立了兩個基金:第一個是老鷹基金,第二個是避險基金(也就是非常有名,於1979年改名的量子基金)。避險基金吸引了投資人投入了600萬美元,索羅斯自己也投資了25萬美元,這25萬美元即是他億萬財富的起點。

  一開始,索羅斯的辦公室只有三個人:他自己、另一個夥伴、還有一位秘書,辦公室內的氣氛非常輕鬆,他們穿網球鞋上班,和華爾街大部份上班族緊張的氣氛完全不同,辦公室內的氣氛雖然輕鬆,但他們的業績卻一點也不含糊,從1970到1980年,索羅斯從沒有一年賠過錢;1980年底,該基金的價值是3億8,100萬美元,成長了3,365%,換句話說,如果在1970年投資人投資1萬美元,在1980年投資人可收回33.65萬美元,在同一時期內,如果投資於史坦普綜合股價指數則只能收回1.47萬美元。有人說索羅斯只不過是幸運了一點,但是如果瞭解他的人是決不敢這麼說的,他和他的夥伴都看很多東西,他們訂了三十幾種業界刊物,他們也研讀一般性的雜誌,到處尋找可能有價值的社會或文化趨勢,他們每一天都要去深入閱讀二十或三十份公司年報,希望從中找出一些企業的發展情勢或是一些長期趨勢——也就是別人看不出來的一些東西。

  長期的做功課換來的是基金每年平均成長30%—40%,但索羅斯並不以此為滿足,長期觀察市場的結果使索羅斯心裡隱隱覺得可能會有大事發生,但時機似乎尚未成熟,1992年,時機似乎來臨,當時的時空背景是這樣:200年來英磅一直是全球的主要貨幣,一如英國海軍,是英國國力的象徵,非常強勢;另一個代表英國國力的是英格蘭銀行,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動搖它堅實的地位,從來沒有人想過要去挑戰這個力量,但索羅斯一直想做一件大事,又剛好讓他碰到如此的條件,於是兩者爆發出激烈的火花;歐洲於1979年成立一個匯率穩定機能(ERM),此一機制是為了穩定歐洲各國的貨幣,歐洲的貨幣都「定錨」於德國馬克,英磅一直盯住約2.95馬克,歐洲各個國家雖有共同的理念,但卻同床異夢;當時英國的經濟不振,英國正在苦思如何振興經濟,唯一的辦法似乎是降低英國的利率,但如此一來英磅勢必走貶,且迫使英國退出(ERM),但英國並不打算這麼做,轉而向德國政府求助,希望德國降低利率,但德國政府並不願意這麼做,英國政府只好孤軍奮戰;此時,一些索羅斯之流的投機客看到了如此大好的機會,紛紛大舉放空英磅,單單索羅斯一人就在此建立了100億美元的倉位。英國政府為了對抗投機客,也大舉買回英磅並提高利率,英國政府如此的做法是為了嚇跑投機客,但投機客都是聰明人,知道英國政府只是在硬撐,他們所賭的就是要看英國政府能撐到什麼時候;終於,在1992年9月16日,英國宣布退出(ERM),同時間英磅大幅崩跌,索羅斯一役成名,獲利估計有10億美元;若在1970年投資1萬美元於量子基金,1992年底便有12,982,827.6美元。

  索羅斯的"成名事蹟"還不只這些。1997年,索羅斯攻擊整個亞洲的貨幣市場,影響之大,遍及整個東南亞,導致印尼盾、泰銖....等亞洲國家的貨幣大幅貶值,史稱「東南亞金融風暴」,其影響力,至今仍有一些國家的經濟力尚未復甦,至於亞洲國家的人民對索羅斯的痛恨那就不用言喻了,一名泰國官員甚至公開表示:「索羅斯這個老傢伙最好別踏入泰國一步,否則我會找黑手黨幹掉他。」於是,東南亞金融風暴後,索羅斯的惡名也到達了極點。

  當然,索羅斯給人的印象不完全是負面的,當他有經濟能力開始,他就花大把的鈔票援助東歐和蘇聯的共產國家,他成立了許多基金會,希望以個人的力量帶領這些共產國家走向民主;根據資料,1996年度他在匈牙利、南斯拉夫與白俄羅斯三個國家的捐助金額比美國政府對這些國家的經濟援助還多。 (參考書籍:梭羅斯旋風 )




台長: QQ
人氣(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