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問題:
「如果孔子是仲尼,那麼無論我們是否知道這一點,孔子必然不會指不是仲尼的人。
所以如果孔子就是仲尼,則孔子必然是仲尼。
但孔子是仲尼的前提是要用經驗驗證的。
所以,孔子必然是仲尼的必然性不是建基於語言(不是分析地真),而且歸納上的必然。
所以,有些人、事或物有些必然的本質是不是分析地必然;或者說是歸納上必然。」
嗯...
精彩的Argument!
佩服,怎麼沒有想過呢?
是一個為證明有「客觀真相」的Argument嗎?
我沒有回應,因為,經驗觀察的、歸納出來的,唯一有可能必然的就是:「經驗觀察的、歸納出來的結論,沒有必然性」。
這Argument 仍是經不起討厭的懷疑論者的懷疑主義。
因為,凡感官觀照的,五感所及,皆有可能為偽,有可能偽就未必然。
我本是這樣想。
只是,「經驗觀察的、歸納出來的結論,沒有必然性」是否也是必然呢?
如果不是,則「經驗觀察的、歸納出來的結論,有必然性」。
如果是,其真偽似乎又要通過經驗觀察;因為如果不以觀察我們「以觀察事物時是否有可能出錯」,我們不能說以上的話為真。,那便是一個「歸納上的必然」:就是凡經經驗歸納出來的必然不是必然地真...
哎呀!我掉進了自己所設的陷阱之中!
等等!讓我再想想。
本來還很清晰...究竟事物有沒有一些本質具有必然性而其必然性又不是建基於語言呢...
我開始混亂了,是我沒有一年前的清晰思路,還是只是比那時更會深思呢...
應該是前者了。
今天的問題,更精彩:
「當我們說我們知道一個人的性格時,是根據經驗觀察的。
如果沒有足夠的經驗觀察、驗證,沒有一定程度數量及具有代表的的例子,我們就不能說自己知道這人的性格。
而經驗觀察及驗察是需要時間的。
所以認識不久便結婚的人有很大的機會離婚,就是因為缺乏時間去驗證、不是真的「知道」對方的性格。」
午上與家謙詳談,他沒有上這一課,但似乎有相近的看法。
由朋友開始的戀情應該比較穩固。
嗯,好像很能支持上面的說法;只是不久他又有了相矛盾的看法...
最難得的是讓你多看清自己...
或者你跟我一樣,有些對自己的感覺被自己欺騙了,自欺欺人。
另一個課上話題是,「你如何說自己「知道」這人是快樂的?
以言談?以其為引證?可能是欺騙你呢?即使他沒有欺騙你,他所謂的快樂又未見得與你的相同,你何以說你知道人快樂呢?」
對於恩師的刁難,我很快想出了回應:以內省!
但似乎經過與家謙的交談,及對自己的內省,我又發現內省未必可靠。
為什麼人人都覺得你風流,只有你自己不以為然?是你不願承認、自欺欺人?
之後我說,我可能真的沒有,又或者是在自欺欺人。
咦?原來我也弄不清啊!
對於別人的感覺弄不清,對於自己的感覺也未必肯定...糟糕了,這一天似乎有太多的陷阱在等待我。
讓我再想想吧,安慰自己,總不會每一次都乾脆地解決這些難題...
文章定位: